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我的大千世界> 32南方探险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南方探险队(1 / 1)

10月可就是入冬了,在这个小冰河时期里,入冬就意味着降温。而且是几天之内连续下降十多度。之前在大理还不觉得,但一路走来可就大不相同了。走了一日半才到冕宁县,中途在泸沽乡歇脚。准备了好一番这才敢上路,当然这一路都会请一个向导或者两三个,就怕没有,山路要是错过了,可比错过高速路口要惨得多,特别是走了很长一段才发现的时候(因为山路弯弯路特别多,不注意很可能就会错)。又在大山里绕了5天又给了几次向导钱(山贼向导,号称永远不会带错路的向导),这才到了顺河县。

看到县城旁边的大河,李玉迁说道“兄弟,这河如此大,何不从水路走,我也是没想到这山路如此难走,早知道我可不愿意走这么一趟。”又接着说“不过,你们这硫磺皂确实好用,要不是有他,估计我现在可就痒死在半路上了。”迎着河边冷飕飕的秋风,李龙说“嗯,我们就从水路回去。”又接着说“可是你的这些牛车马车怎么办?”李玉迁说道“找个地方寄养一阵就行了嘛,正好在这县里休整一日,顺便找找船。”李虎说“我们的鸡公车呢?”李龙正在思考,李玉迁说道“要不送我得了。”李龙说“好吧。我们先找个酒楼好好吃一顿。”

望月楼是顺河县最大的酒楼,其中的特色菜水煮石巴子、水煮黄颡鱼、油炸小白条、清蒸塘鳢,这些都是大渡河特产,此外还有坨坨肉、草科腊肉等当地美食,再有一些羊肉菜品、和炖猪蹄。其中石巴子那可是鲜香味美的极品,又叫雪山鲢鱼。李玉迁吃了连说三个好字,而清蒸塘鳢只说了一个,赞美道“吃了这石巴子,才让我觉得这一趟没有这么辛苦喽。”本来想说白来一趟的,但商人最忌讳这些。李龙说道“李叔若是去了晋熙,那一定是不会觉得吃亏的。”李玉迁哈哈笑着说“好,我倒要看看你说的是不是真的。来,先干一杯。”李龙举起酒杯,然后一饮而尽。没办法,在山里走的人,晚上不喝点酒,是睡不着的。所以这几个月下来也算是小有酒量了。

10月4日,约好代养酬劳,租好马船,第二日上午8点出发,应该才过了两个多小时吧,马船来到一个大的回水区,在这里,船被推向河岸,速度下降。也就在这时,突然从两边杀出6艘小船,像是小号的海鹘船,只有3丈长(9.6米)。每艘小船上站在十来个人,披着皮甲,拿着武器。唔唔唔的叫个不停。船夫说道“不好,是美罗山上的山贼”一艘海盗船上的人喊道“马船上的人听着,立马靠岸,否则杀无赦”。没办法船夫只能照办了,把船停了下来。而海盗们则是用钩索勾住马船,爬了6个人上来。为首一人说道“谁是船主?谁是货主啊?”船夫和李龙站了出来。李玉迁可没有,因为货现在可不是他的了。匪首说“船的话100贯(铁钱),货的话”思考间一个,一个喽啰跑过来说“老大,都是黄橙橙的东西,有大的,有小的”后边两个喽啰搬来一块橡胶,他则是拿出了一块硫磺皂,补充说“这玩意儿,有股香味,有些特别。”匪首接过这个硫磺皂问道“这是啥?”李龙说“这是硫磺皂,洗澡用的。”匪首知道能够洗澡用的,那肯定是奢侈品了,自然价值不菲,所以他以为那些大的也都是,因为都是黄的嘛,又是一起缴获的。对比了一下,心里盘算:这大的弄成小的不得1000个,问喽啰“里面有多少这种大的”喽啰想了想说“还是老大自己下去看看吧”匪首一个人下去了,不一会儿又上了了说道“这个货嘛要1万贯。”李龙说道“这,这批货从大理运来,总共也就1万贯”匪首说道“嗯3嗯,大理是1万贯,可是这里是黎州,价格自然高很多的。”李龙又说“可是我们如今没有那么多钱!”匪首说“哦3,那你们有多少钱呢?”李龙说道“呃,我现在只有1500贯(铁钱)”匪首说“那不行,如果你只有这么多,那就只能带走三成的货”。李虎说“你不怕官兵来围剿你吗?”匪首看了看李虎“哟!原来是个军爷啊,怎么要来剿我?告诉你,就怕你不敢来。看见没有老子就在这美罗山上等着你们,呸”。李龙见状说道“好,那就先给我三成,我有了钱再回来赎货”匪首笑着说“看看,连个孩子都不如”又说“好,我就给你三成的货,兄弟们干活,搬东西喽。”

两个小时后,一群被扒了皮的青蛙都站在甲板上晒太阳,看着后方那个大弯和山贼们欢呼的动作,李龙、李虎心里都不是滋味。心道怎么大宋境内的山贼这么不讲道义,连人家大理的一半都不如,哪有这样做买卖的道理啊。李玉迁也深深的看了看这个大弯弯,心想要是自己回去被他再来这么一下,自己不就玩儿完啦。所以并没有逃过一劫的喜悦,反而更多了些愁容。

李龙现在虽然没有多少钱,但1500两白银还是有的,但是谈判这么可能一上来就全押呢?所以并不是身无分文的,这也是现在山贼的默契了,就是永远不杀人夺财,再怎么说多多少少的都会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走投无路才做的山贼,否则还是宁愿种地的,所以也没有想去干那杀人劫财的勾当。当然还因为杀了人以后的商人就会不走这条路,所以细水长流嘛,为什么要赶尽杀绝呢?所谓是竭泽而无渔。

秋风瑟瑟,带着大渡河的湿气扑面而来。就像是给众人浇了一盆冷水,那是透彻心扉啊。大概又是两个小时的样子,又是一个大弯弯,不过这次来的不是海盗,而是官船,满载18匹马的马船,插着宋字大旗,迎风飘扬。船舷上还看得到几个士兵拿着长矛站着。

李龙说“李叔要不咱们去报官吧?”李虎说“我听那大当家的口气,似乎不怕官兵”李龙说“总得去试试吧!”李玉迁说道“是啊,我们怎么可以听一个山贼的话。”于是马船转道向着之前的码头行去。从码头上来就是清溪镇,在这里租了一匹快马,李虎骑着马,跑去了黎州,5个小时后才回来。(黎州是个小州,其下只有两个镇,并没有属县,所以是知州管这些事情)对众人说道“那知州说了,美罗山上的山贼他们去也没辙,他们去的时候山贼就会驾船跑去对岸(因为是逆流大渡河,所以慢),而对岸不是黎州境内,私自调兵出境可是谋反罪论处的,所以他也没有办法。”李龙苦笑说“好吧,我们今晚先住在这清溪镇,明日回晋熙”。

10月6日,一行霜打了的茄子,如期而遇到了一个雾天,所以中午才走。用了一天半到达了嘉州,10月8日走,又是一天半到达眉州(逆流岷江),在这里居然发现了传信服务,使用信鸽传信到汉洲,需要3贯钱。于是花了这个钱,将信传递到汉洲的田家客栈。而这只鸽子只花了3小时就到了自己汉洲老家。而田家客栈同样采用鸽子将消息传到了晋熙,只花了1小时。信中写他们会在灌县(军管区)下船,再经天彭州过美信到晋熙。田和林非常开心啊,自己心心念念的橡胶有了,马上派人驾着20辆新式马车去灌县,以新式马车的性能配上蒙古来的阉马(和猪一样,从小阉割的),速度有时可以到20公里每小时(下坡),一般的平地也可以达到18公里,比驮着人要快很多。但一般就以10公里跑,因为这一批的刹车不是很好,可以刹车,但需要很长的距离。所以在10公里的速度上刹车有很好的发挥,刹车距离可以控制在1.5米左右。所以他们只需要一天就到了灌县了,田和林自然也是跟着来了,橡胶对他而言,就是神助啊。

10月11日傍晚,田和林、小翠、田鼠望着酒楼边上的岷江,田和林说“这可是千年之水利啊,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代人免受水灾之苦,反而受到了水之利”。小翠说“小官人,不是儿也在修那个水渠吗,这不就要修好了吗,等修好了,那不也是一样吗?”田和林却是说“那马尾河能跟岷江比吗?这岷江可是贯通了好几个大州的,而马尾河也就贯通了晋熙。”小翠还想争辩,田和林摆摆手,说道“算了,你说他们什么什么能到呢?”小翠想了想“两三天吧”(她瞎猜的)。10月12日下午4点过,田鼠跑来跟田和林说“小官人,他们到了”。于是他们也就匆匆来到了码头上。李龙来到田和林跟前,扑通一声跪在码头的梯步上,说道“小官人,我们的货被劫了,只赎回这么些”。田和林扶起他说“不着急,我们先去酒楼吃饭。”李玉迁没想到这个娃娃就是他说的小官人,这不能叫小官人吧,应该叫奶官人,这么短,何敢称人乎?但是这小奶娃的旁边可是都是膀大腰圆的汉子,他也知道这是人家的地盘,所以这些话,自己心里说说就是了。跟着小不点来到了,旁边的酒楼,观星楼,因为它是灌县最高的建筑物嘛,所以就敢称观星楼了,实际高度也就二十多米。

来到二楼包厢,田和林只能站着,因为坐着你就看不见他了。而王武、汪海、李虎、赵猛自然都是不敢坐着,只有小翠坐着,田鼠、李龙也是站着的。李玉迁刚坐下就觉察到了不对劲,但站起来做什么呢?看了看窗外,赞叹道“啊,这里的夜景好生美妙!”于是自然的走向窗边。不时撇过脸来看看情况。李龙又跪下了,田和林示意王武把他拉起来,问道“货都是橡胶吗,如果是硫磺皂就算了”李龙起身说道“都是橡胶,这次船上只有165块,还有300多块在山贼手里,他们说要8500贯钱赎金才肯给我们,我手里只有1500贯,所以就先回来了”田和林问李蛋“李叔,你说我们以后要不要在各个州都设一个联络站啊,要不然派个人出去,不回来就找不到了”李蛋说“行,明天回去就安排”田和林又问道“龙哥,你在岷江看见过一种跑的很快的,没有风帆的马船没有?”(因为新式货车,满载看不见车轮,空载也不是很明显)李虎、李龙都在回忆,窗边一个声音说“就是那种跑的很快,逆流而上的,没有帆的快船吗?”众人这才让开窗位,田和林说“你看见过,在哪里?”李龙抢先说道“就在新渡县码头那里”田和林说“赵叔,你和龙哥一起,吃完饭就出发。务必赶在他们离开新渡县截住他们。”赵猛说“小官人,我看饭还是别吃了,我们现在就走,说不一定还能赶上,要是吃了饭,估计就追不上了。”显然赵猛知道这种船的速度。田和林想了想摊摊手,“那好吧,你就驾车去吧”。李玉迁没有明白为什么要驾车去下游,这奶傻子吧。李龙也是懵逼问道“小官人,为何不坐船去呢,这样不是更快吗?”知情的人都是哈哈大笑,汪海微笑解释道“小官人现在这种新式马车,可比那些老旧的帆船快多了,如果用那些船追我们自家的船怕是永远都追不上的。”李龙挠着脑袋,有些不敢相信。李玉迁听了也是不相信,这有点常识的都不会信的。赵猛带着李龙,拿来些酒肉,驾着马车就飞奔了,傍晚人少,所以只要看得见,那么速度就可以飙起了。李龙也没有在车厢,而是坐在赵猛旁边,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风驰电掣,因为马上就要天黑了,所以不用管马的体力,本身蒙古马就耐力极好,一个劲的催马鞭,马也是越跑越快,赵猛有一次体验到了偏移的感觉,但现在是在平原的大道上,所以那是放心得很。速度已经达到了40公里每小时了,显然也是这匹马的极限了。只跑了一小时,就把速度降到了20。再半个小时后,天就灰蒙蒙了,又跑了大半个小时,这才到了新渡县码头,不过码头在西岸,他们在东岸,太远了,看不见。赵猛说道“糟了,这下完了,我们过不去啊!”李龙没想到真的这么快就到了,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卡着了。看着对岸好像还在搬东西,有火把点着,而这边的渡口却是没有渡船的。李龙说“赵叔,要不我们吼吧,出两贯钱,他们也许有人来接咱们。”赵猛说“说5贯”于是两人大吼起来,居然真的引来了一个小渔船,天黑看不见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于是两人上的船来,过了岷江,来到了码头上。发现新式货船还停在这里,于是先要了渔夫的住址,然后对渔夫说,让他把马车驾到自己家去,回来再取,每日给他200文的饲养费用。这才去码头询问那些人的下落。多花了八天时间才把剩余的东西运到灌县,而赵猛、李龙却是在新渡县驾车离开了,再花了两天到达晋熙县。

10月22日下午3点,赵猛带着李龙终于是回到了狮驼桥。至此他们南方队伍才算是全部回归了。从6月9日开始,历时105天,直接跨过了盛夏与秋季,来到了初冬。

灌县那里自然有人等着货物抵达,所以不用操心。而李玉迁却是没有离开,收到了全部货款后,也是跟着田和林回到了晋熙。很显然这奶娃娃很厉害啊,直接吃完饭就付款。虽然是交子,但确实第二天就在灌县兑换到了白银。这说明这小子却是厉害,看那些人对他那么恭敬。所以他想去晋熙看看,看看这家伙的本钱,再做决定,现在他一共得到了32936两白银,这么多钱要运回大理,也是挺麻烦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