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诸天武命> 第一千零九章 后记(二)才貌双绝林黛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九章 后记(二)才貌双绝林黛玉(1 / 1)




老太太和母亲王夫人见林黛玉不成,之后又提出了宝钗,还有史湘云!麿
元春脑子发懵,不知道老太太和母亲王夫人,到底想什么?
薛宝钗可是堂堂外藩女伯爵,宝玉拿什么和她结亲?
至于史湘云,好像已经和卫家的卫若兰定亲了吧,这时候贸然插手进去,不是得罪人么?
再说了,宁府女学第一期的佼佼者,可都是入了当今以及顶级权贵的法眼,宝玉根本就没机会好不好?
因为这事,她和老太太,以及母亲王夫人闹了点小矛盾。
元春也是无可奈何,老太太和母亲王夫人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点。
好在她很快怀孕,生下一位公主,在宫里的地位算是彻底稳固下来了。麿
当今对她的态度一般,可每个月总会有一两天待在她这里。
没别的原因,京城贾家的发展势头太猛,当今不得不不做出一番表态。
等她再次怀孕,生下一位皇子的时候,京城贾家的势力,已经超越了最巅峰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
说起来可笑,她生下的皇子,成年以后过得如何,或者说能不能成为实权皇子或者亲王,得看宁府当家人贾蓉愿不愿意支持一把。
那时候,宁府可是直接掌握了三大藩属国,乃是一众藩属国里的核心代表,就是皇室都不敢轻言怠慢的那种。
元春这一生,除了刚刚进宫那六年比较煎熬之外,其余时间都是相当顺遂的。
当她生出的皇子,成年后顺利在外海成为一国国主时,已经六十岁的她在宫里无疾而终。麿
可当她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正坐在一顶青呢小轿中。
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还不等她反应过来,饺子外头便传来贴身丫鬟抱琴年少时清脆的声音:“小姐,咱们快进宫了!”
元春的脑子顿时一片轰鸣:这正是她刚进宫的场景!
……
六十岁的林黛玉,已经是堂堂国公府的老封君了。
眼见家族蒸蒸日上,儿孙绕膝一派祥宁景象,不由自主回忆起了一生的经历,那可真是多姿多彩叫人难以忘怀。
年幼之时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记不清楚了。麿
只是隐约知晓,父亲整天忙于公务,母亲的身子骨却是不怎么样,常年缠绵病榻。
幼年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缭绕鼻间的药香!
一切都是从京城来了好几位贾家子弟后,才有了巨大改变。
后来,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提前回京,父亲一年后也跟着进京,随后才被调去晋省做官。
刚开始,因为外祖母家发生的一些事情,母亲和外祖母家关系有些僵硬。
一直到宁府女学开办,她上了女学,家里和外祖母家的关系才缓和过来。
在女学上学的那段时间,是林黛玉觉得最快活的时光。麿
她喜欢读书,更喜欢和姐妹们一同读书的良好氛围。
宁府女学的藏书楼,是她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的藏书可以说五花八门十分丰富,让林黛玉大开眼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自拔。
只是没想到,在她即将及笄的时候,作为女学创建人的宁府贾蓉,竟然给她和一干同学,安排了外头的任务。
先是津门港的规划设计。之后又是庄子的农田水利建设,之后又有省亲别院的建造。
若非母亲一直大力支持,她真有些没底气参合。
说起来也是古怪,母亲是宁府女学第二任山长,智齿女学学生参与外头事务也就罢了。
就是远在晋省的父亲,还有在贾家族学读书的弟弟,也大力支持她主动参与外头活动,就很奇怪了。麿
最夸张的时候,以林黛玉为首的一干女学学生,竟然直接被送去津门港,负责主持港口的海船和物资调度。
要知道,那时候以开国勋贵集团为首的海船船队,已经席卷整个东海,每天的海船以及物资出入量十分惊人。
当时,作为津门道台的琏二哥,连连向宁府蓉哥儿求援,以其能力实在无法支应港口那边的船只,以及货物吞吐。
单单就是物资的出入计算,就不是琏二哥能够应付得来的。
偏偏,女学教导过专门的账目学,林黛玉等女学佼佼者对此门儿清,经过初期的不适之后迅速上手,将津门港那里维持的井井有条。
自此之后,林黛玉和参与进来的同学们名声大噪!
加上在外海奋斗的薛宝钗,宁府女学头一批的佼佼者们,受到了京城顶级权贵甚至当今的十分看重。麿
之后,上门说媒的便络绎不绝,差点将林府的门槛踩破。
说实话,林黛玉当时很有些惶恐不安,生怕母亲直接给她定亲,还没彻底做好心理准备。
好在,这时候父亲回京,打算让他再在家里待几年。
后来才知,除了父亲不舍之外,也有宁府蓉哥儿的劝说起了作用。
按照母亲的转述,大概意思就是眼下正是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林黛玉作为女学里最优秀的学生,不好好发挥一番聪明才智就早早嫁人,被锁在后宅实在太可惜了。
不若让她好好发挥,十七八岁再嫁人不迟!
再说了,此时真正的青年才俊,除了在朝廷效力之外,其余基本全都在外海拼搏。麿
林黛玉就是想要结亲,也得和真正的才俊结亲。
听了母亲的转述后,她心中很有些感动,也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隐隐的也有些怅然若失,不知道为何如此?
之后几年,绝对是忙碌又充实的几年!
宁府蓉哥儿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竟然让她一边负责津门港的调度,一边还要规划建设登州港口城镇。
直到她嫁入开国八公家族之一,成为世子夫人,都一直在忙碌这些事情。
嫁人那天,她无意中看到了娘家宾客里的表哥宝玉,不知为何突然流下一滴眼泪,心中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慢慢的消散不见了。麿
成为公爵府里的世子夫人后,她并没有被封锁在内宅。
相反,公爵府里将涉及外海的部分事务,比如后勤调度之类的事情,直接交给她管理。
这时候,林黛玉才知晓,公爵府在外海有好几处飞地。
有的飞地极大,甚至比中原一府之地还要大上不少。
他们也早早有了心思,想要学宁府那般,在外海飞地建立大乾承认的藩属国。
作为世子夫人,林黛玉天然就是公爵府嫡脉核心,只要她表现出足够的能力和手段,她的血脉后代指不定就能成为藩属国之主。
另外,她能够得到机会负责部分外海事务,也是得到了宁府蓉哥儿的支持,嫁过来的公府大佬不得不给面子,让她有机会好好表现自身才华。麿
不管是为了感谢宁府蓉哥儿的信任也好,还是为了自身血脉后代的切身利益,林黛玉都没有轻松放手的意思。
在她的努力调度下,嫁入的公爵府邸外海事务,逐渐后来居上超越一家家同行,成为外海发展最为迅猛的顶级势力之一。
等到林黛玉四十岁的时候,她的大儿子顺利成为了一个藩属国之主,公爵府邸还控制了另外两个藩属国,可以说发展势头绝对迅猛无比。
而她,也依靠自身表现,狠狠的为女儿家出了一起头!
因为她的卓绝才能和表现,皇家直接册封了公爵诰命,同事还得到了皇后以及太后的宝贵友谊。
到了这时,林黛玉及时收手,在府里颐养天年,不在过多过问外头事务,果然得到了府里内外的一致好评。
她对此是相当不屑的,府里有人觉得嫡脉获得太多,也不想想这些年府里在外海的发展,她出了多大力气?麿
后来随着年纪渐长,除了关心的子孙之外,其余事情逐渐没有放在心上。
不管如何,只要她还活着一天,娘家还没有彻底倒台,京城贾家依旧强势,就不会有人脑子进水了叫她不爽。
可惜,宁府蓉哥儿提前一步离开人世,她的六十大寿没有见到这位贾家的传奇人物,林黛玉甚为遗憾。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宁府蓉哥儿不会这么早死,好像他还一直活着一般。
也不知道为何,心中总会升起这样的念头,有时候都感觉很是莫名其妙。
不管如何,林黛玉的一生是精彩的,她本人感觉颇为圆满。
在家族事业上,放眼整个大乾,能够比得上她的男子寥寥无几,堪称一代女中豪杰。麿
她还在文坛拥有一席之地,写出的诗词水准极高,号称当代易安居士。
当林黛玉安然离开人世,再次有了感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棵草?
她不仅没有感觉丝毫不适,甚至还感觉无比惬意,好像自己真的就是一棵草般。
不仅如此,脑中竟然还多出了一份古怪记忆。
这份古怪记忆中,她在人世有另一番经历,而且结局相当凄惨。
三岁丧弟六岁母亡,七岁到了外祖母家,过着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寄人篱下生活。
十一岁父丧,十三岁返回外祖母家,日子过得相当煎熬。麿
关系唯一不错的表哥宝玉,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
在那份记忆中,宁府是个龌龊不堪的地儿,当家人依旧还是贾珍,至于贾蓉则是个彻彻底底的废物。
也没有女学,三春的日子相当难过,薛宝钗一门心思放在表哥宝玉身上,简直不可思议。
最后,在表哥宝玉和薛宝钗成亲的那天,自己吐血而亡年方十七岁。
这记忆实在太古怪了,古怪到林黛玉心头发颤,有种难以名状的痛楚升起。
下一刻,她只觉一阵天昏地暗,等她再次有了知觉的时候,惊讶发现自己重新回到了三岁时在扬州巡盐御史衙门的时候。
……麿
年老的薛宝钗,汇合丈夫和儿子返回大乾京城,定居在薛家老宅旁边。
作为大乾帝国头一位得到朝廷认可的女伯爵,薛宝钗的回归,得到了上至皇室,下到权贵之家的热烈欢迎。
当她应皇后之邀,来到宫里赴宴的时候,看到宫里堂皇大器的装饰,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里,可是她年少之时,心中青云之志的目的地。
当时,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入宫,然后慢慢崛起,就和许多宫女出身的宫妃那般。
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多么可笑,幸好没有能够成行,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至于当公主郡主的陪读,倒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能够给自己脸上贴金,结亲的时候稍稍好看体面一点。麿
可如此一来,基本就绝了进入皇家的可能!
当时,绝对是薛宝钗自己想岔了,幸好没有走这一步,不然就彻底完蛋了。
开玩笑,那个皇家子弟,会要公主郡主身边当过伴读的女子,就跟皇帝要亲弟弟的小妾一般荒唐可笑。
可不进入后宫,薛家的财富和地位根本就保不住。
就像荣府那边,单纯就是把薛家当成一个钱袋子。
需要的时候就拿一笔,单单大姨王夫人在母亲薛姨妈手里,起码就拿走了超过五十万两银子。
若非他们一家子搬迁得早,怕是后面需要花费的银子数量只会更多。麿
金陵四大家族其余几家也是一样,不过其余几家做得相当隐蔽,没有光明正大要银子罢了。
年少之时,在金陵享受了顶级权贵一般的风光。
父亲还没有去世之前,就已经给她灌输了将家族发扬光大的信念,小小年纪就努力读书提升自我,其中的辛苦自然不用多提。
可惜,父亲突然去世,哥哥年幼不知事,族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扑上来,恨不得将他们母子三个活吞了。
幸好有金陵四大家族其余三家的支持,最后割舍了大部分南方生意顺利脱身,只能带着一票心腹惶惶然跑到京城寄人篱下勉强生存。
在荣府的生活,薛宝钗感觉很是压抑,心里一点都不痛快,只是面上没有显露罢了。
原本以为有大姨王夫人在,起码荣府会好好庇护他们一家子,毕竟是给了银子的。麿
结果,不仅哥哥的官司没有了结清楚,就是她进入皇宫的希望,也在大姨王夫人的骚操作下彻底没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