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诸天武命>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风光五十载(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风光五十载(求月票)(1 / 1)


  不说贾敏满心震动,林如海则是忧心忡忡。他怎么也没想到,晋省的情况竟然那么复杂。之所以主动拜访宁府贾蓉,也是处于打探晋省内部情况的目的,当然也没少了感激之情。毕竟,他能顺利从扬州巡盐御史的位置上退下来,贾蓉提供的晒盐之法起了大用。本来,他还想说一说晒盐之法的。林如海属于传统士大夫一类存在,对于朝廷以及百姓有益的事情,他是很有热情推广的。只是可惜,贾蓉没兴趣谈这个。没办法之下,林如海主动说起了即将上任的晋省之事。不料,贾蓉开口就说,让夫人和孩子留下,他一人赴任就成,省得以后还得派人护送回京。林如海大吃一惊,急忙询问缘由。结果,贾蓉说出一番,叫他震惊不已的话来。因着石碳带来的利益纠葛,晋省内部很可能爆发十分激烈的利益冲突。到时候,不排除爆发武力冲突的可能。晋省那边有边军重镇,驻扎了大量边军。而且地方上民风彪悍,乡勇武装也是相当不俗的。为了利益,很可能爆发激烈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一旦开打,就会出现人员伤亡。林如海上任后,面对的情况可是相当严峻的。若是他做事引起某些势力不满,甚至可能引来截杀!当然,以林如海布政使的身份,身边的护卫力量自然少不了,不太可能真的出事。可贾蓉说得十分清楚明白,怕是夫人贾敏和一双儿女,经受不住如此激烈的环境刺激。林如海自然被惊到了!他对勋贵集团,还有地方上的豪强,还是十分了解的。搞不好,还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那该怎么选择,自然不用多说。在宁府,他就直接劝说夫人贾敏,带着一双儿女留在京城。当然,这里头未尝没有留人质的意思,只是不好明说而已。好在,夫人贾敏可能被贾蓉的话吓住,又可能担心一双儿女的安危,最后并没有出言反对。可能是见自己听劝,贾蓉这才肯说出此时,晋省那边的真实情况。以后的晋省,估计会以石碳为发展核心。不管是民生还是军事,又或者经济都要围绕石碳打转转。几乎每一个煤矿,都将聚集大量旷工劳作。这既是一个消化大量青壮劳力,发展民生的好机会,也可能是社会动荡的根源。林如海需要做的,就是不停的协调晋省各大煤矿的利益需求,并且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地方官府,必须在道路的修缮和维护方面下大力气。要知道,想要将海量石碳输送出境,连接各处的官道至关重要,一点都不能马虎。贾蓉说得很明白,只要林如海能好这些,晋省便会在短时间内,爆发相当惊人的变化。指不定,在林如海的任期内,晋省会达到传统意义上的大治,到时候林如海的官场履历之上,将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林如海的城府心性,都被说得一阵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若真能如此,怕是等一任晋省布政使做完,他都有了进入内阁的实力和底蕴了。只是,事情真的会那么简单么?勋贵家族的利益,可不是那么好协调的。或许,到了任上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变故,这谁也说不准。另外,林如海觉得贾蓉的话,也还有不少未尽之处。只是,见贾蓉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他也只能遗憾作罢。之后,闲聊了一阵贾氏族学。在这方面,林如海很有发言权。他本就是江南某着名书院出身,对于书院的运转,还有教导学生的手段都相当熟悉。他也没有吝啬,直接将自己知晓的,全都说了出来。贾蓉首先表示了感谢,不过却直言不讳表示,江南书院那一套,不适合贾氏族学。当时,林如海觉得贾蓉有些狂妄了。江南地域的知名书院,哪一个不是底蕴深厚,培养出了不少进士,甚至还有阁老?贾蓉竟然说,江南书院模式不适合贾氏族学,不是狂妄是什么?岂料,贾蓉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林如海心中的不爽。他直接表示,江南知名书院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底蕴,自然是相当厉害的。只是,江南知名书院培养的乃是精英人才,怕是举人在那里都算不得什么把?林如海摇头轻笑,举人虽然在书院不怎么受到特别关注,却也不至于成为边缘存在,那是不可能的。贾蓉却不以为然,直言表示江南着名书院,还不是以培养进士为要?可贾氏族学却不能这么做!当然,若是能够培养出进士自然最好,但是学堂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贾氏族人,就算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能随边缘化甚至放弃么?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族学的教育模式,重点就在于一个普及之上。所有的学生,都得受到足够的教育。就算脑子不够使,或者学习态度不认真,可学堂该教的东西一点都不能少。另外,贾氏族学注重一个‘杂’字。不是所有学生,都是适合学习四书五经。有的更适合练武,有的则是适合经商,有的对于花草种植感兴趣,还有的对于医术有天赋,这些都得考虑到。等学习进度达到一定水准,就得开始根据天赋以及兴趣分类,如此才能让族学学生毕业后,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贾氏族学,更类似于技术学校,至于知名书院,就和那些知名的高考名校差不多。林如海明白了,对于贾蓉更多了几分敬佩。能对族学有如此精准定位,难怪贾氏族学出来的学生,一个个的能力都不差。同时,心中很有些触动。一个宗族的管理,和眼下的林家显然有太多不同。贾蓉年纪轻轻就能够看得清楚认识分明,绝对算是京城贾氏家族之福。心中有感,只要贾蓉还活着一天,本身没有犯什么重大错误,京城贾氏一族起码还能再风光五十年,说不得林家以后还得和宁府走动更加频繁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