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们与故事(1 / 2)

事实上,从古到今、从智人到人类,“故事现实”早已顺着进化链,深入人心、骨髓、基因,甚至是我们的灵魂深处。

就如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所说:

“就算到了2018年,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两根木棍钉在一起就成了上帝,墙上一张五颜六色的海报就成了革命,而在风中飘扬的一块布就成了国家。你当然不可能看到或听到法国,因为法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当中,但你确实可以看到三色旗,听到《马赛曲》。于是,靠着挥舞国旗,咏唱国歌,国家就从一个抽象的故事变得现实且一触可及。”

那么,如果我们只要带着“故事视角”,就会发现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国家是故事,权力是故事,宗教是故事,神谕是故事,意义是故事,崇拜是故事,榜样是故事,荣誉是故事,奖牌是故事,排名是故事,品牌是故事,公司是故事,讲好一个故事——

更是做成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无论这个事业是创造产品、提供服务、亦或是制定政策。

甚至就连人类情感,也需要一个故事——比如钻戒,并没有实用价值,带来的是经济压力、仪式、记忆、以及对故事真实感的相信——这个故事就是爱情。

而如果更抽象地来看,我们可以说:

本能——就是基因所书写的故事;

欲望——就是本能所书写的故事;

钞票——就是文明所书写的故事;

资本——就是钞票所书写的故事;

团体——就是利益所书写的故事;

认知——就是大脑所书写的故事;

意识——就是神经网络所书写的故事;

爱情——就是激素递质所书写的故事;

痛苦——就是趋利避害所书写的故事(得不到利是痛苦,避不了害还是痛苦);

希望——就是颅内模拟所书写的故事;

等等。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与危言

因为这仿佛是说,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充满逻辑与理性的我们,竟然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正身处在一个个虚构的故事之中。

那么,在科学大行其道的文明社会,虚构故事真的可以无处不在,并掌控了每个人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关我们与故事的“真相”。

从环境层面来看

第一,我们从小接受的环境教育,就是要相信故事。

早在我们的心智和情感,都无法独立判断出故事真假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师长、邻居和习俗文化,就在不断重复给我们讲述各种故事。

而待到我们心智和情感成熟之时,我们已经与这些故事相处的太久,并投入了太多的心血(包括精神与物质),所以我们不仅主观不愿去否定这些故事,反而还会想尽办法,去合理化这些故事,并渴望与这些故事,岁月静好地一起长久生活下去。

更甚至说,彻底否定某个故事,令其轰然坍塌,就会导致某人(或千千万万人)的精神崩塌,因为环境植入的故事,在与我们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参与构建了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人生信仰,而这就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底层逻辑。

换言之,如果一个故事已经嵌入到了我们的整个人生系统,那么我们就只能把故事视为——我们人生的“真相”。

第二,人类文明所有的机构和体制,都是建立在故事之上的。

显然,在很多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那些质疑(大家所深信)故事的人,都会遭到排挤、孤立、打压,甚至是迫害。所以,仅仅是在颅内模拟去质疑故事的真假,就足以让人感到惶恐与不安。

而如果我们,真的就像“量子遂穿”一般,神奇地“推翻”了某个虚构的故事,那么与这个故事相关的一切,都将会失去意义,而这则可能意味着——国家法律、社会规范、经济体制的损毁与崩溃。

例如,美国的“米兰达警告”(Miranda Warning),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提醒犯罪嫌疑人去洗脱罪名,但这个“米兰达权利的故事”已经(通过好莱坞电影)深入人心,成为了美国司法文化的象征与共识,所以最终,这个“故事”变得不可被撤销,或被推翻。

第三,有时我们总认为自己所了解的故事,就是所谓的“真相”,仅仅是因为,这是环境给予我们的唯一信息罢了。​​​​

也就是说,缺少了必要的信息,不仅失去了选择权,也失去了(逻辑)判断权,而在此时,我们的天性就是——把仅有的故事当做真相。

从进化角度来看

第一,相信故事,是编码在我们基因里的本能,因此,我们特别拙于判断虚构与真相的差异,毕竟我们要无视两者的差异,才能生存,过于计较,就会受苦,而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就是痛苦,而不是什么所谓的“真相”。

例如,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了痛苦,无论在他的经历中,是不是真的有人想要伤害他,痛苦的感觉对他来说都无比真实,所以在他看来——“一定是真的受到了伤害”。

而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的感受与情绪,并不能精确地反映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

例如,一个人物拥有丰富的背景故事,就会让人感觉特别真实,美剧《西部世界》中的人工智能都会拥有一段独特的背景故事——让其行为动机具有目的性与合理性,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第二,真相往往会与本能冲突,顺从本能,就是相信故事,而对抗本能,就会得到本能给予的“化学惩罚”——如闷闷不乐、抑郁寡欢、痛不欲生——这是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大概率所无法忍受的。

例如,大多人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却又低估了别人的能力——这种自利性认知偏差,往往就是因为,如果清醒地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就会令人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