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渝城重生记> 第二十七章 重庆大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重庆大婚(1 / 2)

林公与夫人乐善好施,玹玥亦是时常接济有困难的百姓,在城中享有非常好的口碑,自从我们定婚后,每天去林府请安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车马簇簇,如流水游龙一般。

扩廓贴木儿,是蒙古伯也台部人,父亲是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舅舅察罕贴木儿将他收为养子。舅舅遇刺身亡后,他独当一面,大挫义军,成为元廷镇压红巾军的两大主帅之一。他的汉族妻子毛毛的父亲是京中由书吏入仕的知名藏书家,但毛毛从小的愿望却是做一名行走江湖的女侠,在一次法会上,她机缘巧合与扩廓一见钟情。毛毛长于大都,与婚后的危灵儿性情相投,随即成为京中挚友。

扩廓夫妇俩皆与玹玥特别投缘,还执意收为干女儿。玹玥定亲的消息传出时,夫妻俩更是一挥手送来数量惊人的赠仪!其中一块巨型的吐番羊脂玉就价值连城,玹玥命人雕刻成六齿白象放在了白象池边与“字水宵灯”后玄坛庙江边的俯卧石雕青狮隔江对望,镇守着大江,那气势足以震慑邪祟!

我时常骑着象辇由内廷去往外朝,那条御道被宫人们称为白象街。城中百姓时常在对岸举目远眺、驻足观看一静一动的“白象”。

宫中早已是喜庆一片,玄天宫内设节案、册案、宝案,殿外陈设皇帝法驾卤薄。大婚吉期,我亲自祭告天、地、宗庙,再前往慈恩宫向太后请安,又到玄天宫阅视册、宝,然后升座,命正副节度使带着迎新队伍前往迎亲。

奉迎大夏国皇后的仪仗队由朝天门出发,鼓乐在前,跟着是穿红锦长衫的校尉手持宫灯,迎亲使居中,长柄旌旗扇开道,凤舆载道,后面跟着迎亲官员、宫女、侍卫,抬着大批的礼品,由卫车簇拥着,喧嚣绵数里直奔林府。到达时,迎亲使者高声宣诏,戴寿、明二身着礼服亲自迎接,接着两名一品夫人入屋谒见准皇后,并伺候玹玥梳妆、穿戴凤冠霞帔,再陪同到林家祖庙拜祭祖宗,国丈、国舅与已封为一品诰命夫人的岳母及林府家人亲自送上凤舆。

南纪门外有一处三面环山的大坝,四周驻扎有大量的陆军,坝上有一片很大的菜园,供给城中的居民及将士们食用,这块江边大坝称为菜园坝。周边的平地与环山相连的坡地刚好用来开展军事训练。我乘龙辇至菜园坝检阅完大军,由菜园坝江边的小岛前往由红锦赤金布置成“龙凤呈祥”的龙船,岛上挂满平金绣凤的红色灯笼,地面遍布着像红色珊瑚一样的鹅卵石,我踏过红毡平铺的大道登上龙船,坐在主船的龙椅上,由迎亲船队簇拥着龙船浩浩荡荡地向“龙门浩月”驶去。

对岸南坪山的坡坝上有成片的草坪,婚船启航,只见南坪山草坪上万马奔腾,陆军们随着号令用他们的方式组队向我们致敬,那阵势一时间响彻云霄。

船队靠岸,御前侍卫扶着凤舆轿扛,左右扈卫合力扛着抬上了龙船,凤舆后是王公大臣及三千侍从,还有价值连城的十里红妆,由无数役从搬着,长龙似的紧随其后。我紧张又兴奋地望着她,亲自至舆前迎接我的皇后。她在侍女们的搀扶下,下舆而来,我伸出手握住她的手,顺着一条镶金绣红的金玉红毡大道往主船中间的台阶走去!在江风的吹拂下,新娘子是那样的飘逸、尊贵、美艳。她抿笑着与我登上顶层接受侍臣、沿岸百姓们的朝拜!不远处渔船上一家家老小都站在江岸边挥手,还一同高呼“龙门浩月,千禧万年”,左边朝天门码头上是大夏众臣身着朝服整齐列队向我们叩首,一时间鼓乐震天,覆盖全城的烟花一遍遍顷刻绽放。

江岸全线皆是穿戴整齐的禁卫军,后面高处挤满了倾巢而动的大夏子民们,只见他们手握鲜花彩带或同心锁之类的喜庆之物向我们挥舞并齐声呼喊道:“龙凤天喜,花好月圆!”青石狮身后的狮子山顶不断有祥云向上翻滚交织着,我对玹玥说:“玄鸟峰上空祥云流动,老天爷也在祝福我俩大婚之喜哩!”。玹玥瞧了瞧感叹道:“皇上洪福齐天,引动真气上涌,方才形成滚动的慈云景观!”经过常年北望的“玄武石”,似乎还向着我们“呼—呼—”地祝福着。两江三岸,里三层外三层地停满各式各样的船舶,樯桅林立,船篷相连,密密匝匝,几乎都挂满了大大小小各式的同心结与彩旗,红红的塞满在江面上。平时终年忙碌的役工们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往下远远看见在水中反射出层层光影的弹子石,再顺江前去,永昌塔映入眼帘,塔下的山形犹如一头正在江岸边饮水的巨象,与对岸江边一块形如青狮的岩石,彼此守望着。“青狮”后面的崖山前即是光芒万丈,普照大夏万里山河的大日如来。我坐在船上,脑海里不时回想起当年徐主开心地朝我笑,我牵着玹玥的手来到船栏边,向她讲述我同徐主的一些过往,玹玥听到动情处,也虔诚地面向大佛,双手举于眉心,三指紧扣,食指与拇指两两相对说法印礼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