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启蒙大宋> 第246章 强人所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强人所难(1 / 2)

依照常理,徐硁应当一唱成名,可是如今的文化氛围不需要莽汉,豪迈,雄壮,每一字每一句都散发出男子汉的气息,在此时却是十分另类。外加徐硁酒劲发散击鼓流汗,他不少伤疤被血色染红,像是一条蟒蛇缠在徐硁身上,给大家的印象更加像一个武夫,这个时代最底下的便是武夫,虽然武夫被压制,但是男儿的血气依在,到最后不少男儿与徐硁一起喝唱。

当然很多人对之嗤之以鼻。

虽然中秋放衙,但徐硁第二天还是写了谢表辞官不做,要去西北边境抗击西夏,一是被王拱辰和顾晨彻底刺激到了,二是既然宋夏大战不可避免,那他与李元昊必须有个了断。

八月十九,节后第一次早朝,谁也没想到会吵着这个样子。

先是张士逊请求对麟府路赈灾,韩亿认为先保证军粮供给,两人各不相让,三司使左右为难;接着便是谏官发难,先弹劾夏竦治军不利,导致国土沦丧,再弹劾徐硁,为官不正,放浪形骸;后面契丹来使表示愿意调解党项和宋朝矛盾,不过需要增加岁币。

赵祯总是一句话“交由政事堂再议!”

政事堂的几位大佬早已习惯了赵祯的做法,张士逊和韩亿的争吵其实也就做给赵祯看的,首相和次相要是穿一条裤子,那这两个人就要考虑脑袋的问题,当然两个人也是的确不合。

吕夷简将手中的奏章仍在桌上,“弹劾,弹劾,这群谏官有点过分了,听说前天晚上徐硁那首《水仙子》实属上乘。”

晏殊放下手中的杯子,大殿虽然没说什么话,但回来水还是要喝的,何况诗词他最有发言权,“确实上乘,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等能耐,看样子范希文的衣钵有传人了,不过徐硁几经征战确是想家了。不知吕相如何处置?”

吕夷简和晏殊两人自顾自的说着,好像将韩亿和张士逊当成透明人一样,“节前才商议好工部屯田司员外郎,节后就改了似乎不妥,盐亭之事,老夫以为只有徐硁能胜任,老夫在海州期亲自考察过,他租用的亭场,今年又改良了稻田三十万亩,水稻亩产一石七斗,大豆总产四十万石,还有天量棉花和肉类。那群谏官的弹劾就当废纸吧。”

晏殊当然同意吕夷简的看法,“国家危难时刻,当以国事为重,吕相处理晏某佩服,不过晏某觉得不如给徐硁放半个月假,夏收已完成,不急于一时。”

韩亿随手那本奏章翻了翻,很随意的说道,“同叔,那些御史谏官可不好对付啊。”

晏殊理了理衣服,“韩相,若国库多出五十万石粮食,今天张相和韩相也无需早朝用力过猛,况且老夫作保,由徐硁勾管盐亭,四年后国库粮食每年增加六十万石。”

吕夷简接着话茬说道,“同叔胃口小了点,老夫觉得还能在增加些?”

张士逊、韩亿和晏殊都来了兴趣,朝廷一年多六十万石已经能填平太多窟窿,张士逊本就是吕夷简的党羽,“吕相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朝廷当年与徐硁签了十年之约,如今约期过半,荒地才变成稻田,再过五年便是熟田,徐硁如何肯放,不如我们主动与他续约十年,但从今年开始每年需多上缴稻谷二十万石,豆料十万石,良马五百匹抵扣租金。”

韩亿和张士逊眼前一亮,这好啊,五年后租地虽然收回,但是没人种啊,谁让当年朝廷将所有亭户都划给徐硁做租户,徐硁和他们签订了十五年合同,万一合同到期他将租户都带走,他们去那里找这些熟练的农户。

“吕相,不是我泼冷水,徐硁早不是当年一根筋,不好哄骗了,你还要给他点其他东西才行。”晏殊今天好像什么都向着徐硁,生怕他有一点吃亏。

韩亿和张士逊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在眼神中不断交流,韩亿拿捏着分寸说道,“谏院,政事堂不能插手的,我等只能向官家建议,老夫觉得顾晨屡放厥词,诋毁官员,既然他想去西夏边境杀敌,老夫建议委任顾晨到西北边境知县,各位认为如何?”

在座几人都点了点头。

张士逊说道,“老夫听闻徐硁还有一首《男儿当自强》,歌词雄壮豪迈,那晚演奏的几个乐籍跪在徐家门口,愿拜徐硁为师,堂堂朝廷命官岂能收奴籍为徒。不如将这几个乐籍放还,待她们技艺精湛之后,有时间咱们也去听听。”

“解除奴籍先停停吧,谏官一事那就有劳韩相起草,我们都签名。我先去找徐硁谈谈。”晏殊觉得差不多了。

徐家客厅。

“这位姑娘不要再跪了,徐硁并非什么梨园大家,那晚只是醉酒之态,瞎胡闹的,快请起来。”徐硁想把此人扶起来,但男女授受不亲,场面颇为尴尬。徐硁也是诧异这位女子的胆量,他们一开始是五人跪在门口,徐硁想这些人吃了闭门羹也就走了,谁曾想这位小姑娘却不死心,一直跪了四天还不肯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