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其他类型>新朝幻梦录> 第1章 雁门关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雁门关外(1 / 2)

汉成帝永始元年,雁门关外,莽莽群山,朔风凛冽,呼啸着掠过贫瘠的大地,连年战火,草木稀疏,只剩下几株老树在西风中瑟瑟凋零,西风卷起落叶漫天飞舞。天空中,十几只黑鸦哇哇叫着不断盘旋,嗜血的眼中贪婪的望着下方一个冒着滚滚浓烟的游牧村落,却迟迟不肯落下,似乎畏惧着什么。

西风越卷越烈,风中隐隐传来了密集的蹄声。三十余骑精锐骑兵自峡谷山路疾驰而来,清一色大宛国良驹,身着黄色缇直裾衣,外披玄铁甲,背负硬弓箭囊,腰悬环首刀,虽是满面风尘,却难掩勇武之气。为首一骑是一个身形彪悍、猿臂蜂腰的英武青年,当先入村,健马长嘶一声缓缓停下,身后众骑兵也都随他停蹄下马,环顾四周。待众人看清周遭那惨绝人寰的景象,一个个尽是双拳紧握,目光中怒火闪动。

村落不大,只有零星十余户人家,俱是放牧为生的牧民,此刻却再无一个活人。村落中一片狼藉,数间破旧的帐篷均被焚毁,眼下火势将尽,正升起浓浓黑烟直冲天际。地上横七竖八倒卧着十几具血淋淋的无头尸体,男女老幼皆有。血泊中还有几头放牧猛犬,狗头也都被利刃砍下。几具女性尸身大多衣衫不整,身上伤痕累累,想来生前必然受尽屈辱。一片空地上,原本用来围挡帐篷的篱笆桩被临时削尖,十几颗头颅被贯穿其上,有几颗还是双眼圆睁,表情狰狞可怖,显然死不瞑目。

那青年身边一个身材魁梧的虬髯大汉恨声说道:“这帮杂种!真是一群禽兽,这已经是第三处了,咱们捋着踪迹一路狂追,还是晚了一步。”声调中难掩愤恨之情。

那领头青年并未答话,只是默默的检视着地上尸身的伤口,若有所思。

虬髯大汉见那青年没有说话,继续说道:“估计咱们快要追上那帮杂种了,看这些尸首和火势,过不去两个多时辰,咱们现在顺着踪迹继续追,凭咱们的脚力,天黑前就能赶上他们。”

那青年闻言,浓眉皱了皱,开口说道:“勿要鲁莽,这事有些蹊跷。”

虬髯大汉闻言一怔,茫然问道:“蹊跷?哪里有什么蹊跷?”

那青年沉声说:“这里离雁门关不到四十里路,匈奴已经数年未在我边境袭扰,何况雁门关有重兵把守,斥候往来不断。这三个村落大多是些穷苦牧民,无钱无粮,他们为何甘冒奇险在我们眼皮底下来这里烧杀抢掠。”

顿了一顿,他指着地上几具无头尸首道:“这些人俱是被人用利刃穿胸毙命,死后才被割去头颅,手法娴熟,力道拿捏准确。再看周围蹄印虽多,却不杂乱,从蹄印数目分辨,他们大致五十人左右,显然是一队身经百战的骑兵精锐,匈奴人出动如此精锐难道就是为了抢劫这些牧人的财物?”

青年环顾四周,见虬髯大汉默然不语,周围骑士脸上也是现出茫然之色,继续说道:“我们自长安来此,一路并未接到任何匈奴扰边的战报。刚到雁门关便遭遇此事,颇为耐人寻味。况且匈奴骑兵每次在边境骚扰,必然派有前锋斥候相隔数十里往来传讯。可是自从咱们发现第一个村落被屠后,一日一夜轻骑追踪,身后还坠着五百羽林骑,目标如此明显,他们怎会不知。可是他们显得毫不畏惧,虽然相距越来越近,可是仍然继续行凶,似乎有意激怒我们。他们此刻踪迹又是向山区而去,咱们此刻并无当地向导,贸然进山恐怕要中了他们的埋伏。”

虬髯大汉听完,脸上愤怒之情稍减,喃喃问道:“那依你看,他们埋伏咱们目的何在?”

那青年压低声音应道:“我们此行奉陛下圣旨和大司马军令,迎接云公主入长安拜见太后,于汉匈结盟关系重大,难保有人从中作梗。这伙人的目的倒也不难揣测,无非是让我们看到匈奴仍在骚扰边庭,而且手段残酷,倘若我们一时义愤,追击前往,被他们诱敌深入,打我们一个埋伏,哪怕折损一兵一将,汉匈战火必然再起。纵然我们不去追击,只要回朝将此事禀明陛下,陛下必然恼怒,恐怕也是同样结果。”

那虬髯汉子气呼呼问道:“那怎么办?追也中计,不追也中计。”

青年皱眉思忖片刻缓缓说道:“昨日接到密报,咱们动身后,新都侯已经派刘歆先生随后赶来,约莫一两日内也便到了,先生学究天人,必有办法应对。咱们现在先回去和羽林骑会合,然后去雁门关见屯骑校尉夏侯仁交接公事,想必夏侯仁此刻已经在雁门关外迎候咱们,先前咱们改变路线来追踪这些凶手,耽误了一日一夜,定然让他心生狐疑。现在赶紧过去,莫要误了大事,其他的等刘先生到了之后再做道理不迟。”

虬髯汉子重重跺了跺脚,咬牙道:“也罢,只是实在窝囊,便宜了这帮狗杂种。”说完翻身上马,对着周围骑兵大喝一声:“列轻骑纵队,撤!”众骑兵纷纷上马,仍是由那青年领头,向南绝尘而去......

蹄声渐渐远去,村落之中只留下滚滚的黑烟和血泊中的尸骸......

......

大汉并州军,兵骑世无双;

军中有二虎,威名镇异邦!

雁门关,自古汉匈征战之地,元光五年,面对匈奴愈加猖狂的南犯,汉武帝下诏重新整修雁门关。当时的大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关外,历经大小几百余战役,无数次大败匈奴。到了汉元帝时,昭君公主奉旨出塞和亲,汉朝与匈奴迎来了暂时的和平局面,于是这一带便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太平景象。

雁门关外十里驿,屯骑校尉夏侯仁带领一千铁甲重骑在官道上守候。已近不惑之年的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手中一支七十斤的马槊挑翻过不计其数的匈奴悍将。当年在汉匈在雁门关外会战,他奉命迎战匈奴左贤王部,两军对垒之时,他率五十骑当先冲阵,只一槊便挑了匈奴左贤王部第一勇士呼衍卑,并州军士气大振,趁势冲杀,斩敌三千余人,左贤王部仓惶退军二百里,才算稳住军心。只此一战,夏侯仁的名字在兵骑无双的并州军中威名大盛,与此刻镇守宁武关的越骑校尉韩淼并称为“并军双雄”,深受并州牧宋宏赏识。年初刚刚被朝廷加封为屯骑校尉,率领麾下一万铁甲重骑镇守雁门关。

此刻,他立马于官道之上,凝注北方。身旁有两人陪同,一人文官打扮,三绺墨髯,面庞清瘦;另一人燕颔虎须,神态威猛,手中紧握着并州军的黑色大纛,将旗在西风吹拂下猎猎作响,一望可知是员膂力过人的猛将。

持纛大汉似乎等的不耐,转头向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抱怨道:“啐,什么他娘的羽林骑,这皇城禁卫军好大的架子,听说早已经到了,咱们等了这么久,连鬼影都没见到。日他奶奶的!是先去找娘们开心了吗?”

那文官轻笑一声道:“淳于丹,亏你还是卫尉淳于长的堂弟,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喝酒闹事,朝中人物也不识得几个,你当那五百羽林骑只是给朝廷充门面的花架子?你知道这次羽林骑领兵的是谁吗?”

这人所说的卫尉淳于长,乃是如今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亲姨娘便是当今皇太后王政君,大舅是曾经权倾朝野的大司马王凤,还有五个舅舅也是显赫一时。并在同一日被汉成帝封为侯爵,合称“王家五侯”。大舅大司马王凤去世后,大司马之位仍然由淳于长的几个舅舅轮流把持,现在做大司马的是淳于长的五舅王根。

持纛大汉淳于丹双眼一瞪:“范仲,你少损我,老子的战功是跟着夏侯大哥出生入死用命挣来的,和他淳于长有毛关系,他知不知道有我这个堂弟还两说呢!”,随后挠了挠头,面孔一变,嬉皮笑脸向那范仲道:“不过你老范俺还是服的,尤其服你那一肚子坏水。昨天俺喝的太多了,夏侯大哥布置军务俺是啥也没听清,要不你给俺讲讲?一会儿来的是哪个兔崽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