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加持年华> 第8章 谋划承包(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谋划承包(二)(2 / 2)

杨厂长跟着又来了这么一句,范建新虽有五十几年的人生阅历,却一下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他猜测,准是杨淼把那天他打邵宝津兄弟俩的事,跟她老爸说了。

接下来,杨厂长的话才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问他。

“你有打架的擅长,为什么不要求……进厂里的保卫科,而要去厂里对外经营的门店?”

这下范建新才明白了杨厂长前面问话的用意,回答道:

“从国家发展的形势看,搞活经济是必然……

深圳特区已走在了前列……沿海地区,长三角等地也开始开放,搞活经济。我们省今年农村也开始试行包产到户……

不发展经济,国家还谈什么富强?……”

范建新简单的说了几句国家当前的形势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然后直奔主题。

“杨厂长,我天生就有经营的能力……面粉厂的门市部,这么多年了,一直在亏损经营,每月的工资还要靠厂里发放。我想以个人的名誉承包下来,自负盈亏。从我承包的当月起,职工的工资不再靠厂里发放,门市部每年向厂里提交一万元的承租费……”

农村包产到户后,城市有些亏损企业也开始试点承包,这一点范建新了解清楚了。他也实地考察了跃进面粉厂的门市部,对门市部的经营也做了详细的预算和评估,仅门市部十来间的门面房的房租就值这个钱……

他把承包的条件定的苛刻点,这样就不会有人来跟他竞争,在厂领导的会议上也容易通过。

这既能减轻厂里的负担,又能有一项额外的收入,何乐不为呢?

他想的是,尽快做起生意来,迅速的挖掘出第一桶金。

此时的华夏,满世界都是资源、机会,已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开始尝试挖掘第一桶金。

有卖增高鞋的,有到处兜售治癌药的,有倒卖计划物资批条的,有走私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有贩卖文物古董的,有倒斗盗墓的……

凡此种种,不一而论。

东大街的“魔头”邵宝津,靠从南方倒卖水货起家,后来买下了跃进面粉厂,打出了知名的“邵氏”品牌面条,后世成了深圳股市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身价数十个亿。

但也有不少暴富之人,最终被疏而不漏的天网囚于囹圄,成了阶下囚,聚敛的财物被收缴国库。

他可不想这样,他想做一位守法、逍遥、惬意、悠闲的隐形富翁,任凭世事沉浮,风吹浪打,稳坐在永不沉的钓鱼船上……

杨厂长听了范建新的话,脸上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嗤笑,却说出让范建新意外的话来。

“一万元?……小范啊,你知道一万元是什么概念吗?”

据后世的好事者计算,1982年一万元的购买力接近后世的300万元……

范建新轻笑了一下,说:“我当然知道。茅台酒8元一瓶,一万元够买1250瓶……”

范建新列举了一万元可做的一些事情,听得杨厂长一愣一愣的。

“你账算的叮当响,数理化肯定学得好吧。我听杨淼说,你还是在校的高中生呢,干嘛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来年考个大学?……”

范建新笑了笑,笑容里满是凄苦和无奈。

心想,我早读完了大学,主修的还是他妈的西洋文。结果呢?一生贫困潦倒,无权无势,穷的老婆(也就是你的女儿)陪人睡……

“我,我觉得……等我读完了大学,最好的创业机会就错过了。形势强于人,时不待我,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哦?……”

这么个说法,这样的理由,让杨厂长很是意外……

杨厂长跟范建新一聊,就发现眼前的小年轻人也太成熟,思维也太敏捷、活跃,想法看着奇特却很务实……一双清澈的细长眼里充满着精明,说话像外交辞令或说新闻发布会,缜密的简直滴水不漏。

这比他死心眼的老子范发贵,不知要强了多少倍!

比自己的三个儿子强的也太多,心中不免大有“生子当生孙仲谋”之感。

杨厂长的内心深处,倒生出对范建新几分喜欢之感;可一想到犟驴似的范发贵,气就不打一处来……

就他那个怂包样,竟然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起初,听范建新说,承包门市部一年向厂里上交一万元的管理费,还觉得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信口开河,在胡说八道呢。

随着交流的深入,在这大冬天里,他竟暗暗的流下了些许的虚汗。杨厂长自觉得人生经历丰富,阅人无数,仅他领导的跃进面粉厂的职工就超过千人。

竟没有一个人有眼前小伙子的这种前瞻目光……

随着谈话深入,他竟从范建新的眼神中读出了世事的沧桑。

“这还是年轻人吗?!……”

——他不禁自问。

杨厂长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范建新带来的烟酒,脸上不但没有喜悦,反而有些落寞、沉郁,甚至还有点心悸,说:“你花费不小的代价,就是为了当集体性质的门市部主任?”

范建新笑而不答。

他知道,杨厂长是个聪明人,撇开他的德性不谈,他相信他的处世智慧,自己注意聆听就是了。

果然,杨厂长说起了“体己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