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之袁门崛起> 第三章 赴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赴任(2 / 2)

昨日在荀谌的帮助下,袁熙也算是对乡官架构进行了一番恶补,每一亭都设有亭长、啬夫、游徼各一人。啬夫主知赋役多少,平其差品。游徼负责负责巡查盗贼,战守并用。这二人都是亭长的佐官。

老卒道:“小人秦明,乃本亭啬夫。”

袁熙微微颔首:“秦君,不知亭舍之中可还有饭食?在下赶了半天的路,实在饿的厉害。”

秦明忙道:“小人怎敢称一个‘君’字,以后亭长直呼小人名讳便好。至于剩饭剩菜确实还有一些,只恐脏了,还请您稍作等待,等小人再做一些。”

“无妨,只需些饭食填饱肚子即可,不必费心劳力。”

见袁熙坚持,秦明只好前往厨房,不一会儿便端着几个碟子走了出来。

袁熙这才知道秦明为何面露难色,他们的剩菜很简单,只有一盘青菜,一盘炒豆,连一道荤腥都是不占的。

袁熙一愣,叹口气道:“你平时就吃这些?”他刚说完,就感觉不对。毕竟刚刚上任就讲吃喝,恐怕算不上一个好官。

秦明稍显局促,好象这是他的错似的,忽的又道:“亭长您有所不知,其实在我樊荫亭能吃饱饭已经不错了,哪敢奢求太多?亭长若想在这里常住,恐怕还得忍耐下去!”

“这却是为何?”袁熙端起饭碗,一边大口刨着饭一边问道。

“亭长应该不会不知道黄巾贼吧?”

袁熙停下碗筷,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如果记得不错的,黄巾之乱在几年前就已经平定了,难道樊荫亭还有黄巾残党吗?”

秦明苦笑道:“黄巾之乱确实已经平定,但是残余的黄巾贼却杀不完。他们惯于征战,根本不肯从事农桑,仍旧蛰伏于樊荫亭以北五十里处的秋坡梁。平时他们拦路抢劫过路商旅,每逢稻米成熟之日,便会下山打家劫舍。我们这一带各家各户赋税征收十之四五,然后又要被山上的贼寇抢去一半,剩余的口粮勉强度日都难,还能吃到什么好的?”

“上一任的亭长呢?难道你们都不管事吗?至少也要训练民兵,以备山贼强盗啊!”

秦明长叹一口气,许久才道:“我们怎么没想办法?好不容易筹集了一百吊钱(一吊钱=一千枚铜币),正要以此为资,组建民兵缴贼呢!谁曾想银钱失窃,亭长自知责任重大,无法弥补,竟也趁机逃了!”

袁熙心里“咯噔”一下,皱眉道:“筹资失窃,亭长逃亡,莫不是监守自盗吧?”打仗打的是钱,无论粮草、兵器、铠甲、抚恤,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金钱。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去打仗。

而樊荫亭这个地方一看就是穷的叮当响,好不容易挤出一百吊钱用作军资,已经实属不易。结果就这样丢了去,若再等筹齐这些银钱,只怕缴贼的计划得拖到猴年马月去了。

看着袁熙脸上阴晴不定,秦明又低声道:“咱们也不是没想过上任亭长王褒监守自盗的可能,只是一百吊钱少说也有两百来斤,不是那么容易带走的。再者王褒的家小都在樊荫亭,他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总不能为了一百吊钱抛家弃子,什么都不管不顾吧!”

秦明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袁熙的眉头蹙成一团,没想到一到樊荫亭就遇到这样的麻烦事。如果仅仅是丢了银钱倒还好办,只是这是招募乡勇,训练民兵的救命钱。

若是不能早些查出来,再等到麦子黄熟之际,又得眼睁睁的看着大好的粮食被山贼抢走,百姓只能空饿着肚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