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大国贸易,从海上行商开始崛起> 第二十三章:万吨巨轮-赫莎公主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万吨巨轮-赫莎公主号(2 / 2)

千吨级,仅能装90个箱的柴油拖船,黄埔造船厂改装出厂,仅仅4000马力,也需要五六百万,稍微大一点就要上千万。

眼前这一艘,林岭东还挺熟悉的,BSL-巴拉基环印度船运公司,赫莎公主号,第三代重油发动机,5万匹马力,光发动机组就重达400多吨,5层楼高,最大航速23节,每小时油耗2吨,造价大约是3000万美元,折合港元两个多亿。

就这样说吧……

港岛的四大船王。

包誉刚的环球航运,在80年代就拥有200多艘货轮,总载重2000多万吨,仅他一家公司的货船量,就比得上整个苏联。

董皓云的东方海外,总载重1100万吨,在收购“海上巨人”号之后,已被誉为“世界最大独立船东”。

就他们两家,像这样的船?一条都没。

到不是没钱。

而是时代不一样。

港岛的几大船王,都靠着战后重建,封锁禁运起家,再靠着石油运输而崛起,却又因石油危机而倒下。

因石油而产生的几大船王,一去不返。

现在是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集装箱的时代,国际贸易。

继亞洲四小龙之后,各大国纷纷改革,效仿东亞模式,以出口为导向拉动经济,全球的货柜出口量以惊人的份量增长。

全球149个基本港,在90年代初,就基本上全部完成了集装箱的改组业务。

航运因石油而萧条,又因贸易而兴起。

之后的船业巨头,如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马赛,长荣海运,COSCO,三井,韩运,都是靠集装箱业务发展。

华夏方面,从73年开始就在天津港兴建集装箱码头,92年正式加入国际多式联运,之后短短十几年,就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物流改变世界。

前一世的林岭东身份很多,却唯独没有染指远洋船运,总是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场,去了港岛事务缠身,两次周期性复苏都没赶上,不免遗憾。

而全球的两大出口经济体,一个是华夏,另一个则是印度。

如今林岭东两边都占。

这一世,可要好好弥补遗憾了。

林岭东真心的赞道:“干得不错,查尔斯,这是哪家子公司?负责人是谁?我要见他。”

BSL-巴拉基船务,是一家阿联酋船务公司,总部设在迪拜,也只有这些神豪,才舍得将一艘第三代柜轮,投放到孟加拉湾。

而像这样的船,一艘,就是一家独立的子公司。

查尔斯是真棒!

居然和这样的巨头联系上。

原本,林岭东要一艘散轮就够。

有这种船?还担心什么马六甲?

何况才区区的5万美刀?

查尔斯扬起了火红的胡子:“不不不,我最好的朋友,你的思想太落伍了,为什么要联系船运公司?难道是嫌钱多吗?”

林岭东:“怎么说?”

查尔斯:“这种事,交给我的好友鲍勃,再认识一下船长不就好了?”

林岭东大手再一次,在查尔斯肩头狠狠的拍了一掌:“你个老鸡贼,干得漂亮!”

手一挥:“走,去拜访一下我们的老朋友,见见我们的鲍勃同志。”

查尔斯得到表扬,胡子一翘一翘的,他暗爽了好几天,就等林岭东吃惊这一刻,高兴得像个孩子。

“那我今晚要鬼混,你不许阻止我?”

林岭东:“混,大胆的混,今天晚上给你找几个海吉拉大汉,让他们手持皮鞭,好好的伺候你一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