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人间蜉蝣> 第二十章 道在人间处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道在人间处处(1 / 2)

就在年轻道人离开莲花观不久后,观内一处僻静之地,一座形似莲花的小亭子中,一位身着青衣、山羊胡须的老道人双手负后而立。

老道人望着亭子外鱼塘中游曳的小金鱼怔怔出神,这位有山羊胡、一身青衣不染一尘的老道人,正是莲花道观的观主。天下修行者千千万,知观主真名者,却只有那么几个人,当然,文祖与浩然天君属于那种无所不知的至高存在,自然知晓这位飞升境老观主的大道真名。

作为大曜王朝两脉道教宗庭之一莲花观一脉的观主,老道人的秉性,一向是不问世事,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莫测,就算是在莲花观内,观主的行踪一样扑朔迷离,甚至在观内修行的道人当中,修行了一生却从未见过观主一面的道人,占绝大多数,就连观主唯一的徒弟,那位现任大曜帝都钦天监掌监一职的年轻道人,一生中所见观主的次数也极其稀少,一双手都能数的过来。

相传,莲花观有个千年不变的铁规,是观主亲立,那就是这位莲花观观主一生中只收记名弟子,从不收一位在观修行的道人为徒,而这位年轻道人,则是莲花观建宗立派千年以来的唯一一次破例。至于观主为何破了这千年不变的规矩,收那年轻道人为徒,其中缘由,更是无人知晓。

这座莲花形状的亭子,看似在莲花观境内,实则不然,莲花亭如观主本人一样,神秘莫测,到底位于何处,观中人与观外之人,皆无人能见,无人可知。

一条条金鱼儿游曳循环,最终在水塘中围成了一个小小的圆圈,这个由两三条小鱼儿合群组成的圆圈开始缓缓转动,以至于引起了周围所有游鱼的注意,索性其余金鱼也纷纷加入了这个鱼群组成的圆圈。随后,这个圆圈逐渐变大,一直到最后,竟是组成了一个螺旋形水涡,旋转急促,好似要吞噬池塘周边一切,气势汹汹。

观主脸色平静,随后一手抬起,轻轻一挥,那水塘中的异象骤然消逝,一切平静如初。

“大道无常,周而复始。生者所遇,故者所求。天降异象,是祸是福,如今重要吗?”

观主声音沙哑,脸色依然很平静,只是说话间同样盯着鱼塘中那些重归于好的小鱼儿,始终没有挪开视线。

久久的沉默。

观主好似心有灵犀,突然转头望向一处。

在观主目光所及之处,虚空中出现圈圈涟漪。

随后,便有一道阴神凭空出现。

观主见到那位“不速之客”,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随后大袖一震,对着那位凭空出现的阴神作道门稽首。

“拜见老天君。”

不请自来的那尊阴神,正是在天外天以阴神出窍、神游万里的老天君阴神。

那尊老天君的阴神笑望着对面那位道人,点头受礼,之后身形飘然出现在观主身旁。

老天君斜眼看着身旁的老道人,笑道:“许久不见,观主这是越来越闲暇了,一座小莲花福地,快支撑不住观主的通天道法了。”

老观主微微一笑,“老天君说笑了。我道门中人,修行宗旨无非是观道寻道,贫道虽为道门一观之主,却此一生悠有遗憾,不能够寻得真正的大道。道法通天之美誉,贫道不敢妄自受之。”

老天君看着亭子前的鱼塘,平淡道:“道不玄远,人却难以得道。大道化于日常,人习以为常,却自远之。故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又何来寻道不得道?”

老观主静静旁听,等老天君说罢,观主才点头道:“老天君所言极是,是贫道目光短浅,以井底之蛙之见轻蔑了苍天之大了。”

老天君悠然一笑,摇头道:“道与道不同,人与人不同。”

沉默片刻,老天君转头,眯眼笑道:“听说观主收了个好徒弟,修行资质更是异于常人,心境也是深邃莫测…”

一位天君,人族天下至高存在说出的话,明眼之人必然知晓其中份量轻重,早就汗如雨下。但不一样的是,回答这句话的人,也不是什么寻常人,而是那位活了千年、经历过岁月蹉跎,见识过各种大风大浪的老观主。

观主神色平淡的说道:“世人所言,真真假假,天君洞悉天地,不会真的不知道。他虽是我莲花观一脉弟子,但也并非如世人所言那般是贫道嫡传。至于对外放话收他为弟子,贫道委实是往年受一位故人嘱托,故以此为理,将其暂时入主我莲花观而已。期间也确实是由贫道对其传道授业,不过甲子光阴之后,人自然是物归原主。至于他在道观之外的所作所为,只要与贫道无关,与道观无关,那么贫道也不会插手。天君驾临本是我莲花观大幸中的万幸,贫道荣幸之至,所以在这件事上,贫道斗胆,还望天君不要为此让我莲花观处于为难之境。”

观主说完,对着老天君弯腰作揖。

老天君不以为意,只是笑道:“话虽如此,莲花观的确久负盛名,你更是即将证道,但我还是要多说一句。人族天下是人间所有人的天下,不是我们这些被世人尊崇为神仙的勾心斗角之地。弟子所作所为,其中厉害分明,与你自然不用多说。不过这些缕缕繁琐驳杂的细微因果,往往对站的越高的人蔽处越大,若不小心沾染,后果就不用多说,搞不好甚至还会影响到自身道心。如何把握分寸,也不用多说,观主应该明白。”

观主听完天君言辞,也没有说什么客气话,只是久久沉默。

半晌过后,老天君已动身离开此方天地。

老观主抬头望向天幕,喃喃自语,“天要下雨,荒者却要回避,证道不证道,又有什么用呢?”

观主久久之后才回过神,转眼望去,却已然不见那道阴神,于是收回视线,继续望着鱼塘中的鱼儿,怔怔出神。

————

中土泸州。

一座高约百丈的石人像,手拄一柄同样是山壁岩石刻就的长剑,剑身长度悠有半百丈,但也依然高过石像周围诸多山头,一尊柱剑而立的石像,巍然矗立于天地间。百丈石像身后,是群山起伏的山峰脉峦,大曜王朝剑道一脉第一大宗门,泸州神剑宗正是建立在这座连绵大山中,举宗上下皆用剑,是整个大曜王朝,剑修最为多数的山上宗门。

神剑宗作为大曜王朝剑道宗门之魁首,辖下分宗诸多,且遍布两大王朝各地,其后跟随的外门山头更是有将近二十余座,大宗所在地,正是建立在位于中土泸州以北的连绵大山之中。上宗宗门内更是有一位大乘三境神仙的逍遥境巅峰老祖坐镇,其后又有两位刚刚步入大乘三境的玄黄境后辈,一位是宗门当代宗主,外姓剑修墨然,另一位则是剑宗供奉,剑修玉池风,宗主往年结交的好友,听说是来自北方云梦洲,被墨然邀请来任剑宗供奉。二人皆是玄黄境剑修,在整个中土天下,有“绝代双骄”之称,荣誉极高。除此之外,剑宗天擎地泽两境的剑修更是将近有十几位,中土神洲剑道宗门魁首之名,并非浪得虚名。

剑宗开宗立派八百年,有史以来,历任宗主人选皆是由剑宗前任宗主亲自挑选。剑宗大才,不管你是内门弟子还是外门弟子,只要你足够的强,剑道造诣足够高,那么在神剑宗,宗主之位还是有机会争上一争的。从古至今,神剑宗可以说是奉行了“强者为王”的宗旨,开宗立派至今,都不曾改变过。

神剑宗现任宗主就是如此,一开始从一个外门弟子做起,随后渐渐登高,列入剑宗比较卓越的弟子当中,之后便是一步高步步高,最终走在了剑宗所有弟子的最前面。不过百年,就出现在了神剑宗老祖宗、那位被誉为大曜王朝剑道至圣的逍遥境巅峰剑仙吴无道的视野中,老祖宗相中其人品以及自身修为,其后老祖宗一句话,那位外门弟子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剑宗此一任宗主的最佳人选。

不过神剑宗剑修如云、人才济济这件事,在天下修行者眼中已经算不上有多稀奇,毕竟神剑宗家大业大,人尽皆知,就连寻常老百姓也知道有这么一个山上仙门。若要说近几年最有争议的话题是什么,那自然还是绕不开那位剑宗老祖宗的亲传弟子,传言是一位剑宗开宗立派以来从未有过的剑道天才,被老祖宗不知从哪带来收作老祖宗一脉的闭门弟子,剑道造诣极其高深,甚至有传言说此人往后的剑道造诣,不出百年,便可以跻身整座人间天下十大剑仙之列。为何要给如此高的评价?是信口开河?

全然不是。

为何说这位老祖宗关门弟子是个剑宗开宗立派八百年来不曾有过的天才,那是因为此人在剑道一途的境界攀升速度,天下无一人可与其比肩,且此人每一境的功底,那是超乎想象的强,在那些占星推演的阴阳家修士眼中,此人每一境的修为,都可以算进至今天下所有剑修中最强的那一波人当中,无论是以道门鼎盛为首的三教,还是整个修行界修士,几乎人人皆知,他的名字叫魏青,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剑道天才。

魏青的剑道境界攀升怎么个快法?

七岁跟随老祖宗学剑,十二岁便达到炼气阶后期,年关破入修士登楼境,十五岁破登楼入地泽境,二十一岁破地泽境入天擎,如今二十六岁,便已经达到天擎境巅峰,如今更是已经找到自身破境契机而下山游历,宗门上下皆知,魏青此次下山,三十岁前就可以跻身玄黄境,因为老祖宗亲口言明,为此,神剑宗举宗上下皆大欢喜,如此一来,就意味着神剑宗又多出了一位玄黄境界的强大剑修,且自身修为实力,甚至有可能会比墨然玉池风两位宗门玄黄境剑修犹有过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