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人间蜉蝣> 第十五章 一条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一条路(1 /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武道峰顶披着落日余晖,整个山顶景色,全然变得一片金黄。

一阵闷响,接着是落水之声,遽然打破了原本安逸的山顶处,惊起松柏枝梢上栖息的飞鸟无数,鸣啭高飞离去。

陆尘离水上岸,在小亭石墩路其中的一块石墩上仰躺下去,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这已经是他第二十五次被金刚铜人打入水了。

虽如此落魄不堪,可陆尘的脸上依旧是一片笑意不减。

少年心里不觉得这很落魄,反而觉得自己在修行道路上又更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那也是收获,没到竹篮打水的境地,最起码离那炼元境界又近了些。

陆尘长呼一口气,笑道:“方才总共出拳二十一,打中了十三拳,铜人总计出拳五十四,挡了三十六拳,挨了十八拳,比上一次又多打少挨了六拳。”

陆尘呢喃道:“六拳…”

足够了!

陆尘在山顶修行、砥砺拳道的时日已有小半月,在这些日子可谓是每天练拳百遍,《龙气》拳谱上的拳架路数更是刻不容缓。虽说这十几天下来,练拳进步并不是很快,但也一样不负日复一日练拳的苦心,算小有成就,并非毫无收获可言。

修士修行,如农夫秧苗。两者道理相似,且其中所具备的要理也基本一致。农夫若要自己为田苗所劳苦的汗水不白费,那么就在一开始秧苗的时候,要对苗种悉心呵护栽培,光施肥还不够,还要日日浇水,同时确保小苗沐浴足够的阳光,其后才可谈苗种接下来的成长。不然那些小苗别说是最后能够颇有丰登,也许在播种后没过几日,就已经干涸枯死。

当然,拔苗助长亦是歪路,行不通,也做不得,因为于苗种毫无裨益。

修道一途,道理亦是如此。

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上心,不下苦功夫,日日惫懒不振,那么到最后别说是证道成仙,就连一般的俗世野修都有可能做不得。

苗死了可以再栽培,那么人死了呢?修行路上,还会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吗?

抛开这一点不说,就那些曾经也站在大道山巅、到最后因某种原因大道受创、从而功亏一篑的修士,他们就算有肉身与神魂分散的神通,抛弃肉身,神魂再投胎转世,再一次重新踏上修行一途,且修道一途会步步登天、大道畅通无阻,随便折腾个几年就重返前世巅峰,再次证道成仙…

办得到吗?很容易吗?

很难,几乎办不到。

也不会有这种人,真正的修行者不需要如此做,因为不值得。

农夫秧苗,于修道而言,道理是一样的道理,可后果却是不一样的后果。

大道修行一途,何其艰难,岂会如那小小苗种一般?

苗栽了下去,谷粮丰收只需要一年。而修士修行,要想修得一个证道长生的仙人,大道途中,不知要耗费多少心血,付出多大的代价。

凡人修长生,毕竟是逆天之举,天道都不容,何谈容易?

所以,陆尘决定慢慢练,《龙气》拳谱中的每一个拳架,陆尘每日要反复练习十遍才算。稳中求精,一步一个脚印,让自己的境界底子更加牢固稳定、坚如磐石,这才是陆尘想要的。

上岸后,陆尘干脆闭上眼,决定小缓片刻,之后再继续练拳。

刚闭上眼,耳畔就传来师兄颜子卿的千里传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拳道一脉,追求无上境界,本就是武者身外之物,于立身之本不关宏旨。你一心求精,自然极好,既然你已决定按照这条路数走下去,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只要能撑过五颗子,此方天地法阵就会停止运行,这场砥砺拳法的磨练暂时结束。至于到那时你是否已经破境,也无关紧要。”

陆尘听闻后,只能默许。

陆尘转头看向亭子中那张石桌,上面所刻的棋盘纹图上,如今已经出现三颗子,皆是白子。

按照二师兄的说法,棋盘出现五颗子就算“破阵”,如今两颗子的程度,效果已然显著,那么想必在出现五颗子的时候,就算还没有破境,应该也离着不远了。

两条路其实大致相同,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给破境做最好的基础。只不过若是破了境,那么就算大功告成,如愿以偿,若还未破境,那就再把这第一境的底子打造的更加牢固,晚点破境便是。

刻缓之后,陆尘慢慢起身,活动活动筋骨,又新换一口气,准备继续跟那十八具铜人切磋换拳。

陆尘站起身,重新摆出了一副《龙气》拳谱中的拳架。

与此同时,亭中石桌上的棋盘纹图上面,骤然多出一子。

只不过这一颗子与其他三颗白色棋子不同,那是一颗黝黑发亮的黑色棋子。

三颗白子后,最后两颗子,俱是黑子。

若白子是沙场杀敌的铁骑士卒,那么黑子,就是沙场点兵的英勇雄将。

二者差距,不可相提并论。

武道峰暮色渐沉,星月崭露。

少年雄心燃起,今夜练拳,直至天明。

————

在一处不可知之地,有一座不可知之山,山上常年居住着一位不知身份的年轻人,镇守这座大山已有五百年。

这里没有一丝生气,没有白昼黑夜,只有无尽的阴沉天幕,和一轮血色的圆月,红月远照高悬。

山的一边,是山川万里的十万大山,另外一边,则是魔障横生的荒原。

一个身着靛青色长衫、中年模样的男子盘坐在一处山巅崖畔,此时,男子正一手摊开掌心,以掌观山河之大神通,静静的注视着某人间某处的画面。

男子略显沧桑的面孔上,逐渐出现一丝笑意。

男子看的很入神,以至于连身旁凭空出现一位身形佝偻的老人都没有发觉到。

老人轻咳一声,那人还是没有反应。

老人双目微瞪,又重重剁了几下脚,中年男子这才回过神,转头一看,眼前是一位身形佝偻的白衣老者。

中年男子见到那老人后,慌忙胡乱拍了拍手,急忙起身躬身作揖。

“学生唐突,不知老师驾临,仓促失礼,属实抱愧。”

中年男子神色紧张道。

老人斜眼看着自己这位大徒弟,冷笑道:“你就说你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装作没看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