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人间蜉蝣> 第七章 少年人问江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少年人问江湖(1 / 2)

南山院。

后山紫竹亭中,亲王萧世珩负手而立,面色平静的看着眼前那条飞流直下的瀑布。

秋风瑟瑟,吹得中年男子衣发飘摇。

而此时此刻,他的心境却是如同那瀑布之下的浪淘急流一般,滔滔翻滚。

之前在洛阳城镇国监前发生的一切,在中年男子眼中,仿佛还历历在目。

一个儒家书生的死,真能解决眼下大曜王朝国运昌盛不及,从而衰败的危机祸象?

这位王朝开国以来,极少插手庙堂政事的年轻藩王,其实自始至终都从没让自己清闲过一分,只不过是有人理事在明,有人,则谋事在暗而已。

自大曜老帝师离世那一天起,这座京城乃至整个中洲天下,其实早已暗潮汹涌、波涛渐起。

而有人,则立于风浪之上,乘浪而行。

十八年前的那场谋划,虽说耗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时至今日,总算也是功成圆满的结束。

如今明君为主,文官谋士遍布朝野,内有强猛铁骑打压江湖气数,外有精兵勇将坐镇边境雄关,可谓是真正的国强民安。

而这位自始至终都将自己置身庙堂之外,身居南山院的大曜亲王爷,城府之深,如云雾大海,让人难以看清。

以天下作棋,世人为子,布下一盘足以垂史的棋局,是他平生唯一想做又愿意做的事。

儒生陈亭肃的死只不过是这位王爷众多棋子中的一颗而已,虽说已经成为了黯然离场的收官一子,但真正的棋盘大势往往蛰伏蓄势,缓缓推进,一触即发。

正当萧世珩思绪飘摇千里的时候,在他身后那片竹林里,有一道人影正慢慢的向棱亭走来。

照理说,竹林禁地除了亲王本人以外,不许他人踏足半步。违者,更是杀无赦。然而此人却不管那道禁令,径直走入后山竹林,从竹林间小路一步步走向了那座竹林尽头的六角棱亭。

走出竹林,那人轮廓逐渐显然,是个手托拂尘的“年轻”道士。道士驻足看了眼立于亭中的高冠男子,微微一笑,又继续前行。

可就在他准备继续往前走的那一瞬间,年轻道人微微皱眉。原先向前迈出半步的右腿停止向前,不能再往前一步。

他迈出那一步的几乎同时,有四道不知从哪里冒出的寒气分别在他胸前、左右、以及背后出现。

随着寒气袭来,年轻道士周身出现四个黑衣蒙面的高大身影。而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剑,分别抵在年轻道士的每一处要害,另其不能轻举妄动。

四个人,四把剑,出手极快。

年轻道人瞥了眼抵在自己胸前不到一寸处的寒光长剑,波澜不惊道:“早就听闻亲王殿下曾游览大曜山河,寻得天下名剑十把。且这些名剑都有十个五境境以上的强大主人,号称十殿阎罗,属王府二十四剑侍之中的上等刺客,常年伴随王爷左右,行踪隐秘…”

年轻道人微微一滞,抬头看着亭中那人,继续说道:“贫道不请自来,属实有冒犯到王爷。可即便如此,贫道也非来不可,事关重大,还请王爷不要为难…”

年轻道人说完,四位黑衣蒙面剑客依旧气势不减分毫,只是静等那亭中人的指令。

“让他进来。”

六角亭中,亲王轻声道。

四个人,四把剑,迅速消失不见。

见那四名黑衣剑客离开,年轻道士重新整了整紫金道袍,继续向前走进那座竹亭。

进了亭中,年轻道人走到那人身旁,顺道瞥了一眼身侧不远处,那条飞流直下的瀑布。

“贫道见过王爷。”年轻道士弯腰作揖。

萧世珩微微侧过头,笑容玩味道:“宋道长在宫中一向深居简出,今天却突访我南山院,该不会是嫌那深宫高楼之地太过清闲无聊,比不得那座莲花山道观?所以这是想出来走走了?”

姓宋的年轻道士已经缓缓起身,语气平静道:“王爷言重了,贫道从未觉得宫中清闲无聊,且陛下宅心仁厚,又待我不薄,深居简出也并不是说贫道懒得出门走动,实在是钦天监事务繁忙,不便抽身罢了。再者,说贫道深居简出,王爷自己又何尝不是?天底下,没有什么地方能比这座南山院更清净了吧?”

年轻道人说话间环顾棱亭四周,随即又恍然道:“我道门向来讲究修一身清净,如今见到了南山院风景,真是让贫道大开眼界…”

萧世珩不去理会来轻道士的话中有话,毕竟这位年轻道人,在整个京都洛阳城的威望,那是人尽皆知。更与自己有些微末关系,索性对于年轻道人对于王室贵人的“大不敬”,不轻易当一回事。

亲王突然转身笑道:“本王该称你为钦天监大掌监宋大人呢,还是另一个比这“莲花观道人”更加实在的身份?”

年轻道士笑道:“全凭王爷定夺。于贫道而言,身份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只是‘宋大人’这个称谓,在王爷口中说出来,委实份量过重,贫道不敢在王爷面前妄自尊大。”

亲王回过头,笑道: “还是钦天监掌监宋大人这个身份,比较顺心,本王也不强人所难,毕竟以你的能力,日后若真要本王好看,本王也许真不会有好下场啊。”

“不敢,不敢。”年轻道士摇头笑道。

“罢了。”

年轻道人姓宋名嵌,来自中土青柠州莲花道观,现任洛阳城钦天监的掌监一职。

一番冷嘲热讽之后,中年亲王不再继续跟年轻道士互相调侃,二人同时望向身前百丈瀑布。

沉默片刻,萧世珩正色道:“听说你这次受创不浅,甚至接连跌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值得你亲自跑一趟?”

宋嵌叹道:“事发突然。之前我所派遣出去追杀那少年的一批修士皆被人重创,连我也受到不的小牵连,以至于身心受损。若想恢复如初,估计至少也得耗费近十年光阴。”

萧世珩皱眉道:“连你也摸不清那人身份?会不会是那些亡国旧部的漏网之鱼?又或者是大曜内部之人?”

宋嵌摇了摇头,“不会有这种可能。春秋覆灭已经十几年,若真有漏网之鱼,只要还在修行者九境之内的,钦天监应该早就找出来了。况且春秋之后,除本朝大曜与西楚王朝以外,中洲其他诸国国运气数皆已散去,并无一丝尚存。从那些暗卫口中的陈述来看,此人极有可能是外界的不俗存在,甚至有可能是一个举世无有的越境强者。”

越境强者?武道九境,越过了九境的人物?

亲王倒吸一口凉气。

别说在整个中土神洲,放眼整座天下,能达到武道巅峰的武人修士,几百年内寥寥无几,不过数人,更何况是越过武道九境的无敌存在?

越过九境的强者,放在五百年前的大夏王朝,也只是出现过两名而已。

为何如此稀少?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万年前,远古天庭神族与妖魔族大战过后,天地元气因大战而受到极大影响,变得混浊杂乱,世间再难找到一处有供养人间修行者修行汲取纯粹灵气的地方。

大战虽结束,可人间也一样难逃动荡波及,妖魔溃败退散后,三位人间最强者将那些混浊四散的灵气与妖魔族一同驱逐于荒域,不得踏入人间半步。自此以后,人间与天外两界隔绝,世间再无妖魔。

若要将整个魔界天下封印于荒域,消耗极大的天地灵气自然也是必需的,所以就有了三位强者极力造就、至今尤存的天外天封印之地,昆仑山。

昆仑山不在人世间,而是在人间天外。

同时,昆仑山的出现也正式阻断了天上与人间的那条‘通天大道’,这也导致后来的人间修行者中,能够达到飞升境飞升成仙的修士逐渐稀少。

自那以后,人间飞升境修士的存在,从一开始的不过百人,以至于到了如今的寥寥几人。

而那两个存活世间千年的飞升境强者,在达到武道巅峰证道时就被天外天昆仑山禁制打压,阻拦了飞升之路,两人几番抗拒昆仑山禁制无果,便打算重返人间。

正欲有此打算,却在途中被一道来历不明的风流阻拦去路,一股风,就吹的两人三魂七魄、肉身皆散,真正的身死道消了。

至于那股风来自哪里,出自何人之手,世间无一知晓之人。

在那之后,整整五百年,天地间从未出现过有达到此境的绝世强者。时至今日,百年以内,九境的武道强者,天底下几乎不见几人。

宋嵌这个猜测,让萧世珩也觉得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因为这位宫中钦天监的大掌监,自身实力已经是达到修士顶楼的第八境,逍遥境。天下修士中的佼佼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