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汉第一太子> 第0151章 粮食,必须官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51章 粮食,必须官营!(2 / 2)

“每念及此,儿恨不能提三尺之剑,尽屠关中之粮商米贾!!!”

满是怒意的发出一声低吼,刘盈又是用拳头狠狠砸了一下身侧的软榻,一时间,竟气的连胸膛,都有些起伏不定起来。

见刘盈这般作态,一旁的吕雉轻笑之语,暗地里,也是默然点了点头。

“难得盈儿于粮贾、国本之事,得如此透彻之知解。”

面带笑意的发出一声赞可,便见吕雉温柔的拍了拍刘盈的手背,稍带试探道:“然纵如此,盈儿也不当以偏概全才是。”

“盈儿需知,低买高卖、牟其差利,乃商贾安身立命、发家致富之本。”

“凡贾者,若不明此道,皆无以得利。”

“及关中粮商,虽偶有不轨之举,却也有‘为民储量’之功;纵米价稍贵,亦不至言曰‘附食民血’之地······”

温声抚慰着刘盈隐隐有些暴躁起来的情绪,便见吕雉面色稍一滞,旋即若有所思的低下头。

只片刻之后,又见吕雉意味深长的一笑,稍凝望向刘盈目光深处。

“盈儿方才言:粮商恶贾?”

“莫非天下之奸商,只粮贾一类?”

听闻老娘突兀的发出这么一问,刘盈只稍一思虑,便余怒未消的嘟囔道:“余者,儿不知。”

“然粮贾,确当尽为意欲颠覆社稷,乱我汉家之逆贼!”

见刘盈才刚平复下去些许的情绪,被自己一个问题又重新点燃,吕雉却并没有着急宽慰,而是笑着一仰头。

“哦?”

看着老娘几乎明写在脸上的‘展开说说’几个字,刘盈也是不得不暂且压抑住心中恼怒,稍一措辞,便侧过头。

“吾汉家治天下者,其本有三。”

“一曰:孝;二曰:农;三曰:陵。”

“孝者,百善之先,为吾汉家用于引民向善。”

“而农者,自三皇五帝以降,便乃为国本、民本。”

“陵,便为邑;乃父皇取奉春君娄敬之议,广迁天下豪杰入关中,以为强本弱末之策。”

“孝、农、陵,乃吾汉家治国之三本;又三者相辅相成。”

面带笃定的道出此语,刘盈的目光中,也是迸发出了些许精光。

“而今,粮商恶贾之所为,尽损此三者!”

“——粮商恶贾屯粮居奇,哄抬粮价,首损者,便乃农本!”

“今关中,每逢季夏之后、秋收在即之时,粮价立跌;及春、夏二季,民青黄不接之时,粮价又立涨!”

“长此以往,若民皆因粮价之跌宕,而失农耕之欲,吾汉之国本,便当立为不稳!”

听闻此言,吕雉只面色淡然的一点头,就见刘盈稍一清嗓,便继续道:“次损者,乃陵本!”

“——陵邑之制,本乃关东远长安,又地方豪强富户尾大不掉,郡县二千石不能治,方借‘孝守帝陵’之名,强迁关中而弱之。”

“然今关中,凡货粮之贾,几无一不为汉七年,萧相国自关东迁入长陵之地方豪强!”

“长此以往,吾汉家强本弱末、强干弱枝,镇豪强而善黔首之陵邑制,岂不成了关东豪强迁居关中,以压剥关中民之进阶梯?”

“待往后,闻‘迁关中帝陵而守灵’,恐关东豪强,当不复今如丧考妣之色,反尽弹冠相庆,以鱼肉关中民!”

听到这里,吕雉的面容之上,顿时出现了些许异色。

粮价的起伏,会影响农业生产,这一点自是无可厚非。

——粮价跌宕不定,谷贵伤农、谷贱害农,自然会导致百姓的耕种意愿下降,动力减少。

这也是如今朝堂,乃至于整个天下的共识。

而当刘盈说出‘粮价起伏,不单单伤害农本,还会破坏民风、孝道,以及陵邑制度’的时候,吕雉还没有太当回事儿。

直到刘盈说出来这第二点,吕雉才猛然反应过来:对啊!

如今关中,那些个哄抬粮价的粮商,可都是早年,从关东迁入的地方豪强!

陵邑制度的本意,原是把这些地方官没法治理的刺儿头拉到关中,顺带压制一下,好巩固国本,以防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但如今的状况,可不正如刘盈所说:原本应该到关中被镇压的地方豪强,都如鱼得水的开始剥削起了关中的农民?

照这样发展下去,真要过了百八十年,刘盈的猜测,还真有可能成为现实!

——听说自家被强制迁入关中,地方豪强非但不恐惧、不失落,反而兴高采烈地表示:终于可以换个地方,而且还是天子脚下,去鱼肉关中百姓了······

“其三,孝本······”

正思虑间,刘盈却是自顾自的,道出了自己的第三点看法。

“孝道者,乃子孝父母亲长,妹弟恭兄姊;及孝行,亦不过供养以粮米、布帛。”

“然今,关中民自尚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何来余财,行孝道的亲长?”

“长此以往,岂不关中之民尽奔走于生计,而枉顾孝道?”

“如此,孝本便不复存在,吾汉家之民,亦当不复见淳厚之风······”

言罢,见老娘只若有所思的陷入思虑之中,刘盈却是没做停留,直接道出了自己的结论。

“故儿以为:为吾汉家之万世计,粮商,必绝于关中,乃至于天下!”

“粮米之货买,关乎吾汉家孝、农、陵三本,又乃兵马调动之时,不可或缺之重器!”

“如此重器,绝不可付于贱商恶贾之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