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行者玄奘> 第十四章 宋云的笔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宋云的笔记(2 / 2)

“你疑心他什么?”

“我疑心他……是个妖怪!”

玄奘哑然失笑道:“走路的人,最忌讳的就是疑心了。中原有句话,叫做‘疑心生暗鬼’,你明白吗?”

圆觉摇了摇头。

玄奘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如果一生疑心,本来是人,也会变成妖怪;你如果信而不疑,就算是妖怪,也会变成人。所以,你还是快把疑心去掉,咱们放松心情前去挂单吧。”

圆觉心里害怕,陌生的国度,陌生的人,总是让他感到紧张。但想既然师父敢去,那就一定没什么事,于是壮了壮胆子向前走去。

两人来到伽蓝门前,却见那位老僧早已在山门外等候了。

玄奘立即下马,上前合掌致敬:“游方僧玄奘,见过住持长老。请长老行个方便,许我师徒二人在此挂单,住宿一宿。”

那老僧忙合掌还礼,激动地问道:“你真是从汉地来的玄奘法师吗?”

“正是,有扰长者,心甚不安。但不知长老如何知道贫僧的名字?”

住持道:“老僧是迦湿弥罗国之人,前些日子,有故国来的僧人在此挂单,他们向老僧说起法师,还说国王深信佛法,得知法师从万里之外远行至此,连连称叹,说此为甚深稀有之事,又派僧徒沿路打探消息,预备迎接呢。是以老僧知道法师之名。”

“原来如此,”玄奘合掌道,“贫僧此行也是要去往迦湿弥罗的,多谢长老招待。”

一边说,一边跟随住持长老进入寺中。

晚课过后,玄奘同老僧讨论佛法,一直聊到深夜,这才睡下,因一路劳累,这一夜睡得极为香甜。

圆觉的心里却总是放不下,以至于一夜没有合眼,直到第二天早上,见没有什么事发生,这才放了心呼呼睡去。

玄奘情知这个弟子没睡好,因此早课的时候也没叫醒他,直到早课结束,才请寺中的一个沙弥去叫他起身。

师徒二人用过早斋,玄奘便要辞别上路。长老说道:“老僧有一样东西想给法师看,法师请随我来。”

说罢,他匆匆向前,将玄奘师徒领进一间禅室,从经架上翻出了一叠发黄的贝叶书卷。

玄奘满腹孤疑地接过书卷,一眼便看出这是个手抄本,里面的梵文写法相当正规,还有个别古例,看来是个古老的抄本。令他倍感惊讶的是,书中还夹杂着一些汉字!

书名叫做《魏国以西十一国事》,着书者竟是宋云!玄奘不禁低呼起来。

“请问长老,这书卷是从哪里来的?”

“是着书者放在本寺的,”住持答道,“大概有一百多年了吧。老僧只知,着书者是从东土汉地来的。”

“正是,”玄奘点头道,“他是贫僧的同乡。”

玄奘所说的“同乡”,并非单指他们同为中原汉人,实是因为宋云也是东都洛阳人,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乡。

早在取经之前,玄奘就听说过宋云的名字——他是北魏明帝时期掌管佛教的官员,当时被称为“僧统”,也是西行求法的前辈。

据《北史·西域传》记载,北魏神龟元年(即公元518年),宋云与崇立寺沙门慧生、法力等人奉北魏胡太后之命出使西域,访求佛经。

由于是国家派遣,一行人携带了大量礼品,主要有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王公卿士幡两千口。从洛阳出发,入吐谷浑,经鄯善﹑左末﹑媲摩、于阗等地入钵和国,至厌哒国境。于神龟二年抵达乌仗那国。

此后,他们用了两年时间在北天竺一带广礼佛迹,访问了犍陀逻等地,于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携大乘经论一百七十部,循原路返回洛阳。

这段旅程最为传奇的是,宋云回国途经葱岭的时候,竟意外地遇见了达摩祖师,只见这位老僧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只鞋子,赤着双脚,由东往西翩翩而来。

宋云急忙停步问道:“大师,你往哪里去?”

达摩回答说:“我在东土尘缘已了,现在要回西天去。”

接着又道:“你回京之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会有灾祸。”

宋云笑问:“什么灾祸?会危及下官的性命吗?”

祖师微微一笑:“那倒不至于,不过你可能会遭点牢狱之灾。”

说罢,告别宋云,飘然而去。

宋云只当达摩说的是戏言,丝毫没有介意。回到京城,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就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祖师之事。

谁知话音未落,孝静帝就发了火,怒斥宋云:“人所共知,达摩两年前就已经在禹门圆寂,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浑说在葱岭遇见了大师?你这分明是胡说八道,欺瞒君上,真是岂有此理!”

说罢不由分说,命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绑投入监牢。

没过多久,西域的使臣到东魏回访,和孝静帝谈到了当年出使西域的宋云,并对其大加赞赏。

孝静帝心有所动,决定重新审理宋云欺君一案,于是将宋云传上大殿,命他把在葱岭遇见达摩的事情,如实说来。

宋云叩首流泪道:“陛下容禀,臣确实在葱岭见到了达摩祖师,当时祖师光着脚,一手拄锡杖,一手提只履,独自一人翩翩西行,称要回西天去,并嘱咐臣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臣以为是戏言,兼之不敢欺瞒圣上,便如实奏陈。臣所言句句是实,不敢欺君,万望圣察!”

孝静帝听后半信半疑,群臣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说:“达摩圆寂,人所共知,哪有死人还阳之事?宋云分明是在欺君犯上,理应依法处置。”有的说:“宋云已被监禁,岂敢再有欺瞒?此事既然真假是非难以分辩,不如开棺验证。”

孝静帝采纳了后一条建议,遂命人开棺视之。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达摩的坟墓被打开了,只见棺材中人影皆无,只余一只僧鞋。

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遂得到平反昭雪。

玄奘去过少林寺,在碑廊内还见到过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圆碑》,上边刻有四句话:

“达摩入灭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庙全。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这便是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故事。

据说,宋云等人撰有记述此行的文字,可惜已全部遗散。幸好有宋云同时代的杨炫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综合收录了宋云等人的记述,因为是以宋云为主线,后人便将这部分文字称为《宋云行纪》。

玄奘万万没有想到,北印度乌仗那国的一位佛教徒竟然藏有一部中国官员百年前的笔记!

宋云时期的印度还属于笈多王朝,这个北魏时期的使臣堪称是那个时代最值得钦佩的探险家了。

“长老,这部书卷可以借弟子看一晚吗?”玄奘恳求道,“弟子想将它抄录下来。”

“当然,”那长老道,“这是法师故乡之人的笔记,法师尽管拿去抄录,走前还给我就行了。”

“多谢长老,”玄奘感激地说道,“那我师徒二人就在这里多打扰几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