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行者玄奘> 第二十四章 感恩这生命之水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感恩这生命之水3(2 / 2)

此时周围的空气正在逐渐变热,他那已被阳光蒸干了的衣服这会儿又被汗水弄湿了,黏黏地贴在身上。

对于这样的提议,赤离当然没有意见。于是,玄奘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想要坐起来。

可是突然,一阵刀割般的剧痛向他袭来,霎时间遍布全身!突如其来的痛楚令他措手不及,“啊”地一声又倒在了地上。

赤离歪着头关切地望着主人。

玄奘苦笑了一下,这个五蕴和合的身体,终究还是无法空掉啊!在大漠的那几天,他曾经以为空掉了。其实,那只不过是干裂的皮肤,被沙石磨得麻木了,早已感觉不到疼痛而已。直到这时,痛的感觉才又回到身上。

懂事的赤离走到他的身边,挨着他。

他痛得浑身发抖,头上冷汗淌成了小河,像刚从热汤里捞出来的一样。许久,才伸出手,勉强拉住缰绳,将头靠在老马的肚子上。

这个身体是虚妄的,但痛苦却又是那么的实实在在,这痛苦由累劫的业力牵引而来,因我的执着而存在,我如何才能将它空掉?

凡夫担不起痛苦,觉得难以忍受。而修证成就的大菩萨,就有力量承担,果报到他身上,因心空故,可以不受其苦。

但玄奘知道,自己现在还做不到“心空不受”——此时的他,浑身上下都被这股难以忍受的奇痛包围,除了大口喘气之外,什么都不能做。

聪明的老马开始往水潭的方向走,玄奘拉住缰绳,勉强挪动着脚步,终于来到了水潭边。

水很干净,被潭底的沙砾滤得清亮透彻。

同时,这水也冰冷刺骨,玄奘刚把手伸下去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昨天夜里怎就没觉得有这么冷呢?

正想得出神,赤离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扬起蹄子往下猛地一踩,一大片水花顿时浇了他一头一脸!

冰冷的潭水减轻了他的痛楚,他的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

“你这老马,倒会搞恶作剧!”玄奘立即将手一扬,也回敬它一头的水。

老马纵声欢嘶,在水中欢蹦乱跳,纵横驰骋,仿佛又恢复了青春活力。

水花四溅,水雾迷蒙,在阳光下映出五彩的虹光,玄奘也开怀大笑了起来,一切的痛、一切的苦都被他暂时抛在了脑后。

自打离开长安,踏上这段生死未卜的征程,他便一直面临着危险和困境。现在,他终于将一切都放下了。虽然这个五蕴之身伤痕累累,虽然前方道路仍然渺渺茫茫,他却已不再忧心,而是和心爱的老马一起,尽情地戏水,尽情地享受这大沙漠难得的恩赐……

洗完澡,玄奘无力地躺倒在潭边草地上,像个婴儿一样,闭上眼睛,张开双臂,一任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令他有一种飘浮的感觉。

赤离抖动着身上的水珠,在主人身边安详地吃着青草。

玄奘突然感觉到一阵羞愧,老马的适应能力比我强多了,它都知道抓紧时间补充食物,而我却躺在这里,虚耗生命的能量。

他挣扎着起身,朝水边的灌木丛走去。

这片小小的绿洲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王国!不仅有水有草有胡杨,灌木丛中还有几棵低矮的沙枣树。树上的沙枣已经干了,看上去仍然很可口的样子,对于食物已经枯竭的玄奘来说,这真是上天的恩赐!

酸酸涩涩的沙枣让他恢复了些体力,他又重新回到胡杨树下打坐。

前面的路程还有多远,他并不知道,也不在意。现在要做的,就是和老马一起,在这片菩萨赐予的绿洲中好好休整一下,为下面的路程积蓄体力。

又是一个清冷的黎明,玄奘来到水潭边掬水洗脸,看着清澈透明的潭水中映照出的自己的身影——

离开瓜州不过两三个月的时光,他已然没了人形,原本宽阔的前额被三四寸长的凌乱头发遮掩,只看见深凹下去的眼眶和两颊。破败的衣衫因为整个人的急剧消瘦而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风一吹,便会随之飘动。

不过,与这副枯瘦的架子相比,他的精神头倒是还在,气色也比初到之时好了不知多少倍。

他感慨地直起身来,目光望向西方辽远的天际。

这两天他的心情格外好,只觉得全身上下都充满了简单温馨的快乐。可是现在,他的眼中又流露出犹豫的神色。

是不是该出发了呢?已经休息了整整两天,这里毕竟不是目的地,前方的路还长着呢。

可是,离开了这片绿洲,就又将回到茫茫大漠,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出去?现在的自己依然疲惫,时时感到痛苦难当,这样的身体真的适合远行吗?是不是需要再多休息几天?

玄奘现在只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两个灵魂,一个拼命地推着他,要他不要再耽搁了,快点赶路要紧;另一个则拼命地拉着他,叫他暂时停下来,在这片美丽的绿洲中养好身体。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多休息几天,待完全恢复了再走,不也一样吗?”那个声音说。

他头痛极了,颓然坐了下来。

正在草地上安然吃着青草的老马赤离此时也停了下来,默默地看着主人,仿佛在等他拿主意。

潭水清清,波平如镜。

望着面前清冷寂静的水潭,望着潭边光洁柔软的细沙,纷乱的心情也渐渐变得柔软清净起来。

走出这片大漠就该到伊吾了吧?到了伊吾就离天竺更近了。

他在草地上盘起双腿结跏趺坐,数日来疲惫的旅程,粗犷的风沙曾经迷茫了他的双眼,一如累积在他面前跌宕起伏的万千往事……

在佛家的禅定中,他的心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带着几分嘲弄,他对自己说:“玄奘啊玄奘,枉你修行多年,竟是一点儿都勘不破啊,你不停地找理由留下来,是因为大漠让你害怕了吗?难道,你忘记了当初发下的誓言?菩萨慈悲,为你点化了这片绿洲和这潭清泉,难道就是为了让你留在这里,守着这片美丽的风景,消磨掉自己最后的意志吗?”

他突然睁开眼睛,目光与远方淡黄色的地平线重合,墨黑的双眸中重新汇聚起了坚定……

玄奘割了些青草,又摘了点沙枣,将它们分别装入行囊中。然后拿出水袋和滤网从容地走到水潭边,将清水灌满,再将袋口牢牢扎紧……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牵着老马走到绿洲西部边缘的一个沙丘上,双手合什,面对这个救了自己性命的水潭,虔诚下拜——

感恩这生命之水。

玄奘一生没有给凡人下过跪,包括李世民在内,他都没有跪过。但是,他却对着这片绿洲虔诚跪拜。

在他心中从来没有过征服的想法,有的只是对自然的感恩:

感恩你容忍我打破了你的宁静;

感恩你张开臂膀接纳并拥抱了我;

感恩你为我提供阳光、空气、食物和饮水……

拜过之后,他长身而起,恋恋不舍地最后望了一眼这个美丽诱人的绿洲——

太阳刚刚落山,点点金色的光芒在水波中荡漾,便如那一行行熟悉的经文洒满天地。潭边水草摇曳,这清润的甘甜以后还能够再次遇上吗?

整理了一下破烂不堪的僧袍,玄奘终于咬牙转过身去,重新踏回到那片风沙弥漫的苍茫大漠上。

他的目标在前方,佛陀的话语就是沙漠中的绿洲,而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份清凉与甘甜完好无损地带给东土焦渴的人民。

他没有牵马,因为他知道赤离会跟过来的。多好的老马啊,它虽不是同类,却比某些同类还要高贵,它的忠诚始终不逾,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改变!

玄奘从心底感激瓜州那位跟他换马的老人,默默地祈请佛祖保佑那位善良的老人健康长寿。

果然,老马在抓紧时间又啃了几口青草之后,在无限留恋地回望了这青青的草地一眼之后,便一路小跑着朝那个披着厚厚晨曦的身影追了过去……

依然是莫贺延碛,他又回到了那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万古不变的洪荒世界。

阳光像散碎的金子一样,撒在大漠上,也撒在大漠行者的身上。

玄奘再一次将自己投身于这艰险的征途上,眼前的世界沙尘遍野,寸草不生……

置身于茫茫天地间,沐浴着烈马般不羁恣肆的狂暴风沙,年轻的僧人仿佛就是一粒沙尘,一颗草芥,如此的渺小,如此的命悬一线。

那片神奇的绿洲仿佛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他甚至怀疑,那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他怀疑,如果此时回头再去寻找那片绿洲,他将什么也找不到,除了漫漫黄沙,什么都不存在……

太阳还在天空中燃烧,沙尘如鬼魅般站立了起来,想要遮住他的视线,阻挡他的脚步。

满身的汗,满身的沙,涂抹在疲惫的身体上,浩荡的孤寂与沧桑涤荡着他的内心。

沙漠中是死一般地寂静,静得能够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如此清晰地提醒他生命的存在——只要心还在跳跃,心中的追寻便不会止息。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篇短短的《心经》,是他用全部的心灵乃至生命解读的。

心之神力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之法力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之愿力是大愿地藏王菩萨。

大漠啊大漠,就让我在你的怀抱里,用我这虚幻不实的五蕴之身,用我这无垢无净的自性心灵,来感悟这不可思议的般若智慧,一步一步,走出生命的绝望之地……

下一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