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行者玄奘> 第十八章 私渡就要像个私渡的样子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私渡就要像个私渡的样子3(2 / 2)

“我们两个前天才从张腋回来,”粗壮的道整接口道,“可了不得!整个清应寺的人都在谈论法师。师父还说,要是我们早几天回来,就可以在寺中听到法师讲经了。不像现在,只能到别的寺里去听。慧琳一开始还嫌累不想去呢!”

“谁说我不想听的?”惠琳抗议道,“我这两天一直都在追着听,法师讲得实在是太好了!”

“阿弥陀佛。”玄奘低宣了一声佛号,依然猜不透他们来见他是何用意。

“是师父要我们来拜见法师的。”东拉西扯了半天,惠琳终于说到了正题。

道整也说:“师父知法师受阻,特让我二人前来助法师西行。”

慧琳又说:“师父有寺务缠身,说要等到天黑后再来,怕法师等得着急,要我们两个先来。”

道整接着说:“法师若要西行,本来就不能在大白天摇摇摆摆地出城。”

……

这两个僧人也不知哪来那么多话,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连个磕巴都不打。

玄奘好容易插了个空,疑惑地问道:“敢问尊师上下?”

“就是慧威大和尚!”

月华如水,静静地洒在清应寺的大殿上,也洒在殿中四个僧人的身上。

慧威法师身披一领褐红色袈裟,端坐于蒲团之上,两个弟子分坐两旁。

玄奘在佛前点上一支清香,拜了几拜后,便来到慧威法师的面前,合掌礼敬。

慧威法师用温和的目光看着玄奘,缓缓说道:“惠琳和道整曾多次去过瓜州,对这一带的山川道路十分熟悉,就让他们两个为法师带路吧。”

“多谢大师。”玄奘感激地说道。

“法师不用谢我,”慧威法师淡淡地说道,“是老衲该谢你才是。”

这位河西地区人人敬重的高僧,此时竟显得苍老了许多,声音中带着几分难言的萧索:“凉州城内胡僧众多,各种论点交汇,常令人莫知适从。老衲年轻时,也曾不止一次地起过西行求法的念头。只可惜,各种机缘不合,而老衲又总想把一切都准备具足再走。唉,想这世间又哪有那么方便的事情?是以始终未能成行。”

说到这里,他自嘲地笑了笑:“说到底,老衲不过是一介凡夫罢了,福报有限,慧根不具。到如今年纪痴长,几十年的疑惑仍未解除,越来越觉得空留遗憾……”

玄奘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大师居然也曾有过和自己同样的想法,他忍不住问道:“大师认为玄奘西行求法是应该的吗?对弘扬中原佛法有益吗?”

其实这个问题问与不问都一样。因为不管别人怎么回答,他自己对此都是毫无疑问的。

但他还是忍不住想问,这些日子以来,知道这件事情的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劝他放弃,说他在做一件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定会死在路上。

他并不怕死,然而,极度的孤独感使他迫切地希望从同修那里获得哪怕一点点支持和信心。

慧威法师看着他,目光中闪烁着慈爱的光泽:“老衲以为,法师所做之事不仅有益于中土众生,且以法师的决心和智慧,也定是能够做到的!”

听了这话,玄奘心中激动万分,只觉得这一句话比之让惠琳道整送自己出城更为可贵,更令他感激莫名。

他不由得跪了下来,向这位河西地区的佛界领袖深深顶礼:“大师一言之恩,玄奘定当铭记于心!”

慧威法师赶紧将他扶了起来,心中竟不自禁地感到一阵难过。

他身处凉州这个中原与西方文化交汇之处,对西域佛学的了解自然比普通中原高僧深,早年听到各种论点,也确曾有过西行之念,只是由于种种阻滞而未能成行,以至于心底常留遗憾。

可后来也说不清为什么,看到一位天资聪慧的少年法师有志于此,他的第一反应竟不是随喜赞叹,而是规劝阻止!

虽说他常在心中为自己辩解说,玄奘没有过所,这么做也是为他的安全考虑。可是,身为佛家弟子,他还是无法完全说服自己。

这几日,每每思之于此,便深感惭愧。

后来,他看到玄奘遇到了阻滞,但仍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本愿;他看到这个少年法师清澈的目光中流露出坚不可摧的决心和意志。那种人生的信仰和求道的坚执,令他在佩服的同时也不禁有些伤感。

如果,当年的我有这少年一半的勇气,或许早已完成心中宏愿了吧?

问题是,这世间从来就没有“如果”,失去的机会也永远不可能再回来。

他注定带着遗憾,带着迷惑,离开这个娑婆世界了。

“真的不可能回来吗?”冥冥之中,他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

不!与其说是“听到”,不如说是感觉到,因为这声音仿佛就是从他心底发出,直接印在了大脑里。

“你已经看到了,”那声音平静地说道,“现在,这个年轻沙门正打算做你当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如果你支持他,尽你的力量帮助他,不一样可以实现你年轻时的宏愿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