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行者玄奘> 第十七章 泅渡过黄河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泅渡过黄河1(2 / 2)

玄奘道:“佛言众生平等,这位檀越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并不重要。”

“怎么不重要?万一他是突厥奸细,怎么办?”下面有人喊道。

“我们现在并没有证据这么说,”玄奘道,“他今日与诸位一起坐在这里听经,难道不是与佛有缘吗?”

“我觉得他更像是来捣乱的!”一个商人恨恨地说道。

玄奘淡然一笑:“贫僧愿与这位檀越一起讨论。”

石盘陀顿时一脸的得意。

玄奘道:“其实这位檀越并没有说错,布施自然会对僧伽有利,但这种利益最终还是会回到众生的身上。”

会场重新安静下来,众人静静地听着。

“布施有很多种,”玄奘道,“智辛大师引寺中僧众施粥救济灾民,诸位居士以食物器具供养僧伽,以衣食等物施于贫苦之人,以药草施于病人,这些都可称为财施;若是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则称为法施;若是在人或其它生灵遭遇危难时,施以救助,使其远离种种恐怖,便称为无畏施。诸位若是救人、护生乃至素食等,都属于无畏施。”

“布施有功德吗?”石盘陀大声问,“我是说,世俗的功德,不是成佛涅盘啥的。”

这话一出口,顿时引来很多鄙夷的目光,若非法师说过愿与他讨论,早有人又要发作了。

“有,”玄奘平静地说道,“行财施者,得财富;行法施者,得明慧;行无畏施者,得健康长寿。”

底下的人顿时窃窃私议起来。

“可是,”石盘陀今天似乎打定主意抬杠到底了,“如果我没钱去行财施;也不识字,行不了法施;又没有能耐救人护生行无畏施,让我吃素也受不了,那怎么办?”

“这还用问吗?”旁边的商人冷冷地说道,“你这辈子注定享受不到布施的妙处了。”

“下辈子也难。”旁边不知是谁接了一句。

玄奘却依然平静:“布施不一定非要用金钱或财物去帮助别人,它还可以有别的形式。”

“还有别的形式?那是什么?”石盘陀梗着脖子问。

玄奘看着他,笑了:“檀越想听贫僧讲个故事吗?”

“故事?好啊!”

玄奘讲的是《杂宝藏经》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穷人,因为事事不如意,跑到佛陀面前去哭诉,他说:我无论做什么事情也不快乐,这是为什么?

佛陀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和给予。

可是这个人说:我是个穷人,拿什么来布施?

佛陀告诉他:并非如此。一个人即使身无分文,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颜施。待人和颜悦色,施以微笑和友善;

第二,言施。说话诚实,不口是心非,不挑拨离间,不背后说人过失。多说温柔的话,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

第三,眼施。用善意的目光,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他人;

第四,心施。诚恳待人,心存恭敬,心存谦让,心存喜乐,心存慈悲,心存感恩,心存宽恕;

第五,身施。以清洁端正的仪容示人,以清净庄严的威仪待人,以行动去帮助他人;

第六,座施,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谦让给更需要的人,乃至能舍自己的利益、地位、名誉,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第七,房施,为远方的客人提供住宿,将自己空下来暂时不用的房子提供给需要的人歇息,或供作讲堂和道场,请明师来讲道说法。

佛陀最后还说,无论是谁,如果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便会如影随形。

“这样就行?”听完故事的石盘陀有些发呆。

“贫僧从不妄语,”玄奘道,“布施不在多少,而在于你是否发心。如果是发自内心的行为,哪怕是你的一个微笑也会是莫大的功德。这种无形的布施,是因为布施者心怀慈悲,自然而然产生的善行,其间没有经过任何犹豫,没有希图回报之心,决不居高临下,不伤害受者作为人的尊严。换言之,只要他还是他,那么一样的场合,他一定还会做出同样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感到安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