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行者玄奘> 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2(2 / 2)

看着这不可思议的景色,玄奘竟有些呆了。

“那便是佛光吗?”他问。

净善也很惊奇:“阿弥陀佛,法师当真有缘,那便是佛光。”

他没有想到玄奘第一次登顶就能看到佛光,当真是造化不浅。

“佛光!我终于看到佛光了!”旁边的明海已经雀跃起来,“我要成佛了!”

他激动万分,朝着那佛光径直扑去!

净善长老就在徒弟身边,大吃一惊,六十多岁的人也不知哪来的那种敏捷,一把将其拉住,喝道:“不可,此为魔障!”

“师父,那佛光中明明就是如来佛祖!”明海一面喊,一面挣扎着,“他在叫我呢,师父,您别拉我,让弟子去吧!”

“明海!你不听师父的话吗?”净善长老紧紧拉着徒弟的手,厉声喝问。

“明海当然听师父的话,可明海是佛门弟子,也应听从佛陀召唤啊!”小沙弥明海便如着魔了一般,拼命挣扎。

净善长老心中大急,虽知自己年迈,未必拉得住弟子,却也只能紧紧抓住不放。明海却一心想要挣脱师父,随那佛光而去,一老一小就在这方寸之间的舍身崖上拉拉扯扯,一时间险象环生。

就在这时,忽听一个清亮的声音朗朗诵道: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声音清晰洪亮,直入心中。正在崖上拉扯的师徒二人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明海茫然地回过头来,却见玄奘结跏趺坐在一块山石上,双手合什,旁若无人地诵着《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

这是《金刚经》中的名句,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句式——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

这些话很玄妙,很难用语言来解释,大概的意思是说:所有你能够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特别是佛,佛是一种境界,所有人能想象出来的概念都不足以形容佛,更不用说你用肉眼看到的了。

所谓佛光也仅仅是一种相,而且是虚相。它的存在可以让你对佛陀产生出一种神圣感,但也仅限于此。就如同佛像一样,本身并不真实,只是因为世人执着于虚相,所以才用这种虚相来增加信徒的信心而已。

依照佛经的说法,佛无处不在,并不仅仅存在于佛像之中,当然也不仅仅存在于佛光之中。

对于《金刚经》,玄奘并不确实明海究竟能听懂多少。但是,不管他听懂听不懂,《金刚经》他肯定是读诵过的。或许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只要念了,必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说不定在某个特殊的情境下,就恍然大悟了。

此时就是一个特殊的情境,明海看看正在诵经的玄奘,又看看远方那梦幻般的佛光,喃喃自语:“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一时间便如醍醐灌顶一般,大梦初醒,深自痛悔!

“多谢法师开示!”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明海中了魔障,险些像那些道士一般,做出傻事!”

玄奘停止了诵经,站起身来将他扶了起来,徐徐说道:“你不用谢我,你师父不顾性命地救你,才是应当谢的啊。”

明海转过身去,向净善长老顶礼,心中悔恨交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净善长老轻轻擦了一把额上的冷汗,长舒一口气道:“明海,你今日能得见佛光,又能在听到奘师开示后及时破除迷障,可见佛缘深厚,福报不浅。你须记住,修佛之人,要精进努力,持之以恒,功夫到了,自然一通百通。最忌的便是急功近利,害人害己。”

明海小声应道:“是,师父。”

看看身旁的万丈深渊,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心中对师父和玄奘法师的感激难以名状。

晌午过后,金顶的寒气越来越重,三人便又相携下山。

“那边便是九老洞。”净善长老突然指着一个方向道。

听到“九老洞”这三个字,玄奘心里一动,想起在成都时就听到过的许多关于这里的传说,据说有人曾在洞前遇到过几百岁的奇僧,传授经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