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行者玄奘> 第三章 三千大千世界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三千大千世界3(2 / 2)

他思索着那个声音,感觉有一位慈祥的智者,一直走入他的内心,在对他循循善诱——

孩子,因为你离开了本性,所以佛性与佛性之间的光,你无法接收。你离自己越来越远,佛力也难为。但你也不必担忧,如果你深信因果,时时拂拭心中的尘埃的话,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个道理你是懂的。

玄奘心中困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是的孩子,当你的六识随境而走时,你要记得“回家”。这个“家”,便是你的本庙本宗,它是不动的本智,是绝对的当下。无论你的六识不小心跑到哪里去了,都没有关系,记得回来就行了。也许你会走走停停,那也不要害怕,记得回来……

智者的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少年玄奘,望着深陷壁中的身影,伫立良久,默然无语。

他的目光又转向影前那只破旧的草蒲团,那里,是祖师一坐九年的地方。

他的头发和胡须遮盖住了面庞,他的影子印进了石壁,鸟儿衔来枝叶,在他头上做巢育雏,他却浑然不觉。

这一切都在那个冬天被改变。

那一天,一个叫做神光的僧人,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来到达摩洞前,请求拜师。

达摩依然端坐洞中,并不理会。于是,年轻的求道者就在洞外彻夜站立。

那段日子,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将整个嵩山变成了一座银色的山,神光伫立雪中,一动不动……

一夜过后,雪已没膝。达摩看着这个几乎被冻僵的雪人,终于开口问道:“你久立雪中,所为何事?”

神光双手合十,虔诚地答道:“弟子为求法而来,恳请师父慈悲,开甘露门,广度众生!”

达摩微微一哂,道:“古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更有佛陀布发掩泥、投崖饲虎。所谓难行能行,非忍而忍。”

说到这里,祖师带着几分嘲弄的目光看着这个年轻的求道者,问:“你又是谁?诸佛无上的妙法,岂是你这等小德小智,轻心慢心,三言两语就能得到的?”

听了这番话,神光什么也不说,只是取出随身护刀,轻轻一挥,便将自己的左臂斩下!

鲜红的血,溅洒在白色的雪地上,映着求道者坚忍的目光。

神光的举动显然出乎达摩的意料,他略显讶异地看了看这个年轻人,来中原已经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执着求道的僧人。他明白,他遇到了真正的法器。

“诸佛最初求道,为法而忘形。你今断臂求法,也可算做真心。我便为你易名为慧可。”祖师说。

虽然从“慧可”就个名字中,隐隐透出了几分无奈,但神光知道,达摩收他做弟子了。

年轻人的脸上流下了喜悦的泪水,他问师尊:“诸佛的法印,我也可以听闻得到吗?”

“诸佛法印,不是别人能够给你的。”达摩答道。

慧可闻言一怔,当即请求:“我心未安,乞师为我安心。”

“好,你将心拿来,我替你安!”祖师很干脆地说道。

慧可再次怔住,思忖良久,方才诅丧地说道:“觅心了不可得。”

慧可当时不知,这一句“觅心了不可得”,正是他用心、用力、用尽累生累劫的修行,才明了的一句真言!

达摩祖师立即回应他道:“我已经为你把心安好了。”

慧可当下大悟。至此,他才终于找到了自己!

也就在这一刻,明心见性的禅宗的种子,便落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并迅速生根发芽。

玄奘走过去,像达摩一样跏趺而坐,双目微闭,静静地感受着祖师修行的不可思议……

一转眼,玄奘已在少林寺住了一个多月,他还是掂记着古德译经的甘露台,终于在一日早课后,向景法师提出要去瞻礼。法师知他素有慧根,只嘱咐了几句就让他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