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24去或是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4去或是留?(2 / 2)

至于用各种软硬手段,强迫企业放弃的想法,义东的万书记和宋市长刚起个念头,就自我掐灭了。真要那么做,暂且不论省里必然会有的干涉,以及这家公司似乎和军方关系特别紧密的情况,就以这家公司的受关注度来看,稍有不慎就是一场舆论风波。别的地方招商都恨不得千金市骨,你这里还敢杀鸡儆猴?是不是嫌自己离退休太远了?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项目代表着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入驻企业的配套政策也非常给力,我们企业对此当然非常欢迎。”

陈文浩这句话刚说完,义东的几名官员心里都是“咯噔”一下,脸都耷拉了下来,看来是没戏了。也难怪,这么优惠的政策,远远不是一个地方政府能给予的,做企业的说到底要追求利润,有好处自然要跟着走。

“不过有个情况还要向领导汇报一下:我们现有的智能车间,都是按照通用和共享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的。简单来说,根据需要,不同的智能车间可以随时转换或者联合生产的。举个实例,目前我们的无人机生产车间产能相对充裕,那么当其提前完成了当月的无人机产量后,也不用担心会闲置,只需要在智控中心发布指令,切换一下加工工艺程序,不需要更换任何设备,几分钟之后,就可以用于飞船部分配件的生产了,反过来也是一样。”

“目前我们的测算是,可以提升15的生产速度,并降低7左右的生产消耗和设备损耗。今后,而随着智能生产车间的不断扩容,这种生产模式的优势也将随之扩大。”

随着陈文浩的进一步解说,义东官员原本低垂的视线开始灼热地向陈文浩这边投射,而原本一脸微笑的黄省长,神情却凝重了几分。

“所以,如果制造业创新中心设在其他地区,考虑到采购建设周期,以及团队的管理精力,短期内恐怕很难扩大智能车间的规模,则会丢失这部分优势,所以公司要先进行成本评估,才能做出决定。”

这些话并非完全属于托词,陈文浩对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个项目还是比较看好的,但是他对脚下这块义东园区的建设早有规划,接下来还要继续爆黑科技呢,都要依靠智能车间的生产力,这就需要规模化。

还有一层不能说的原因就是,经过外星科技的优化改造,现有的智能车间在技术应用、生产效率上都要远超目前世界的主流水准,像智控这块的大多数工作,基本都是小卡在监管,不用他操什么心。

目前的三个超大型智能车间,仅配备了二十人左右的维护团队,负责设备的基础保养工作,放在其他工厂,这样的服务人员规模至少也要上百人。这种先进性,依靠参观路线的走马观花是很难切实感受到的,但是如果是懂行的有心人,还是能从原料消耗、成品时间等环节发现端倪。

现阶段,还不适合曝光外星文明的存在,所以,智能车间有一套严密的保密制度,而且随着智能车间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独有的共享化作业,外来者再想发现什么的难度会越来越高。

但是如果现在将飞船生产车间拿出来,迁移到其他地区,暴露异常的可能性就会大了不少。

更别说还必须另外组建管理团队和维护团队的麻烦。即使人力资源团队已经在连轴转地四处招纳英才了,但是缺人,尤其缺合适的管理者,依然是公司眼前的一大问题。

很少有公司像他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规模和领域扩展到这么大的程度。外星科技的加成,就是如此给力。不过黑科技可以爆,合适的人才却没法爆兵。

黄省长的神情在最初的几分凝重后,已经平静如水。以他的身份,话说到这份上了,自然不会再紧追不舍,刨根问底。

现场的气氛有些怪异,黄省长没有拿到预想中的肯定答复,而是吃了一招委婉的拖招,嘴上不说,心里未免有点不大愉悦。义东的几个官员却是惊喜地眼神交流,看来还有一定机会。

陈文浩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心中却是一动:如果要将飞船生产单独迁移走,就算政策再优惠,他恐怕都要忍痛拒绝。但是或许不用这样,就能找到一个两全的办法呢。

看来,有必要找义东的父母官好好聊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