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之再续雄汉> 第141章 怜民战乱苦,善政民心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怜民战乱苦,善政民心附(2 / 2)

王嵩多次与荀彧等人讨论是否用过剩的钢铁和武器产能与诸侯换取粮食或人口,都被荀彧等人全体固执地拒绝。

在荀彧等人看来,这些战略资源是永远不足的,王嵩只好无奈地看着荀彧等人不停地增加仓库。

司州四郡,经过几年免税和其它善政的休养生息,人口已经恢复到120多万。连续三个多月的战争,给河内郡和荥阳等地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好在王嵩有足够的储备用于弥补百姓的损失。

在战争结束后,王嵩再次宣布被战争波及的地区免税二年,并且免费提供战区百姓一年的粮食,使得这些区域得以尽快地恢复和发展。

富饶的河洛平原,只要实行王嵩的流民收容政策,立即就会有络绎不绝的流民前来定居。

关中的雍州地区,在王嵩击败李傕郭氾之后,实行了几年的免税政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口总数已由原来的100多万人上升到200多万人,足足增加了一倍。

养活上千万人口都不成问题的八百里秦川,再次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在这次的战争中,受影响比较大的安定郡和扶风郡,百姓在战前向长安逃难,得到沮授的妥善救助,在战后得到大笔补助和再免税二年的福利,屁颠屁颠地都回去安居乐业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几个战场一共俘虏了十三万战俘,全部被安置在了关中地区,袁绍根据停战协议,又送来了战俘的家眷老幼妇孺近二十万人(六万袁军战俘,按平均每人三名老幼妇孺计算)。

按规定,战俘家眷与收容的流民同等待遇可以马上免费发放一年的粮食及每人100亩土地,每三户一头耕牛,每人一套制式农具,免税二年,子女免费入学读书等优惠待遇。

本来按将军府的计划,战俘家眷等同流民待遇,但是这些战俘是要免费劳动几年,才可分配土地成为自由民的。

王嵩看着一群妇孺老幼,心怀不忍,借升职大将军之际,赦免了他们的三年苦役,让他们与家人团圆,享受与家人一样的流民待遇。

这些战俘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种好事,因祸得福。

袁军俘虏大多数是穷苦百姓,暂且不谈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光是子女免费入学并享受奖学金一项,就让这些大多数是祖辈几代人一字不识的穷光蛋们对王嵩感恩涕零!他们做梦都没想过子女能有机会免费进入学堂学习,还能挣一份助学金和奖学金。

此时此刻,恐怕就是直接让他们去为王嵩战死,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前赴后继!

这就是民心,只有身处这个环境中的人,才会真正明白王嵩的名言“官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