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我是老祖> 第五百三零章 剑道传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零章 剑道传承(2 / 2)

而怎样才能使动作势式的形体做到工正、匀称,达到完整呢?

就是“其形方中矩,圆中规,自中衡平均施,敛束相抱,左右顾盼,八面供心。”

每个动作势式都需顾到前后左右、上下高低。

要是动作势式的形体做不到“整”的话,不仅显得难看,而且劲力也不容易发挥出来,练习剑术,形体必须工正、匀称,做到一个“整”字。

此外还必须筋骨遒劲,所谓筋骨遒劲就是使组成动作势式的“五骨”,每根线条都要具有遒劲,只有皮没有筋骨,形体动作就成了空洞坍的架势。

即使是绵体的剑术,也不是不讲究筋骨遒劲的,只是较工剑体的剑术显得含蓄蕴藏,所谓“绵里裹针”柔中含刚,不把遒劲暴露于外。

因之任何剑术“体称劲遒”才能算是形质完备,而要使“五骨”具有遒劲,须从拳术中的“骨法”着手。

西就是要心力坚强,这是要求内心里面也要鼓足一股劲。

剑术的形体动作一般都有它的意向,要把动作意向表现得完美,内心必须参与一起活动。

而这个特点决定了剑术的形体动作,一定要“心动形随”,它随着内心意识的活动而运动。

心力不坚,形体的动作势式就会松懈,筋骨也不可能刚健劲遒,所谓“心力不坚,则无劲健。

而动作的意向则更难以表现出来了,动作没有意向,运动就失掉了生气。

因此,练习剑术心力要坚,要使内心里的一股劲和形体动作的一股劲两者内外结合起来,成为“合力”。这样才能做到劲力遒健,动有意向。

而在一路剑术里,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是“始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连绵不断固然是绵剑体剑术的特点,但其它剑体的剑术也同样要有这种连绵相属的要求。

对工剑体等其它剑体的剑术,所谓“连”,并不是说要把整路的剑术动作,也象绵剑体剑术那样不停顿地一气练完,中间没有间歇。而是要求在一招一势之间,必须做到“形断意连”,“势断气连”,善于运用内在的心志活动通过眼神把前后动作的意向连接起来,使整个路的剑术势势相连,无势不连。

而剑术包含着动静、虚实、刚柔、快慢、伸缩、张弛、抑扬、顿挫、轻重、起伏以及内外、上下、正偏、左右等种种的对立因素的规律,动作就能做得更好。

对立因素的某一方,都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没有动,就没有所谓静,没有虚,就没有所谓实,没有刚,也就没有所谓柔……

要动先须静,要实先须虚,要刚先须柔……

所谓“双重则滞”,阳对立的两面,有任何一面“重”了就失去了运动,失去运动,失去了变化。

同时,任何阳对立因素,还必须是在同一个运动过程中相互转化,不能把它们分割成两个运动过程,否则就失掉了对立的统一。

在剑术练习时,把法的向背、剑势的起伏、动作的轻重、节奏的缓急等等,都必须运用对立因素的规律使之有有阳。

而剑法有着击刺斩等许多的剑法,这些剑法各有各的运使部位和方位,各有各的着力点。

有的剑直着向前,有的剑平着向前。

有的着力点在剑尖前锋,有的着力点在剑尖侧锋。

有的着力点在剑刃前端,有的着力点在剑刃后端。

剑法不同,剑的使用形式和着力点也不相同。

无锋老祖的传承,在剑法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该是什么剑法,就该是使用什么样的部位和形式,就该是什么样的着力点,不能乱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