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宇宙传世> 第三章中庸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中庸之道(2 / 2)

宋老爷子微笑道:“不错,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前面一位老人说道:“不错,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制性的劳动改造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宋老爷子点头微笑道:“不错,今天这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

能来这里的都是对儒学有着一定的热爱和基础的,四周众人都听得如痴如醉,连王正也觉得获益不少,这才是短短的一段中庸而已,可见儒学还是大有可为的。

不管什么,有认同的,自然就有反对的。

这时有人上前一步说道:“宋老先生辛苦了,在下孔林,三年来,宋老先生每天在这里宣扬我华夏儒学,让大家获益良多,然而中庸之道许多地方我却不敢苟同。”

在场众人纷纷面呈怒色,就连前面的几位老人家都皱了皱眉头。其中更有人呵斥出声:“年轻人不懂事,你真正理解了中庸吗?”

宋老爷子却面带微笑的挥了挥手,阻止了众人的呵斥,对着孔林说道:“华夏多灾劫,不是名门很难存在久远,你既然姓孔,其实多半是圣人分支之后,既然你对中庸有着不同的见解,可以说出来,让大家都参详参详。”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圣人之后,也不敢高攀,只是觉得中庸之道,多半最后会把人变成平庸。”孔林说道。

宋老爷子掀眉问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理解,能详细说说吗?”

孔林面含愤色的说道:“那我就简单说说我进入这个游戏空间之前的事情,那时我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我敢说自己的能力方方面面都算是很出众了。

就是因为上司是跟着老板一起创业的,哪怕是各方面能力都很平庸,只能勉强应付工作上的事情,也一直身处高位,让我整整五年不得提升,这多半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吧。”

宋老爷子沉吟片刻问道:“你们公司是不是已经存在十年以上了,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孔林诧异的问道:“宋老先生怎么知道?”

宋老爷子面含微笑的说道:“那么这还真的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的公司已经进入了平稳期,所处的阶段并不是扩张,而是求稳,这样你自然得不到什么提升。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知道诸葛亮吧,他当年没有选择更强大的曹操,而是选择弱小的刘备,就是因为曹操的势力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班人马,而刘备正处在创业初期。所以你自己刚开始的选择就存在问题。

我们再接着说中庸之道,中庸讲究平衡和客观,你有站在你老板和你上司的位置想过吗?在你老板的眼中,你上司是忠诚的,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能力虽然稍差,可还是可以应付的,再想想你的上司,他兢兢业业那么多年,难道就不应该的到一份稳定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