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妖魔当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街知巷闻 药到病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五章 街知巷闻 药到病除(2 / 2)

要说也是巧了,常玉回去喊她爹的时候,那臭名昭著的张公子便不长眼的朝着‘仁馨堂’去了。

他前脚到,后脚常玉和常青松也差不多到了,远远见他不怀好意的要闹事,知道他什么德性,常青松便让家丁跑去报官了。

带着常玉的意思和常青松的威望,家丁只是和师爷说了句,“你们县太爷的‘远房亲戚’张全子,瞎了眼敢调戏我们常大小姐,老爷的意思,打断手脚扔到镇外,让他自生自灭,现在人还在仁馨堂闹事呢。”

只是这一句话,师爷吓得赶忙窜进后堂,县太爷一听师爷说得,慌的手没端稳,刚泡的大红袍一口没喝连杯带茶的碎了一地,没有半分犹豫。

“断他手脚扔到镇外,赶紧的!狗东西调戏常大小姐活腻了这是。”

衙役和捕头抄着家伙便朝‘仁馨堂’奔来了,这不,到的时候陈三刚把他张公子扔出来。

要说这张公子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惹谁不好,去招惹常家大小姐,常家在玉台镇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扒他皮都只是动动嘴的事。

再一个陈三,若不是陈馨拦着,运气好点,一拳打死,运气差点,那剑魂一剑落下从此世间便无张公子了,魂渣都剩不下。

按照常青松说的,几人倒也利索,杨成子还没回来呢便商量的差不多了。

名头就说仁馨堂的郎中是紫禁城中鼎鼎大名的医仙黄三针,他请辞来到庙吉镇了,治病救人只要三针,病症都不用把脉,一眼便知,只是现在不行医了,镇馆授徒,让徒弟问诊了。

徒弟也厉害,是个女娃娃,三岁学医,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精通针灸、医理、疑难杂症,深得老医仙的真传,手中偏方无数,药到病除。

就这说头,常玉告诉了几个家丁,几个家丁又和丫头们一传,那些丫头又和家里人一说,家里人又到镇上这么一说道,仁馨堂这事就像是坊间秘闻一般,不出三日便在镇上、邻村传得沸沸扬扬。

谁让仁馨堂的郎中是医仙呢,只是人多嘴杂,传得那是添油加醋神乎其神,连那医仙治好过已死之人都传出来了,谁谁谁家的亲戚就让他看过,当时都快不行了,针一扎立马活蹦乱跳!

听了这些传言陈馨也是有些尴尬。

谁家还能没个心慌气喘的,得知这个不想扬名的医仙在镇上,谁家不想先去看看,要是知道的人多了,挤不上那该多麻烦,陆陆续续的,仁馨堂便开始来人了。

帮陈馨看铺子的半老头还真姓黄,年过五十,体态健硕,身姿挺拔,不是很长的胡须,说话声如洪钟,眼睛炯炯有神,一副高人的模样,白衣长衫这么一穿,没事手中拿些干草药闻闻,一眼就像是传闻中的医仙。

一开始来人都还抱着希望,想让医仙亲自看看,可医仙不搭理,只示意陈馨问诊,少言寡语,很是冷僻,时日一长大伙便知道了。

陈馨问诊之时,他就在旁边听得入神,有时候还闭着眼睛连连点头,问完诊开完方子抓完药,陈馨总会看向医仙,医仙点头示意,没毛病,这病症就算是看完了。

传闻这医仙本就不用号脉,只凭眼睛看,有了医仙的点头肯定,来人自然放心。

加之陈馨医术根基一点都不浅,大大小小的病灶看好了许多,而且这些病灶很多是其他医馆没看好的,不出一个月,仁馨堂的名声便彻底盖过了其他医馆。

最后究竟是先挣银子再救人,还是先救人再挣银子,陈馨考虑再三,还是先挣银子再说。

一来镇上真正很急的病人并不多,二来杨成子还要娶常玉呢,挣的银子还要分他一些,不能让常玉姐姐受委屈了,三来若是救人,日后去了玉台镇多的是机会,不急一时。

有了这番打算,陈馨便让陈三没事的时候就骑着灵虎找灵芝和野山参去,这些东西要是靠人找,十天半个月碰不到一两个,但灵虎的虎鼻子灵着呢,和陈三上山每次都能带回来几个。

珍贵药材便成了仁馨堂的招牌了,其他药铺是完全比不了。

要说这人参灵芝其他铺子也有,有自己挖的,但不多,极少,有外地运过来的,量倒是多,可不新鲜,那些灵芝和人参都是干瘪瘪的,看着就不咋地。

其实这东西本就是要晒干了入药的,可老百姓不懂啊,你和他说也没用,总的来说,干瘪瘪的,总归不讨喜。

要说常青松做买卖这么些年,挣了不少银子不说,那用银子都买不到的阅历是更没的说,凭这一二三件事,二十多日,近一个月的时日,两个丫头挣了快四百两银子。

只是这银子挣到了,一些不想见到的世间疾苦也出现了。

本书最新章节请关注石头.小+说+网++.10++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