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神级复兴系统> 第八十章 俏尼姑和寡妇的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章 俏尼姑和寡妇的故事(1 / 2)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第八十章俏尼姑和寡妇的故事

是五大剧种中的豫剧表演,台上一位勾眉画脸的俏丽尼姑出现张口亮嗓就底气十足,语虽快,但是吐字清晰,再加上有些方言,多了一份诙谐的笑意。

豫剧是戏曲中跟京剧一样有着中和之美的戏种,加上唱腔霸气,渲染感情力度强,很快就能让观众入戏,以及题材和唱词都贴近生活,反应社会,所以深受老百姓喜欢。

有点戏曲界相声的意思。

王耀认真的听着台上的戏,不自觉的跟着鼓点和节奏轻哼一起来,看着演员表演,根据唱词揣摩剧情。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张才的富商在虎丘山游玩,在茶肆饮茶时,被一个漂亮的俏尼姑陈妙善看上了,撒下瓜子并且题诗赠扇,掷于张才。

张才被砸了,但是看见小尼姑长得漂亮,于是追着尼姑进了名叫桃花庵的尼姑庵,在里面跟尼姑不可描述了好几天,********张才死后,尼姑陈妙善生下一个孩子,尼姑不能养孩子,所以送给了一个叫王三思的人,后来王三思将这个孩子卖给了苏城知府苏坤,取名宝玉。

十六年后,张才之妻窦氏见到宝玉,因貌似张才而收为义子。

后来细打听,暗中调查,发现了王三思变卖亡夫的衣衫,问清来历,王三思全盘托出后,窦氏邀陈妙善到家中盘问,真相大白。

窦氏带着陈妙善和王三思去苏坤家澄清此事,要宝玉认祖归宗。

苏坤自然不答应,两家就吵了起来。

吵架这段由于豫剧的唱腔缘故,像是骂街一样,十分好笑又好气。

不过最后两家还是各退让一步,一起给宝玉娶两户妻子,留下血脉平息了争端。

剧情虽然有些荒唐甚至幽默,经常引人发笑,但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却让人若有所思。

这不是一部才子佳人的剧,而是一部反应封建社会人伦道德和思想禁锢的剧。

剧中两个女主,窦氏和陈妙善两人博弈的戏码十分精彩,窦氏的心机和陈妙善的理亏都显得意味深长。

同时演员演绎起来又张弛有度,窦氏这种角色太有心机就会让人少了些同情,陈妙善要是太白莲花就会让人觉得婊气十足狐狸精。

互相不嫉妒太假,一位争风吃醋太俗,要演的观众心生怜惜才算入情入理。

桃花庵中的情敌相见,中间隔了一个已死之人和十六年的岁月。

《桃花庵》对前尘往事的淡化处理,不只是剧情上的删减,更是模拟了时间的流逝。

窦氏和妙善出现在观众面前时,一个独自支撑经历了多年等待,一个默默忍受了多年隐痛的煎熬。

比起这十六年的艰难人生,当年的爱恨是非实在有些微不足道。没有什么爱恨情仇不能随时间而去,最难面对的永远是当下的生活。

子嗣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面对宝玉这个无辜孩子,才是所有剧情的根本冲突。

因为亡夫以死,也无法追究过错。

虽然这个故事就是俏尼姑和寡妇撕逼的故事,但是戏曲多是表达一些隐身沉思的人生问题,所以才会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好比两盘菜,一盘极其油腻,初食惊艳,但是吃完反胃,另外一盘虽然平淡,但是吃后会有回味。

这也是戏曲的精妙之处。

只是现在的人们习惯了素食的油腻。

“宿主观看豫剧《桃花庵》,获得豫剧剧本《桃花庵》,部分豫剧基础知识。”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声音让王耀吓了一跳。

这还是第一次王耀什么也没干就触发系统,说是观看获得的知识,王耀皱起眉,在心中默问系统“为什么我刚才看东瀛能乐没有触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