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明末搅局者> 第七章 黄县之战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黄县之战一(1 / 1)

夏河军连夜撤退,直到第二天下午,方才抵达黄县。黄县县令陈子强以山东巡抚余大成之令拒不开门。张扬无奈,只能就地扎营。

士兵连夜奋战,又赶了一天的路,扎好营寨,派出斥候,就下令士兵休息。手下连个读书人都没有,只能张扬亲自带着大牛清点物资。这就是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补给的后果。夏河所太小,又不能招募太多的兵员,必须要拥有更大的地盘,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不能所有的物资都靠现代来供应,买的多了,想不影起jc的注意都难。

夜深人静之时,张扬掏出板砖手机,回到了现代家里。联系了罗之翔,又订购了十门炮和6磅的五千枚铅球,因为已经有膜具的关系,罗之翔五天就能发货。把租的大仓库里还有的十吨大米、子弹和十只玻璃杯带了回去。

第二天看到突然多出来的粮食子弹,面对手下的疑问,张扬就瞎编说是即墨指挥使张成贵连夜送来的,五天后还有十门火炮和弹药。

。。。。。。

经过五天休整的夏河军,等来了罗之翔的火炮。又在附近的乡村高价买了35头驴子和6头骡子来托运这十门火炮及粮食。运潘大胆的炮兵由原来的十人一炮,改为五人一炮。期间召集百户门开了个会,总结这次战斗经验。尤其是以王杰等留守人员,打完仗不知道和上司联络,不清扫战场,致使于歼敌400多人的功劳而没有证据等事宜。千余人的夏河所,经过这一战,死亡21人,重伤13人,轻伤35人。都是入城的队伍中产生的。张扬又托当地乡人,将战死的士兵尸体和重伤的士兵带回夏河所。

。。。。。。

登州城,因李九成身死,孔有德成为真正的首领,自称登莱都督大元帅,又以耿仲明为副,开始授受官爵。又得城中旧兵六千人、援兵千人、马三千匹、饷银十万两、红夷大炮二十余门,西洋炮三百门。经过吸收、整编,现有万余步兵,五千骑兵,红夷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位,孔有德依然在劝孙元化称王,无暇顾及撤退的夏河军。

孔有德反叛至今,全赖李九成父子。所以封李应元为登州游击将军,又分了他一千步兵、一千骑兵及五十门西洋炮。加上李九成留下的千余步兵,李应元有三千人的兵力。

李应元报仇心切,得知夏河军在黄县。这几天一直在向孔有德请命,去追击夏河军。孔有德经不住李应元连续五六天的请求,允许他率领本部去攻打黄县,但是不能追远,等待大军集结。

。。。。。。

“报告千户大人,登州城中出来三千多兵马,几十门火炮,其中还有一千多是骑兵,向着我们这边过来了。”一名斥候快速的回报。

“传令各位百户前来大帐,也把我的兄长张可大总部请来。”张扬吩咐到。

不一会,张可大以及王杰等百户便到了大帐中。

“诸位,孔逆派了三千兵马还有几十门火炮杀来,不知各位有什么建议?”张扬说完看了看下面这些百户,和上次不一样的是,虽然下面各位百户都大声的说着“排开阵型打!”之类的。但是没有建设性的建议。

“贤弟,依愚兄之见,这黄县南边十里远有座大山,愚兄这几日在贤弟营中看到20门火炮甚是精良,虽然孔逆也有火炮,不过我们站在高处,打的会比他们远,也不用惧怕他们的火炮。还可以和黄县也能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张可大想了想说道。

张扬想撤,但是想到对方有骑兵,斥候都回来了,要是快的话,一会功夫,孔有德的骑兵也就到了,肯定来不及跑多远。“虽是好计策,但山上道路难走,取水困难。又离县城较远,火炮打不倒十里,孔逆只若围而不攻,我等岂不是危险?”张扬手里就这么些兵马,不想和孔有德死磕,而说道。

“我看不如撤到泳汶河西侧吧,现在天寒地冻的,过河也方便,而且离县城也不过三五里,如果敌军攻城的话也能支援,如果对方来袭击我们,我们也可以轰开河面,让他们喂鱼。兄长以为如何?”张扬看着张可大说道。

兵马都是张扬的,自己就剩百余名兵丁,还能怎么办?只能对着张扬点头同意。

张扬指挥着士兵采集河边大量的干芦苇、杂草等铺在冰面上,以方便过河。如果敌军骑兵追来,想过冰面,只能走有芦苇铺设地方,否者战马会滑倒。而只要点一把火,或者用炮轰击冰面,都可以有效阻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