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日落旧金山> 第三章 北伐炮火下的李氏兄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北伐炮火下的李氏兄弟(1 / 2)

“我不去!凭什么你去就能带兵打仗,我却要冒充个商人?!”李义昌气呵呵地冲着李义武说道。

“昌弟!听话,上战场那是大人的事情,你太小,而且装成商人去收集情报,那也是非常重要的革命工作啊!”李义武说道。

“哥,你就别哄我了。你16我14,咱俩就差2岁而已。反正我不管,就要穿着军装堂堂正正打军阀去!”李义昌吵着说道。

“呦,义昌小小年纪,却有为国家为革命牺牲的精神,值得钦佩。”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来说道。这人个子不高,穿着却非常整洁,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

“老师,您怎么来了?”李义武恭敬地问道。

“哦,这不是大军马上要出发了嘛,我来看看你们兄弟俩准备得如何了。”男人说道。

“老师!我不服!我要去打仗!不去当什么商人!要是经商,我跟着我爹我爷爷就可以,根本不用参加北伐军嘛!”李义昌气呼呼地说道。

“义昌,不要胡说八道!”李义武说道。

“哎!义武,我倒是觉得义昌说得有些道理。我看,不如你跟着我乔装成商人,让义昌跟着队伍走。我跟你讲,这跟着大部队走,反而没那么危险,咱们潜入进去的,那才真正危险。”男人说道。

“老师,一切都听您安排,为革命工作在哪里都一样,穿不穿军装也都一样。”李义武坚定地说道,但他心里,想起的却是三天前的事情。

“李义武同志,虽然你年纪小,觉悟却比很多三四十岁的人要高。我现在代表党给你的任务,就是不能暴露你共产党员的身份,继续潜伏下去,尤其是要跟着你的老师沈敬仁。现在国民党内部暗流涌动,沈敬仁是敌视我党的核心骨干分子。组织上已经预见未来国共两党的关系会极度恶化。因此,我们需要有人打入国民党内反共顽固分子内部,及时传递消息。总之,你的任务就是要紧紧跟在沈敬仁身边,将消息传递出来。切记!绝不能暴露你的身份!”一位带着眼镜如教书先生一般的男人说道。

“明白,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只是,王老师,我什么时候可以光明正大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李义武激动地说道。

“相信那一天不会很远,义武同志,多保重!”王老师说完,匆匆转身融入广州城的夜色中。

“李义武,老师一直看好你!那就这么定了,你跟我去南京潜伏收集情报,义昌跟着大部队。”沈敬仁开心地说道。如果仔细看,他双眼中都是即将掌控全局所带来的兴奋感。若是可以直面他的内心,则可以听到心的话:“等我们拿下南京、上海后,一定把那帮讨厌的共产党人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们一日不除,校长就一日不得安宁!”

就这样,九死一生传奇般在美利坚打下一片基业的李孝元,带着自己唯一的儿子一家回到广州没过几年安稳日子,就看到自己两个孙子都投入到那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

此时,李府的正厅中,李忠国手里拿着两封信,一边甩着信,一边对李孝元说道:“爹!儿子今天不得不犯上说您一次了,您真是老糊涂了吗?怎么能让他俩去掺和什么北伐啊?!您这是要咱们李家绝后吗?!”

“混账话!义武义昌是为家国大业抛头颅洒热血去,没有国哪有家?!难道咱们在花旗国受的委屈还少吗?!如果咱们的国家强大,又怎么会被洋人那样欺负?!再说,我两个孙子那是有上天保佑,义武不到一岁远垮重洋经历大风大浪只笑不哭,能是一般人吗?你啊,自己没出息,可不许把我两个孙子给带怂了!我们李家虽然时代经商,但心中对国家的热诚可从未变过!”李孝元高声说道。

“爹,儿子无能,没本事把您俩孙子带怂了。他俩这次又是不辞而别,我想拦都拦不住啊!我还是先去给祖先上香,求祖宗保佑这俩小祖宗平安无事地回来吧。”李忠国说完,低着头奔家里的祠堂去了。

李孝元听了也不恼,有些无奈地说道:“唉!这世上最难相处的就是父子啊!你爷爷如果还在世,肯定你喜欢这样的。可我偏偏喜欢俩孙子那样的。唉!还是爷孙好相处,父子少谈心啊。”

说起父子,李孝元还是想起了大洋彼岸的李忠华。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毕竟还是全心全意养了20多年,说没有感情也不是真的。也许是李忠华发现自己怎么都拿不到那份巨额信托基金的股份,折腾几年后,还是给李孝元邮了信,信中嘘寒问暖一番后,就是不断说着另外一版的故事,他说是李明心跟一个白人男子好上了,鬼迷心窍想要窃取信托基金和公司的股份,他是出于无奈才跟自己亲妹妹斗。还说明慧年纪小,被姐姐欺骗,接着又说哪个戴维各种不好,要李孝元写信把戴维的权力撤销。最后,则是一张全家福,里面除了李忠华和他妻子,还有长女李佳婷、长子李义文和次子李义丰。

李孝元对于李忠华那些谎言也没当回事,回信告诉李忠华管好自己的家庭就好。至于戴维,李孝元在信中强调那是一位有大人物支持的狠角色,自己不能也不敢拿掉他的权力。然后,既是嘱咐李忠华安排好信物的传承,1960年信托基金股份兑现后,足够他李忠华和李忠国的儿孙辈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李孝元有时候也在想,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回去了,这些事情不去想也可以。1960年的信托基金兑现,就让李忠国的孩子们解决麻烦吧。能经过战场洗礼的兄弟俩,肯定比他们的父亲,也比他们的祖父要有本事。

这边先不说李孝元整日琢磨,那边李义武跟着沈敬仁顺利地潜入了南京,为之后北伐军攻克南京提供了重要的情报信息。因此,李义五深得沈敬仁赏识,之后开始不断在国民党的情报部门军统内部发展。而李义昌则因为作战勇猛,年仅14岁就晋升为连长。之后,直到1936年,23岁的李义昌已经升到旅长。

都在军中的哥俩,很少有机会回到广州老家。直到1935年,李孝元突然病重,哥俩才飞奔回来看望祖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