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嘟嘟三国> 第007章:回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7章:回家(1 / 2)

在安和乡西南方靠近犍为属国的一个名叫四惠村的小村子东北角,三间破烂的土墙茅草房,一圈木栏篱笆隔出了一个小院子,这里是荒营三曲曲长杨三郎的家。

训练结束领了粮饷之后杨三郎就和同村的几个士兵一起日夜兼程地赶路,终于在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回到了村子里。

“三郎曲长,怎么,怕了?进去啊!”

同行的大圆脸汉子张有三笑嘻嘻的打趣着站在家门口筹措了半天都没进门的杨三郎,其实他自己和杨三郎一样也是半斤八两,这家伙也是有点怕回家才在杨三郎家里墨迹着。

“张大麻子,你丫的不赶快回家里看看,堵在我家门口干什么?赶紧的,都滚犊子,回家去!”

杨三郎好歹当了一段时间的曲长了,一句话将堵在他家门口看他热闹、犹豫的张大麻子和其他几个家伙都给轰走了。

“三郎,是你吗?”

听到杨三郎的声音,一个温婉贤淑的女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婉珍,是我。”

看着眼前这个女人,杨三郎的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

张婉珍,他杨三郎的媳妇,她本是一个郡城里张家的小姐,可是为了自己现在不仅没有了丫鬟伺候,而且还经常吃不饱,就算是吃野菜,饱一顿饿一顿那也是经常的事情。想来家里现在也已经没有一点粮食了吧。

“相公,你怎么了?”

张婉珍吓了一跳,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丈夫流眼泪,她还以为杨三郎出了什么事情,赶紧的迎了上去。

“没事、没事,婉珍,这些年苦了你了!不过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

杨三郎深吸了一口气,把眼泪擦干,笑嘻嘻地搂着自己媳妇进到了家里。

“相公,这是白面?”

接过杨三郎扛着的麻布口袋,张婉珍高兴的笑了。

“相公,咱们赶紧走,现在还早,还赶得及到集市上将这些白面换成杂粮,这下子咱家一个多月的口粮有了。”

“不用了,婉珍,给孩子们做顿好的吧,你也好久没吃过白面了,今天咱家好好的吃一顿。”

望着妻子那欢喜的样子,杨三郎心里对少爷林季然充满了感激。少爷说了,跟着他,以后大家的日子都会越来越好,大家一起努力,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有新衣服穿,有肉吃,别人怎么想的杨三郎不知道,杨三郎自己是相信的,而且坚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那怎么行?这多浪费啊!给宝儿他们做一碗面条就好了,宝儿他们长这么大还没有吃过面条呢!”

张婉珍留恋的看了一眼这大半袋的白面,回到厨房拿出一个小盆,最终只是从口袋里面倒出了一小碗的白面。

“婉珍,敞开吃吧,我现在跟着少爷,已经是开荒营的一个曲长了,每个月都有粮饷拿,你就别担心了。”

从身后抱住张婉珍,杨三郎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杨三郎还是第一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张婉珍脸上吻了一口,杨三郎想了想认真地说道:

“按咱少爷的话说,别担心,从今天开始我会把媳妇你养的白白胖胖的,好给我生一大堆胖娃娃,以后咱的娃再生一大堆娃。”

“快放开,有人呢!”

眼睛湿湿的,张婉珍娇羞地推开了杨三郎,转身准备去和面。

“呵呵,我来吧!”

拦住自己媳妇,摸了摸身上的腰牌,杨三郎笑着拦下了和面的活。先从外面拿了一个大盆回来,杨三郎用清水将盆子洗了三遍,这才直接倒了一大半白面进去。

“婉珍,你去把胖婶子他们一家请过来,我不在的时候多亏了他们一家照顾,以前是没那个条件,现在咱有那个条件了,得,得,得知恩图报,对了,少爷就是这么说的。”

说着杨三郎已经进了厨房。

“嗯,我去叫胖婶子他们。”

此时张婉珍已经相信了杨三郎的话,毕竟杨三郎是什么人没有人比张婉珍更清楚了,现在成语都会来,张婉珍也终于放心了。和杨三郎招呼了一声,张婉珍高高兴兴的去喊人去了。

“爸,你回来了。哇,面条!”

望着妻子离去的背影,杨三郎一脸微笑开始和面。这时一个半大的小子揉着眼睛从床上爬了起来,发现杨三郎正在做面条,精神一震,立马精神抖擞的围了过来。

“啊!”

等了许久,见面条出锅了,杨三宝立刻把手伸进了碗里,准备拿根面条吃,结果被他老子杨三郎一个巴掌把手打到了一边。

“去把蓝儿他们喊起来,去把手洗干净,等胖婶子他们来了,就可以吃了。放心,今天做了很多,足够你们几个小家伙糟践的。”

杨三郎发现,现在的这种日子才叫过日子,以前的那种没吃没喝要饿死人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杨三郎真的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三郎,回来啦!”

面条起锅。杨三郎正想让杨三宝去看看他妈他们怎么还没回来,一个憨厚的声音在杨三郎身后响了起来。

“大杨叔,胖婶子,你们来了。别客气,大家都坐,先把手洗了,面条马上就好。”杨三郎赶紧将最后几根野草放进锅里烫了一下,然后放进了面碗里。

“大家都吃,别客气,不够还有!!”

张婉珍笑着帮丈夫将做好的面条端给了胖婶子他们,然后是几个小家伙,最后自己也端了一个大碗坐在门沿上吃了起来。

“婉珍,吃完了我出去一下,可能要明天或者后天才会回来。”杨三郎端着一碗面,坐在媳妇旁边,没有急着吃面,望着吃的香甜的孩子们,杨三郎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