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传奇护林员> 第八章 养殖场建设日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养殖场建设日常(1 / 2)

距离养殖场动工已经半个多月了。由于李顺山就是干工程的,所以李泓烨就将养殖场建设这工程具体包给李顺山了。这半个月来,南坡那里可谓是大变样了,平整土地,用隔网隔离出一个个种养单位,饲养棚,鸡舍,拔地而起,不得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李父选择的南坡这个地方,地势干燥、土质良好、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正适合建造养殖场,这样有利于冬季保温,四季通风,光照,加上微微的坡度,又有利于排水。

这些天李父基本是住在山上的,主要是为了照看工程进展,而李泓烨却只是时不时地上去一趟,看一下工程进度。不是李泓烨在家偷懒不想去,这些天他也没闲着。养殖场建起来了,但养殖技术也是不可少的,在这方面还是小白的李泓烨只得在家通过在网上搜索教学视频和内容进行学习。

李泓烨的动作自然也引起了镇上其他人的注意,对此,众人反应不一,有人认为他不过是瞎胡闹,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有前景,但也没盲目跟风,想着先让李泓烨去试试水,看看收益怎么样。

不怪这些人这么小心,实在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折腾怕了。青岩镇这里的山都是穷山,除了长树,剩下的啥也没有,别看一座座山连绵起伏,但这真的只是石头,里边连个最普通的硫磺矿都没有,更别说煤矿,金矿这些了。早些年有地质勘探队来这里进行过勘探,但最后他们几乎是哭着回去的。

这里很穷,自古就穷,祖祖辈辈都是看着在地里爬食养活一家人。后来来过几任领导,都想着让这里脱贫致富,有领导拍板说种黄姜,那些年黄姜值钱,一斤鲜黄姜能卖一块多,干的价钱更高。然后农民噗噗通通全种上黄姜,但当他们黄姜成规模后,黄姜价格刷的一下掉下来了,切成片晒干的黄姜都只能卖六毛钱一斤。最后连功夫钱都没赚回来。

后来的几任领导又号召农民种过核桃,魔芋,但都没见成效,直到最近几年,种茶树,建茶园,才真正的有了转变,让农民口袋里的钱多了起来。

“泓烨,又上山去看养殖场呢。”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笑着和李泓烨打招呼。“是啊,三表叔,这养殖场也快完工了,我去看看。”这个老头也是老李家的一支,只不过和李泓烨这一房隔的有些远了,只能说是同一个祖宗。

“那养殖场你觉得有前景吗?要是可以的话,我倒是想让我家宝志也回来弄,这些年赚钱越来越难了,下矿都用机械了,都不用太多人了。”这个倒是实话,现在许多矿区都使用机械化操作,对矿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少了。就算要人家也要能操纵机器的,有文化的,对那种出苦力的矿工需求越来越少了。其实主要还是怕工程事故,尤其那煤矿,一不小心塌方,瓦斯爆炸,各种危险,万一出了点啥事,人家老板也赔不起。

“三表叔,我这个也是实验阶段的,具体前景如何我还不敢确定。不过这些年养殖行业倒是有渐渐兴起的趋势,要是干的好的话,应该能赚些钱的,但也有风险,这个就需要您自己考虑了。”

这些天问李泓烨这个事的不在少数。但他都是这么个回答。倒不是他藏着掖着,主要是他散放的模式和一般的养殖不一样,这个关乎到他的秘密,不可能告诉别人。另外,这个行业的确有风险。他要是拍着胸脯说这个赚钱,到时候人家赚钱了不会感激他,但要是亏损了,别人肯定会埋怨他,甚至去他家闹事的可能性估计都有。

别看这些人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但在利益面前,亲兄弟都有反目成仇的,更别说这些隔着好些代的亲戚了。所以李明在刚开始就叮嘱过李泓烨,不要随意打包票,夸海口。其实哪怕李明不说,李泓烨也是明白的,他虽然性子敦厚,但也并不是白痴,该有的智慧他并不比别人少。

拉一箱饮料,买了一条烟,李泓烨骑着摩托车向山上赶去。虽然人家给你干活,你是付出了工钱的,但这大夏天的,人家也不容易,做人还得将良心。所以每次李泓烨上山去都没有空手,都会带一些饮料,西瓜之类的水果去给工人解渴。

“顺山,招呼兄弟们歇一会,过来喝点水,这大太阳的。”李泓烨吆喝一声。不一会儿,工人们陆陆续续地都回来了,洗了把脸,在李泓烨老家的堂屋,门前的屋檐下坐着休息。李泓烨一瓶瓶饮料送到每个人手上,然后又给每个人分烟。最后给自己也点了根。其实李泓烨是不怎么抽烟的,只是在应酬场合偶尔吸一根,但回家后他身上始终都装着一盒烟,不是自己吸,而且装给别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