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明末穿越众> 第四十七章 郑氏贸易和西班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郑氏贸易和西班牙(2 / 2)

草签契约后,洪旭带着一批新港货物回到魍港交接,郑氏货物尽数卸在魍港,其中生丝、瓷器、茶叶等等货物新港以荷兰人原来的价格收购,但只收购郑氏的,而郑氏也只能卖给新港,荷兰人目前离开了大员,其余商人要么自己运去南洋找荷兰人,要么去基隆或者吕宋找西班牙交易(葡萄牙在濠镜的贸易普通人没那么容易插手)。

这样逐渐发展下去,其余人无法卖出这些货物,便只能找郑氏的陆五商收购,郑家以后或许能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并且逐步垄断此类货物。之前其余靠跟荷兰人贸易的船主小海商们也只能转而和新港进行现代工艺品贸易,将必然大量带来新港继续的物资移民等等,而新港则将得到宝贵的发展机会,且可将中原货物垄断输出。

...

郑氏走后,新港决定接触西班牙人,拓展贸易面,以出口大明货物为基础约谈共同对付荷兰人,而此时的荷兰与西班牙早已敌对多年。

1571年,当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建立殖民地后,就以此地为东亚贸易的中心,逐步征服菲律宾其他岛屿。虽然大员很靠近吕宋岛,但西班牙人选择往南方的民答那峨岛、摩鹿加群岛扩张,无意占领大员

在部分西班牙人看来,这个新建立的大员北部殖民地,已经具备替代马尼拉的可能。因为马尼拉本身就是作为西班牙美洲的附属品而存在的。没有美洲的白银输入,马尼拉就无法吸引明国船只到达,也无力从香料群岛大量进货。

相比之下,淡水无疑在地图上的位置更佳。那里更靠近西班牙控制下的关岛,以及东亚另一大银矿所在地倭国,还不会被热兰遮城的荷兰舰队所轻易阻断。

如果计划顺利,那么西班牙人将以淡水为中心,建立大范围的领地。西班牙-大员航线也将成为美洲总督区的主要贸易对象,使得马尼拉沦为经济附庸。大员岛也有足够的面积,让开拓者在岛上发展粮食产业和经济作物。

虽然在西班牙贵族官僚内部,这是触及旧利益分配问题的大事,但对于纵览一切的王室来说却是毫无损失。毕竟,只要让淡水能够不断做到人进来和货出去,就不愁竞争不过西南海岸的荷兰人。

然而,西班牙人很快发现,他们低估了开拓大员所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也严重高估了所能获得的相关收益。以至于在整个殖民地存在阶段,淡水等要塞的口粮还需要从马尼拉输入。

最致命的是,原本西班牙人盘算占领大员北部后,就可免去荷兰人的威胁,可是荷兰人只要沿海岸阻止商人,照样可以威胁马尼拉的经济。而且从鸡笼运来商品,物价没有比华商直接运到马尼拉更便宜,反而维持驻军要花大量经费,又无法打开大明和倭国的贸易。加上从1630年起,美洲的白银产量逐年递减,马尼拉就因流入白银的减少,而陷入经济衰退。鸡笼的经营几乎都要仰赖马尼拉的补助,可是马尼拉本身也要资金应付和***的战争,西班牙人越来越难撑下去。

淡水不仅没有将马尼拉比肩下去,甚至还被西班牙宫廷都视为是赔钱赚不到吆喝的累赘。当美洲的银矿出现枯竭,淡水的经济也马上陷入凋敝。一旦马尼拉的粮食供应出现晚点,宣布要让西班牙-大员航向富起来的当局就立刻揭不开锅。

自1637年起,西班牙驻菲律宾马尼拉总督科奎拉为了减少开支,决定削减北台湾的军力,下令拆除淡水的圣多明哥城,仅驻军于鸡笼,其余人力、物资都调回马尼拉,鸡笼防备空虚,终究在后世引来荷兰人的觊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