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刺激1995> 第二十三章 未雨绸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未雨绸缪(2 / 2)

孙少洁对互联网服务不太了解,笑着说道:“张姐,你可以专门去做公司用户嘛,对公司来说,一小时十几块钱不算什么。”

“企业用户对带宽要求比较高,一般会租DDN专线,那种比电话拨号上网更贵,电信局既不按时间收费,也不按带宽收费,而是按流量收费,用的越多收费越贵,一个月下来说不定几十万都没了。”张树新直摇头,问杜秋道:“杜先生,你们骁龙每个月上网费是多少?”

“我们现在用的是科研网的线路,有国家补贴,比电信局的要便宜一点,不过也便宜不了多少,公司才30几个人,每个月大概要八九万的上网费,负担很重。”

这时一个相貌堂堂,穿着白衬衫的男子在服务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包厢,笑着调侃道:“杜先生不是刚刚从微软那里赚了400万美元吗?八九万有什么负担不起的。”

刘运来起身打了声招呼,介绍道:“这位是中网公司的老总,万平国万先生。”

“万先生你好,这几天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贵公司的大名,久仰了。”

张树新是白手起家,自主创业,离开《中国科技报》之后,先在中科院高技术企业局当了3年公务员,1991年辞职下海,搞了策划公司,1992年帮当时被封杀了好几年的崔健办了一场慈善义演,然后又去做了寻呼台业务,寻呼台在90年代初是暴利行业,但在1995年左右的时候已经陷入了微利状态,于是她把寻呼台转手了,再把房产拿去抵押,从银行弄了一趣÷阁贷款,总共凑了1500万创办了瀛海威,转型做起了互联网业务,这种眼光和气魄,确实称得上是女中豪杰。

万平国创办的中网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他是个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先在清城大学读了硕士,然后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一年之内拿到了两个硕士学位,1994年回国创业,不到一年就筹集了3000万人民币的投资,5月份拿到互联网增值服务牌照之后,挥舞着钞票,从思科和SUN那里采购了7000多套路由器和几十台服务器,豪言要在全国10个城市同展开互联网接入服务,宏伟的采购计划让思科和SUN大为重视,两家公司同时派了副总裁来京城亲自负责,势头丝毫不比引来了微软副总裁的骁龙差。

万平国和张树新一样,在大学时代都做过学生会主席,是非常健谈和善于交际的人,让包厢里气氛很快变的熟络了起来,这先生那先生的称呼也都改成了直呼姓名,他聊了一会闲话之后问道:“亚信的老田和丁健没来吗?”

真正要论199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老大的话,不是骁龙,更不是中网,而是亚信,亚信不管是资金、技术还是人脉关系,都是国内单独一档的存在,两个创始人来历不凡,一个叫做田素宁,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读了博士,后来当了中国网通的创始人和CEO,据说和某个核心领导家的公子是同学,关系非常深,另一个叫做丁健,京城大学本科毕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了硕士,据说是个智商过人的天才,曾亲自架设了这所世界名校的第一个局域网,十年之后会因为和凤凰卫视的某个著名女主播闹绯闻,搞的人尽皆知。

杜秋费尽心思,才招募到了秦牧、小吴以及何力行这样的高级人才,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不可谓不雄厚,但在亚信面前却不够看,因为根据刘运来的介绍,这家公司的员工里有哈佛大学博士后,纽约州立大学博士之类的顶尖技术人才,他们早在1994年就帮鹏城证卷交易所研发了网页系统,订单价格为220万美元,比骁龙为云城市政府搞官方网站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他们两个出去做业务了,都不在京城。”

“哟,那太可惜了,老田和丁健可是对杜秋佩服的很,早就想认识你了。”

“我也挺想见见他们的,可惜无缘识荆,只能等下次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