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扶风豪士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 / 2)

听那青年男子称朱云怡为“小姑姑”,郁且狂便能确认他就是当今皇太孙朱瞻基了。

“没大没小,姑姑便是姑姑,何来‘小姑姑’之说?”皇帝白了皇太孙一眼,笑着说道。

朱瞻基虽是朱云怡的侄子,但年龄上却长了朱云怡几岁。他和朱云怡名为姑侄,实际上却亲如姐弟。正因比朱云怡大几岁,他一向不肯称朱云怡为“姑姑”,偏要在“姑姑”前面加一个“小”字。

“皇爷爷偏心!”朱瞻基笑着答道:“皇爷爷老来得女,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小姑姑,却毫不在意您的皇长孙的喜怒哀乐。”

皇帝虽然极为威严,但对待朱云怡和朱瞻基却极其慈祥。常言道隔代更亲,他虽不喜太子,却格外疼爱朱瞻基。这个皇太孙自幼便在他身边长大,由他亲自教其读书写字、习武骑射。他老来得女,朱云怡的年纪甚至比朱瞻基还要小,因此朱云怡虽是他的女儿,但他对朱云怡的感情却如爷爷对待孙女一般。

“瞻基再油嘴滑舌,爷爷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你!”皇帝笑着对朱瞻基说道,语气甚是宠溺。

朱瞻基吐了吐舌头,笑声答道:“孙儿不敢了!”脸上却仍是笑嘻嘻的神情。

虽说已给朱云怡加了件大氅,但皇帝仍旧觉得这寒冷的天气会冻着朱云怡,于是他笑着对朱瞻基说道:“外头风大,你姑姑是写字作画的女儿家,不比咱们爷俩这等粗鄙武夫身强力壮。咱们进去说话吧,免得冻着你姑姑。”

朱瞻基哈哈一笑,答道:“孙儿正有此意,可惜话未到口便被皇爷爷抢了先。”说完话后,他便不再理皇帝,装而来到朱云怡身旁,和这个“小姑姑”有说有笑地进了乾清宫。

皇帝无奈而又宠溺地摇了摇头,笑着跟在了小女儿和孙子的身后。

郁且狂早听别人说过皇太孙文武双全、阳光爽朗,除了喜好斗蛐蛐这一缺点外近乎完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因此内心深处已然十分欣赏这个阳光明媚的少年。

伏煌、郁且狂、竹沥姑姑、荀公公、朱砂、紫苏、蓝雪及众内监侍卫也跟着皇帝、朱瞻基和朱云怡进了乾清宫。

进入乾清宫后,皇帝立马命人找来凳子让朱云怡和朱瞻基坐下,又命左右去沏一碗朱云怡最爱的君山银针茶来。

欢愉之际朱云怡也没忘了钟钧的事儿,见钟钧未在左右,她便问皇帝:“父皇,钟大人不在乾清宫么?”

“钟钧适才来过乾清宫了……”

“他和父皇说了什么?”朱云怡急忙问道。

见朱云怡如此性急,与她平日气定神闲、清冷孤傲的作风大相径庭,皇帝觉得有些奇怪,于是他答道:“那时父皇正在和你三个哥哥及瞻基商议蒙古军请,猛然听得钟钧求见,便知是你回来了。钟钧把你们离京南下后的经历一字不落地告诉了父皇,他身为锦衣卫镇抚使,在忠君报国的同时还不忘护你周全,朕心甚慰,明日定会重重赏他。”

听皇帝说钟钧已把离京南下后的经历一字不落地全盘说出了,朱云怡立马慌了,于是她急忙旁敲侧击地追问皇帝是否知道方入骨和郁万贯之事。

好在钟钧还算守信,并未把方入骨师徒和郁万贯的事儿告诉皇帝。如此一来,朱云怡那颗悬着的心便也放松了下来,于是她先把食盒里的几道药膳给了皇帝,然后又给他倒了一杯半夏酒。

在朱云怡来乾清宫之前,朱瞻基一直在和皇帝商议蒙古军情。皇帝想他必定饿了,便要他坐下来和自己一同用膳。得知朱云怡也没吃饭后,皇帝又让伏煌添了副碗筷。

朱云怡坐下后,也不让左右过来伺候,而是先给皇帝夹了块香酥牛肉脯,然后说道:“这道香酥牛肉脯酥脆可口,牛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父皇多吃些。”

之后朱云怡也给朱瞻基夹了一块香酥牛肉脯,朱瞻基笑着接下了。

等皇帝吃了那块香酥牛肉脯后,朱云怡又给他盛了碗枸杞羊肉羹,然后又说道:“民间有俗语: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养生。羊肉温中健脾、补肝明目,配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枸杞子,熬成易于消化、养胃润燥的粥,最适宜寒冬时节食用。”

皇帝虽然是武将出身,却极爱美食。朱云怡做的菜不仅味美,又有养生之效。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皇帝的身子也越来越差。他虽贵为九五之尊,但也十分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朱云怡的菜品药食两用,皇帝每次食之都会十分欢喜。

“云怡真是心灵手巧!”尝了口枸杞羊肉粥后,皇帝龙颜大悦,“当年在北京做燕王时,父皇最喜欢吃的便是由羊蝎子做成的各种美食。羊蝎子入馔鲜而不膻、嫩而不绵,可食其肉、吸其髓、品其汤,春日食之清热,盛夏食之消暑,深秋食之聚敛,寒冬食之温补,宜于四季、适于老幼。”

见皇帝喜欢这道枸杞羊肉羹,朱云怡甚是高兴:“云怡知道父皇最喜背景的羊蝎子,因而这羊肉羹便是用羊蝎子剁成肉末熬煮而成的。父皇若是喜欢,女儿天天做来给您吃。”

“大文豪苏轼曾有诗云‘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还是小姑姑厉害,即使不在老秦故地,也能让皇爷爷喝到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羹。”朱瞻基笑着调侃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