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扶风豪士歌> 鸱鸮,既毁我室,无取我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鸱鸮,既毁我室,无取我子(1 / 2)

朱云怡对那声音可谓十分熟悉,听到那声音后,她立马不再理会黄怜,而是喜出望外道:“母妃!”

听到朱云怡的声音后,那嬷嬷也喜出望外,立马对身边的中年女子说道:“恭喜贵妃娘娘,是公主殿下回来了!”

那中年女子也看清了争吵的双方,见其中一方居然是朱云怡,她立马喜出望外地朝朱云怡奔了过来。因为过于激动,差点摔了一跤。她脸上的神情既兴奋又意外,口中还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感谢佛祖庇佑。”

那个嬷嬷及众宫娥太监都紧紧跟在了中年女子之后,脸上俱是兴奋之情。

朱云怡也朝那个中年女子奔了过去,两人刚遇到一起,朱云怡便把自己的身子埋进了中年女子怀里,口中还不停地说道:“母妃,云怡好想你啊。”

中年女子温柔地摩挲着朱云怡的后背,佯装生气道:“死丫头,出去了这么久,害得父皇母妃担忧挂记。这倒也算了,怎么回宫也不派人通传一声,母妃好提前让御膳房给你准备一桌你最爱的吃食。”

中年女子不过佯装生气而已,实际上语气甚是温柔,脸色也甚是慈祥。

“女儿是想给父皇母后一个惊喜呢!”朱云怡在她怀里撒娇道。

中年女子伸手点了点朱云怡的额头,笑骂道:“多大了还这么调皮!”说完这句话后,中年女子轻轻地把朱云怡拉出了自己的怀里,然后不停地打量着朱云怡的周身,同时还不忘说道:“让母妃好好看看云怡。”

认真观察了完朱云怡的周身后,中年女子立马又把朱云怡搂回了怀里,然后又心疼地说道:“可怜的孩子,怎么瘦了这么多?脸色也黑了些,也多了不少风霜之色。”说到这里时,中年女子又心疼地拍了拍朱云怡的后背,然后含着泪说道:“辛苦你了,孩子!”

自从离京南下后,朱云怡确实吃了不少苦,有几次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但她不愿中年女子为自己担心,于是她立马从怀里取出帕子为中年女子擦去脸上的泪水,然后又故作轻松地说道:“母妃,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我被您、父皇、皇兄皇嫂们保护得久了,甚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此次离京南下是对我最好的磨练,让我从中受益无穷。母妃该为云怡感到高兴才是,怎的反而流起泪来了?”

中年女子知道朱云怡是在宽慰自己,不由得在心底感叹朱云怡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于是她从朱云怡手里取过帕子擦干眼泪,然后叹了口气,笑道:“唉,你虽是女孩子,但样样不输须眉男儿,出去历练一番也是好事。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世间哪有不记挂子女的父母啊?”

中年女子的一席话乃真情流露,朱云怡大受感动,于是她又把头埋进了中年女子怀里,然后对中年女子说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妃待云怡舐犊情深,云怡无以为报!”

中年女子摩挲着朱云怡的后背,笑道:“傻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好乃天性使然,自然不奢求孩子回报。只要你平安快乐、幸福如意,母妃便心满意足了!”

看着眼前这幅舐犊情深的画面,郁且狂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的过往和自己的童年,郁且狂的双眼便不由自主地泛红了。

通过中年女子与朱云怡的对话,郁且狂也已猜出她的真实身份,他已能完全肯定那个中年女子便是张贵妃。

郁且狂猜得不错,那个中年女子确实是张贵妃,她乃河间忠武王张玉之女,英国公张辅之妹,出身显赫。当年靖难之役时,张玉在东昌之战中为营救燕王而死。后来燕王夺得帝位,尊其为忠武王。张贵妃本不受皇帝宠爱,但其父张玉乃为皇帝而死,因此皇帝对张贵妃格外敬重。加之张贵妃娴静有礼、温婉贤淑,其兄张英又军功累累,因此皇帝将之封为贵妃,对其尊敬有加。

早年张贵妃与先皇后感情极好,她的医术便是从先皇后那里学来的。后来先皇后去世,皇帝可怜朱云怡年幼丧母,便把她交给张贵妃抚养。张贵妃本身就是善良之人,又因自己唯一的女儿远嫁云南,而先皇后又与她情同姐妹,故而这些年来她一直把朱云怡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其百依百顺、宠爱无比。

紧跟在张贵妃身后的嬷嬷名叫茯苓,她和竹沥姑姑本是先皇后的贴身宫女。后来自幼伺候张贵妃的丫鬟因病去世,先皇后见张贵妃身边没有一个聪明机灵的丫鬟,便把自己的贴身宫女茯苓赏给了她,于是茯苓便开始在张贵妃身边伺候,一晃便是几十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