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6章 破案(2 / 2)

上元节过后,整个长安都安静了下来,因为高阳公主谋反的事,李贞决定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李贞认为,高阳公主之所以谋反,完全是私欲作祟,于是,在李贞的亲自过问下,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的了反贪小组,这睦反贪小组直接受命于中央,定期在全国进行巡察,听取民间疾苦,对官员在民间的意见进行反馈,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李贞还推出了官员财产公开制,所有的官员都要公开自己的财产,每年进行一次上报,每个官员都要说明自己财产的来临,若有问题,官府进行核实,如此一来,极大的限制了官员贪污情况的发生。

与此同进,李贞下令,全国官员如有贪污的,在半年之内自首,交出贪污所得可以不予追究,逾期不自首者,若被查出,一律从重从严处理。

在李贞的倡导下,整个大唐从上到下掀起了反腐浪潮,一时之间,贪官纷纷落马,官场风气为之一清。

与此同时,在狄仁杰的倡导下,对官员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进行调查,这样一来,使得大唐的官员不敢再随意挥霍朝廷的经费与财产,而省下来的钱都投入到了经济建设中。

由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这些反腐的措施得以坚持下去,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在大力反腐倡廉的同时,整个大唐的经济建设已完全开展,各地都是红红火火,建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九原钢铁基地与嶲州钢铁基地的建立,而这其中,犹以九百钢铁基地的建设难度最大。

一是因为现在的九原还在回纥人的控制之中,二来九原地处草原,四周荒芜人烟,缺乏耕地,生产条件极为恶劣和困难,想在九原搞建设,一来要时刻警惕回纥人的进攻,二来还要克服生活和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极为不易。

李贞将夺取九原的任务交给了薛丁山,同时建设九原的任务交给了老臣杜正伦。

杜正伦是一名老臣,他生于南北朝时的陈朝时期,历经了陈、隋、唐三朝,已年过八十,杜正伦于隋朝时与哥哥杜正玄、杜正藏都考上了秀才。

在隋代,考取秀才的一共才十几个人,而杜正伦一家就出了三个秀才,很为当时的人称道。

贞观元年,尚书右丞相魏征上表推荐杜正伦,认为古今以来难有人比得上他,于是杜正伦被提拔授予兵部员外郎之职。

太宗对杜正伦说:“我现在让推荐有品行有才干的人,并不是我偏爱这种人,而是因为他们对百胜有好处。

我对于宗族亲属以及功臣旧交中的品行才干不佳的人,自始终没有任用他们。

因为你忠诚正直,我现在任用你,你应当努力工作,和我的任用相符。”

贞观二年,杜正伦被授给事中兼知起居注的官职。

太宗曾对侍臣们说:“我每天上朝,每讲一句话,都要想一想这话对老百胜有没有好处,所以就不能多说。”

杜正伦进谏说:“君王举动一定要记下来,这些存留在左史官那里,我的职分是掌管撰写起居注,不敢不尽自己的正直。

陛下如果有片言只语违背道理,那么千年以后都会连累圣德,并不只是对现在的百姓有损害,希望陛下慎重对待它。”

太宗听了杜正伦的话很是高兴,赐给杜正伦二百段绢。

杜正伦是个很有才华的官员,虽已年过八十,但听说要开发建设九原,杜正伦主动请缨前往九原,为大唐贡献最后的余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