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玄笼> 第1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1 / 2)

玄笼15

第60天,各个工作小队都按照平时的工作程序,干着他们自己的工作,挖笋小队也和照常一样,只是他们原来的那辆食人鱼步兵战车出现机械故障,暂时换09式步兵战车跑几天。

这一天他们照常走在山路上,一边沿途寻找小竹林,之前发现的那些小竹林基本都被他们挖完了,现在他要去更远地方继续寻找。

载着挖笋小队的09式步兵战车行驶到一处高地,趁着现在地势高,车长从驾驶舱后部的舱盖上探出身体,用望远镜搜索隐秘树林中的小竹林,接着在靠营地方向的河边看到了在那里扎营的洪国军队,他们的围墙外还有数只低级妖兽的尸体,看起来他们这里也并不安全,不过那些到处跑的妖兽感觉也并没有那么难对付。

大量的箭支和长矛插在这些妖兽的尸体上,整的看起来像个巨型刺猬,看来他们对付这些妖兽也废了不少力气。

车长放下望远镜,在电子图地图上继续标注这次发现的小竹林,完成坐标标注,车长缩回车内关上舱盖,对前面的驾驶员说道:“驾驶员,带我们去地图上新标注出来的小竹林。”

。。。。。。

远疆号舰艏指向的方向,前视信息列阵扫描到5光年外的一个恒星系出现了一次从来没见过的空间波动,前视信息列阵的定向扫描角度有限,无法追踪它的移动线路,那次波动的出现时间仅有不到2秒,它出现的时间很短。

伊森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出警报,在前视探测界面中划出它大致位置,这条空间波动同时也引起了远疆号船员们的密切关注,所有人都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杰克斯下令将主信息列阵从近距全向模式转变为远距定向扫描模式,试着再次扫描到它。

碍于远程模式下扫描一圈的时间,随着它距离的增远,扫描到的数据断断续续,再次扫描到它的确切位置已是断断续续的信号,它的波动源在扫描界面中只有两个点,各自相隔700光年,一个是5光年外的跃点,另一个就是落点,那个点的出现时间也是不到两秒,看起来是有规律的跳跃前进,接着它就离开了远疆号现今状态下的扫描范围,如果是多列阵扫描的话,会好很多,“这里的多列阵扫描,相当于在机械式扫描雷达上面多安装几台雷达天线,这样可以同时扫描其他方向配合雷达天线的旋转结构,扫描间隔和效率比以往的单天线扫描少很多。”

伊森根据目前仅有的信息,罗列出的预测结果中都是人为现象,也就是说有其他文明在周围活动,其中一项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就是异星文明,至于其他几项,感觉不怎么靠谱,就没有采用,比如什么自然现象的超光速粒子能量震荡,什么星际野生动物在依托特殊渠道在超光速移动。

当看到这个预测,船上的人的不禁联想到《星际迷航.发现号》中那头会孢子跳跃的水熊虫。

还有,以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有一种预测,那便是某个已经升天的文明的日常活动。。。。

杰克斯觉得修复信息列阵是首要,不然周围发生了什么连预警能力都没有,就让当前维修底部空间列阵的损管队修改之前的任务安排,全力修复全部信息列阵,武器系统的修复工作转交修理2号空间环的小组负责。

修改好损管小队任务进度,杰克斯下令让当前唯一能用的信息列阵回归近距全向模式,就离开位置与彼得诺夫交班。

。。。。。。

消息传到地面,洪文德坐在他的办公室,手扶着平板阅读从远疆号发下来的东西,“有意思,看来这附近不仅仅只有我们,让我猜猜,是《星际之门》中的升天族呢?还是《星际迷航》里面的Q?或是某个飞升到更高境界的家伙?”

然后洪文德又联想起之前天宫到月宫的那个传送光束。。。。好吧,那属于第4点。

下午4:33

营地东侧30公里,挖笋小队连续挖完5片小竹林,望着已经快塞满步兵战车运兵舱,感觉是时候回去了。

挖笋小组每个人抱着竹笋往车里塞,介时,远疆号向他们发出预警,在远疆号的热成像航拍中发现挖笋小队附近的出现大量热源,而这些热源把挖笋小队团团包围。

挖笋小组的人看着周围的树林发出窸窸窣窣的动静,一下子梦回越南,他们迈开腿向着步兵战车奔去,尽管怀里的竹笋在小组组员怀里一边跑一边掉,他们也顾不着那么多,抵达步兵战车那边的人完全不管放置顺序,直接把竹笋硬塞进那所剩无几的空间,就拿起枪去附近组建防线,掩护还在后面的人,

搬运队伍最后一个人的身后,一只体长半米的啮齿类生物从地底下窜出来,扑向那位组员,09式步兵战车炮手转过炮塔,想要瞄准那只长的像只老鼠的家伙,奈何已经已经来不及了,远疆号第一例在这颗行星上的船员伤亡事件出现。

为了避免第二个人员伤亡,远疆号的操作员顾不着传送系统的单项锁定,直接把以步兵战车为中心范围6米以内的目标全部一次性传送走。

那名遇害的小组组员在其他人都传送回营地后,他被传送到远疆号的医务室,可惜他早已经没了生命迹象。

后来通过扫描数据和挖笋小队其他人身上的记录仪知道它们的大体细节,根据它们的长相,判断它们和地球的竹鼠类似,挖笋小队遇到的是它们的族群。

至于为什么会那么晚发现他们,之前它们都在地底下,这种动物基本都是昼伏夜出,白天没什么活动迹象,探测系统就没有把它们列入威胁名单,它们的信号就被无视掉了,直到它们的活动迹象忽然上升,伊森和操作员才注意到这些在挖笋小组脚下如同地雷的群居啮齿动物。

不过他们为什么会忽然狂暴呢?难不成是挖了它们太多竹笋的缘故?现在是它们寻找配偶延续后代时候,对食物的需求也相应增大,那它们在那片小竹林下修整也就不难解释了。

只是它们如果也啃竹笋的话,那竹子应该也是他们的主食,但是我们挖笋是怎么激怒它们的?难不成它们都有起床气?还是竹笋对于它们而言,就像求婚时用的钻戒?

不管如何,它们这一整个种族现在已经被列入出勤时的特别留意名单中,

随后的扫描发现它们西南7公里另一片已经被标记的小竹林下方又有一个同种类族群,在舰桥值班的彼得诺夫决定研究它们两个族群是否存在于联姻的情况,以及族群的社会结构。

如果有社会结构,那么两个族群离得那么近,两个族群发生冲突是迟早的事,现在又是它们的特殊时期,要么就是两个族群的准备联姻。

。。。。。。

地面营地,挖笋小队和他们脚下的土地被远疆号一起传送了回来,他们出现在营地空地上,他们脚下还垫着两米高的土,还有一只大老鼠被压在下面,露出长度达到十几厘米的尾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