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异界之我在大明有个家> 第五章 前路当如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前路当如何(2 / 2)

“人要学会变通,守着上千年的老规矩有什么用。”

“千年前的规矩,放在现在发生在朕的身上,爱卿觉得还实用吗?”

“你就不怕朕那天突然驾崩,连个后人也没有,大明又该由谁来,主持朝政,是你还是何人。”

“臣绝无此意,皇上寿与天齐,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

“但是皇上难道就这样,把祖宗留下的规矩和祖训更改掉。”

“如此朝堂百官有心之人,于民间散播谣言,对皇上一世英名将是不好的一面。”

“朕,现在倒是想要知道,也更加好奇这民间百姓会怎么传播。”

“朕最近所做改革,废除的旧法那一条不是对大明百姓,士农工商之间做的改革,改变他们现在处境和困难。”

“启禀皇上,再有心人传播下,百姓是大明群众基础最大的人口,如若传言说皇上您是一个数典忘宗,贪图美色只顾享乐之人。”

“大明百姓只会当做饭后闲聊的一个玩笑话,以讹传讹事态将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不会有一句是赞同皇上您的话,其中小人更是会传出先皇大行刚一月,皇上不为先皇守丧三年不得让皇宫歌舞声天,明锣鼓响皇上居然要办有喜庆和红事。”

“到时候百姓只会口口相传皇上乃是昏庸无能、欺师灭祖、数典忘宗、道德沦丧之辈。”

“哈哈哈……好啊真是好啊王大人,你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朕,可不是一个争流传千古万世芳名的皇帝。”

“这些都不是朕在乎,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又岂在乎这些不理解朕的人,在得后世之人纵观南宁岛千年以来,便会改变对朕所做过所有事情的看法和观念。”

“朕给你讲一个故事,在一个世界中曾经也有一个国度名为大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做过放牛娃,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只因为吃不上一口饱饭,颠沛流离,为生计奔波。”

“总而言之朱元璋在没有当皇帝时候就是想有饭吃,无论是寺庙当和尚、乞丐和参加起义军,都是为了一口饱饭,最后因为有情有义带领兄弟夺得皇位。”

“一生在位三十年斩杀贪官污吏十万人以上,最后晚年为了太子上位能够安心接管国家,杀了不知多少位高权重的大臣,就连陪自己揭竿而起打下大明的生死兄弟,都没有放过。”

“培养了二十五年的太子因病离世,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新的继承人上位。”

“所以子嗣中,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皇长孙朱允炆适合继承皇位。”

“朱元璋对朱允炆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于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那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拥有和自己一样的雄韬伟略,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只有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朱允炆上位四年大肆推动消藩,大明出现历时4年的内战。”

“不少王爷被贬为庶民,朱棣担心自己被消藩,于是发动战争,将亲侄子朱允炆赶下台取而代之”

“朱棣在鸡鸭鹅圈下方打造兵器,使用鸡鸭鹅的叫声,掩盖打造兵器的声音最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

“王大人你说是对是错?”

“启禀皇上,此人所做之事有违祖宗礼法,在亲侄子手中夺取皇位。”

“但是在侄子不断消藩下,迟早有一天会让自己也会被消藩,为了推翻侄子统治而活命,证明此人不是一个在乎为了活命和皇位而在乎祖宗礼法之人。”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四年,年年大明发生内战。”

“朱棣在位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朱棣在位期间完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平,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发展到顶峰,朱棣在位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朱棣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朱棣无论从文治上、从武功上都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朱棣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杀戮无数。”

“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为了稳定北疆,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

“经过朱棣完善了的文官制度,奠定了明朝的政治格局,影响了明朝和另一个朝代,五百余年的政治生活。”

“朕,问你此人所做之事,可有被世人称赞的地方。”

“朕,在问你此人一生又有如此多的过错,不一样被后世之人称为永乐大帝。”

“启禀陛下是臣眼界狭隘了!”

“朕,要如同这明成祖一样治理国家,在我们南宁岛建立一个千古盛世的永乐盛世,你觉得朕有这个能力吗?”

“启禀皇上,千古一帝,流芳百世,为大明百姓创造一个千古盛世,又岂是纸上谈兵说说而已。”

“爱卿说的很对,又岂是嘴上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为黎明百姓说出个千古盛世!”

“想要改变我大明,是要伏尸百万,血流成河,踩着敌人的尸骨一路走下去。”

“朕,在问你朕在你心中就是昏庸无能、欺师灭祖、数典忘宗、道德沦丧这样的人吗?”

“臣,绝无此意和想法,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好一个就事论事,那你可知道朕,在朝堂之上斩杀了多少大臣?”

“皇上所杀都是该杀之人,身为大明命官,不想着为大明皇朝谋福利,为大明百姓做实事,只想着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舞弊朝堂。”

“只为自己如何在朝堂之上爬的更高如何将自己的小金库堆满,只想着高官厚禄、光宗耀祖。”

“不错,王大人看的很清楚吗?朕到是要看看,你是不是一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

“能不能在这追求权利至上的朝堂之上,一直保持本心。”

“如若你让朕失望了,你知道后果很严重,一并治你今日欺君罔上顶撞朕之罪。”

“好了朕安排你去办,你就给朕把事办好,不然朕治你办事不力之罪。”

“朕,但是要看看都是,有什么魑魅魍魉和跳梁小丑蹦哒出来”

“礼部尚书王浩听旨!”

“即刻昭告天下,即日起全国为朕选妃事宜,十六到二十二岁皆可参加入选。”

“同时发布罪己诏: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为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朕德不类,不能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今大明皇室人丁凋零,朕有违祖训,上德行不类,下有违仁孝,此举有道德仁孝,但朕深思大明皇室在朕手中绝丁,愧对大明先祖。”

“王大人,先退下去吧!”

“微臣告退。”

“青龙,你去安排锦衣卫监察看住百官,如果有任何一人煽动民情,带动对朕不好的舆论,即刻抓捕看押。”

“臣领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