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带着水浒系统混大宋> 第八十七章 坐堂大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坐堂大夫(2 / 2)

李中山也觉得龙风云这医馆很有意思,而且对其教授学员的事也很支持。

不过外科手术这方面暂时没有人会,龙风云不可能总呆在医馆里,毕竟军中还有公务,李中山表示很想跟龙风云学习这门技术,龙风云自然求之不得,答应有时间一定将这门技术教给他。

薪水方面龙风云自然不会小气,给李中山定了一个不低的薪金,而且按接诊的人数还有一定的奖金,多劳多得,李中山自然十分满意。

龙风云知道老头并不看重钱财,不过还是给了很高的待遇。

因为他不差钱,他办这医馆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赚钱,龙风云觉得这样既解决了带回来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找个事做,同时还能治病救人,造福百姓,何乐而不为?压根就没想着赚钱。

三人共同商议将医馆取名为惠民堂,意思就是照顾平民百姓,造福一方。商定如果遇到有困难或者没钱看病的患者采取减免诊金和药费的办法,优先治病救人。

李中山对龙风云的做法十分钦佩,如今向龙风云这样的义士实在是不多。

李中山很高兴,他觉得这就是他的理想,跟龙风云简直就是志同道合,主动承若有时间就帮龙风云带一带这些学员,把自己这几十年行医的本事都教给这些年轻人。

龙风云闻言大喜,这样的话他的这些学生说不定有个一年半载的就能独立行医了。路都铺好了,就看他们的资质了。

大伙的心情都不错,龙风云提议要跟李中山喝两杯,于是带着老头和银月在附近找了一家酒楼边喝边聊。

酒桌上,龙风云聊起了他为何要办医馆的原因,这就提到了那些岛上的村民。

龙风云一边喝,一边跟李中山讲起了这些苦命学员的情况和遭遇。

事情比较复杂,知道龙风云将酒壶里的酒喝干这才讲述完他的这些学生的故事。

李中山喝的微醉,听完龙风云所讲述的故事不禁感叹,没想到这些人的身份和命运如此的离奇和不幸,同时大赞龙风云有此义举,借着酒劲拍着胸脯承若,对这些学生必倾囊相授,绝不保留。

龙风云想给李中山单独安排一套宅院在此安家,李中山闻言连连摆手道:“龙老弟不必麻烦,我观医馆空房不少,你随便给我安排一间便好,这样不管是教学还是看病都方便。”

一顿酒下来二人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不过龙风云不能叫他老哥,李中山却是喊上了龙老弟,听得银月在一旁抿嘴直笑。

医馆的事宜基本上都商量的差不多了,龙风云按照李中山的意思在医馆的后院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李中山就这样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龙风云只要空闲便会来医馆,与李中山一起教授学生。

虽然神医的卡牌能力很强,但是医术这个东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医生都有每个医生的优点和长处,每个医生看病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二人在教学的同时也学到了对方的不少经验,受益良多。

尤其是李中山在龙风云那里又学到了不少现代的医学知识,虽然龙风云不是学医的,了解的十分浅薄,不过对于李中山来说像是被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而且这老头有着不耻下问的精神,上次就缠着银月,这次轮到龙风云头疼了,因为很多东西他也讲不清楚,一是懂的有限,二是没有设备和条件,比如细胞,细菌。病毒这些,没有显微镜他也无法展示,更复杂先进的东西就更解释不了了,所以也只能挑简单的说。

主要是在卫生和消毒方面多讲了一些,强调了一下口罩,手套等的使用。

宋朝时期的人不像现代人多有三高和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所谓病从口入,主要还是卫生方面不注意引起的。再一个就是外伤的情况比较多,所以龙风云教学的重点多放在这两个方面。

龙风云和李中山达成一致,决定延缓开馆,先让这些学生学好药理药性,药材的辨认再接诊病人,要不然容易出乱子,老头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李中山经过几天的教学,发现这些学生学的非常认真,而且能做到心无旁骛,对此十分满意,学生们的进步都很快,才小半月的时间便把药房里的药材认的差不多了,估计再有半月让他们按医嘱抓药绝对没有问题。

龙风云这边除了教一些中医知识还额外开设了外科教学。

内容并不复杂,只要是针对外伤的治疗,接骨和缝合是重心内容。

在没有缝合的情况下,患者的伤口恢复效果往往会很不理想,而且容易感染发炎,严重的会导致截肢和死亡,仅靠简单的包扎和药物治疗是当时常用的手段。

外伤缝合对于龙风云来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他特意买来了好多猪蹄让学生们练习缝合,故意在猪蹄上划出各种深浅不一的伤口,让学生们练习。

龙风云先做好示范,然后学生们一个个地按着个猪蹄开始缝合,场面既严肃有有趣。

根据伤口的不同,所用的针线自然也不同,龙风云搞了很多大小粗细不一的针线,专门给学生们练习。

李中山忙里偷闲也凑过来学习,十分认真的样子。

龙风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不是弄点尸体来给李大夫学一下解剖学,以龙风云现在的身份弄点被执行完死刑的犯人应该不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