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特警乱明> 第069章 朝中暗流涌 孤身下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9章 朝中暗流涌 孤身下江南(2 / 2)

江楚寒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问道:“请问船家,你是哪里人?”

“老汉就是扬州人。”撑船的老汉笑意盈盈地道,“我的家乡就在扬州,祖祖辈辈也都在扬州,平时打打渔,若是遇上客官,老汉便送他过江。”

“生意怎么样?”江楚寒捞起一汪江水,仔细地洗了把脸,顿觉神清气爽,走到老汉的身边坐了下来,一脸微笑地跟船家闲聊着。

“生意么,呵呵......”老汉摇了摇头,脸上忽然浮现一股淡淡的哀愁,“简直没法做了。”

“为什么?”江楚寒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本想听听江南的一些趣事和当地的一些经济状况,对江南的一切当前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听到老汉这么一说,江楚寒心中不由的一股黑云涌了上来。

“还不是辽饷惹的呗。”老汉叹了口气,嘴中说着话,手上却没停下一丝半豪,“年轻人,你不是江南人吧?”

江楚寒摇了摇头:“我是两淮人士。”

“既然不知道,还是少问为好,上了岸,老汉建议你也别去打听,只会对你有好处。”老汉又叹了口气,继续撑着那只小船儿。

“辽饷?”江楚寒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在记忆里,只记得《李自成传》里有提过,崇祯年间大征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使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最终逼迫的许多农民造反,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只是关于这个时代更具体的,江楚寒便不知道了。

“看来,只有上岸才能知道一切了。”江楚寒沉思了一番,暗暗地想着。

大约到了傍晚时分,那只水上的一叶扁舟终于驶入了扬州府水路码头,江楚寒随手取出一枚五两的纹银递给那船家,那老汉手拿着沉甸甸的银子睁大了眼睛,还未反应过来时,江楚寒早已翩然远去。

“好人......好人啊,好人有好报。”老汉站在船头激动地叹了口气,一时半会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江楚寒下了船以后,走出水路码头,又穿过了几条街道,来到了繁华的大街上。扬州府真不愧是扬州,只是短短的这么一段路程,江楚寒便已见识到了扬州城的富庶和繁华,码头上堆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色货物,码头上也停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货船。

走入扬州城大街后更是人潮涌动,几乎五步一间酒楼,十步一座歌坊,街道两旁的小贩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欢笑声吵闹声汇成了一片。此时已几近晚上了,两旁的屋檐上已早早的点起了灯笼,将这人潮汹涌的扬州城大街在这星星点点的夜晚映衬的无比明亮,这种光景若要是在栖霞城,恐怕只有节日时才会见到。

早在船上,江楚寒便已打定主意,要先在这扬州城里好好地摸索打探一般,这一时半会的还不急着去见陈奇瑜和孙传庭。江楚寒来到一座有些气势的酒楼前,抬头一望,只见高大的牌匾上赫然书写着几个龙飞凤舞的金色大字:“烟雨楼”!

“烟雨楼?莫不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那座烟雨楼?可那是在嘉兴吧?”江楚寒低下头想了想,忽又笑了出来,自己那么认真做什么。想到这里,江楚寒微微一笑,一甩长袍,迈开大步,缓缓地走了进去。

江楚寒走进了烟雨楼以后,只见满店的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江楚寒微微一笑,好一座烟雨楼,生意如此之红火,简直比栖霞城那最有名的洞仙楼生意还要好。

一见有客官,一名长相精明的小二立即凑了过来,冲着江楚寒点头哈腰地直笑:“客官是打尖还是吃酒啊?”

“嗯,打尖,顺带也吃酒,给我安排一处上房。”江楚寒摸出一小锭银子塞进小二的手里,笑了笑:“要最好的。”

ps:友友们,假期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