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强汉从传道开始> 弟四十九章 为一个人开的廷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弟四十九章 为一个人开的廷议(2 / 2)

“来福,别跪着了。去叫大家把耧车搬进来,还有我们今年收成的粮食拿进来。”

【科普:条播与耧车

“所谓“条播”,是指把作物播种成间隔均匀的长条状。在这种播种方式出现以前,人们采用“撒播”,就是用手直接向田地里撒种子。这种比较原始的方法不能控制种子的用量,而且作物发芽后排列得疏密不均,影响生长效果。采用条播以后,发芽的作物一排排均匀分布不但节省了种子,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与田间管理。

耧车就是进行这种工作的农具。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播种机械,当时主要是一脚耧和二脚耧,但早期耧车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耧车也叫"耧犁”、“耩子”,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梁等。”】

“陛下请看,这是我们依据前人一脚耧和二脚耧所发明的三脚耧。

三脚耧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省时省力,播种效率很高。

耧车结构分为两部分。一侧是盛种室,种子从这里放入;另一侧是泄种室,种子从这里出来。播种时,牲畜或人拉着耧车,边走边开出几条用于播种的沟,因为是三脚耧,因此会开三条沟。后面一人轻轻摇晃耧车,使种子从盛种室经过通道进入泄种室。由于通道的空间限制,散乱的种子排成纵队,经由设计好的通道均匀地落入开好的沟中,从而完成播种。

此耧车经过我们今年的测试,不仅播种速度快,并且可以保证作物播种均匀,不会造成某些作物营养不良的情况,并且此法播种而出的作物也更加方便百姓除草等育苗工作。”

刘启打量一番耧车,轻轻拍了两下,然后推了推。既然王允说了已经测试过了他觉得便没有问题,因为王允给他的众多惊喜,他并未觉得王允会骗他。

“大司农,此物不错。也快要到春耕时分了,你去槐里学习一下,尽量在春耕时能普及就多普及一些。”

“诺。”

说完他又对王允接着到:“你这臭小子,下次有这种利国利民的东西你就不要自己测试了。直接找大司农同你们一起测试,如果可行要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开来,知道了吗?”

“是,小臣记住了。”王允低头答到。

刘启看王允如此给自己面子也是很受用的,“那你们抬粮食进来干嘛?”

“陛下请看。”王允摆手,两位槐里的村民见状抬着自己簸箕中的粮食就走到刘启面前。

“这是我们用堆肥技术所种的粮食,不仅每亩地多产半石,并且所种出的粮食也相较于普通田地种出的粮食饱满。”

“堆肥技术?可是战国时期农家所提的那个堆肥技术?”

“正是,不过却略有区别。”

当听到王允说正是时刘启心中还是流露出些许小失望。堆肥技术他早就在农书中所见,不过其中所需要的工序已经牲畜排泄物却不是一般农民那么容易找到。

“你可知此法为何没有普及开?”

“小臣知道,小臣今日所提正是此法的改进。”

“哦,你且说说。”

“茅厕!”王允自信满满的说到。

“茅厕?”王允说出茅厕刘启并未想到其他,倒是想到王允是掉进茅厕才大变样的。

“可是你掉进去的那个?”刘启开口问到。

听了刘启的话王允脸都黑了,而周围的百官闻言却是大笑了起来。相较于后世电视剧上所看的皇帝高高在上的早朝,王允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百官互动的廷议。不过刘启大庭广众提自己的丑事就不是那么招人喜欢了。

“咳咳”闻言刘启也不准备卖关子了,轻咳两下开口到。

“小臣所说的意思是给粪建一个屋子。”

“哦,你且说说看。”

“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低为檐楹,以避风雨飘浸,且粪露星月,亦不肥矣。

这是粪便营养流失的原因 我们只需要建一个粪屋,给茅厕搭个顶即可。

粪屋之中,凿为深池,甃以砖甓,勿使渗漏。凡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落叶,积而焚之,沃以粪汁,积之既久,不觉其多。”

“如此这般,那怕三口之家也可以满足自家所需的肥料。”

听了王允的话,刘启没有答复,而是思考其中的可行性。

无果,开口问到。“此法当真可行?”

“我槐里这样做的民众不在少数,虽然比不上我们堆肥所产,但相较于一般天然生长多产不少。”

抚了抚自己不长的胡须,看见这在奋笔疾书记王允所说之法的大司农李义刘启开口了。

“大司农,看着处理一下吧。”

大司农:“诺。”抬都没抬头看刘启。

弄得刘启一阵气结。

“除了这些还有吗?”刘启开口问到王允。

“那是自然,来福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