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重生物理大时代> 033.诺奖阵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33.诺奖阵容(1 / 1)

翌日清晨,柔和的晨光顺着窗户撒入,如薄纱般披在一具凹凸有致的娇躯上。陷在软床中的少女缓缓醒转,揉了揉眼睛,大大地抻了个懒腰,轻薄的丝质睡衣将她完美的身材完全显露出来。客厅的留声机缓缓转动,欢快的音乐从门缝里传来。夏洛特将自己睡凌乱的咖色长发梳理整齐,换上了一身米色的长裙。看着镜子中神采奕奕的少女,夏洛特嘴角勾起一个迷人的笑容。似乎许久没有睡过这么好的觉了。推开卧室的门,已经穿戴整齐的卢格安,正为两人准备着早餐。“早安,夏洛特小姐,睡得如何?”“Gut.”女孩靠在门框,笑着点点头:“这是什么曲子?”“Mir ist so nach dir.”(译:如此与你同行。)看着卢格安微笑的英俊侧脸,夏洛特砰然心动,不自然地侧过脸。“吃早餐吧,虽然是酒店提供的。”卢格安耸耸肩,笑着问道:“夏洛特小姐,早餐后我需要去一趟柏林大学,你愿意和我一起吗?”“如果可以的话。”夏洛特点点头,反正她也没处去。“那就这么决定了。”早餐后,卢格安携着夏洛特离开摩卡大酒店,徒步前往柏林大学。而勤奋的泡利早就起床,去物理研究所当爱因斯坦的工具人了……柏林大学距离摩卡大酒店并不远,徒步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夏洛特挽着卢格安的胳膊,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柏林与慕尼黑完全不同街道风格。事实上,柏林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德国城市,建筑线条硬朗,简洁,没有一丝赘余。而慕尼黑则更倾向于奥地利,城市里充满了文艺气息。看着周围行色匆匆的人们,卢格安似是有感而发,轻声问道:“这里比起慕尼黑,你更喜欢哪一个?”“嗯……”夏洛特思考一下:“大概是慕尼黑吧,柏林太压抑了。”“我则更喜欢柏林。”“为什么?”“因为柏林有更多的酒吧。”“……”柏林大学内,在询问了地址后,卢格安携着夏洛特来到柏林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敲开了研究所办公室的大门,此时,正有四个中年人正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着,两根香烟,一条雪茄,和一只烟斗。这其中,有三个卢格安都认识。“早上好,索墨菲尔德教授,爱因斯坦先生和冯·劳厄先生。”卢格安摘掉圆顶帽,彬彬有礼地点头致意。身后的夏洛特松开卢格安的胳膊,提起自己的裙子,右脚后撤一步,同样礼貌施礼。“坐吧,海因里希。”索墨菲尔德点点头,示意两人坐下。“这两位你已经认识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教授。”索墨菲尔德指了指角落里沉默的地中海男人,笑着介绍道:“这位就是量子论的最初提出者,玻尔兹曼函数的最初提出者,柏林大学物理系主任——马克思·普朗克。”普朗克?卢格安瞳孔微微一缩,心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我的老天,普朗克!这个名字恐怕是后世除了爱因斯坦以外,知名度最广的人!他提出的普朗克常数,和能量量子化概念,也就是能量存在最小值e,就连后世的高中生都知道!在量子力学领域,如果说奠基人是玻尔,那么开创者,就非普朗克莫属!之所以卢格安没有第一眼认出普朗克,纯粹是因为他现在的形象,和后世在教科书上的差别巨大。至少现在的普朗克还是地中海,而不是光头……“很荣幸见到您,普朗克先生,您的大名如雷贯耳。”两人友好地握了握手,普朗克对卢格安点点头:“你好,海因里希先生,我也曾听说过你。”卢格安眼前一亮,好奇地问道:“哦?听说了什么?”“你的冷笑话和聪明才智一样出众。”“……”卢格安脸瞬间一黑,转头悲愤地看着索墨菲尔德。以前在维尔兹堡的伦琴教授如此,现在的普朗克也如此,能把这事宣扬出去的,也只有一个了……注意到卢格安幽怨的视线,索墨菲尔德歪过头,深吸了一口烟,悠闲的吹起口哨,仿佛一个局外人。一旁的爱因斯坦和冯·劳厄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笑意。很明显,卢格安的冷笑话,已经在德国学术界传开了。教授啊教授,您可真是我亲教授啊。再说……我的笑话真的那么糟糕吗喂!冯·劳厄吸上一口雪茄,及时地转移开话题,在谈下去,恐怕卢格安的脸就黑成锅底了。“所以说,海因里希先生,不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美丽的小姐吗?”这次,没等卢格安开口,夏洛特就直接站起,大大方方地开口自我介绍,把卢格安那套“兄妹论”给憋了回去。“夏洛特·克莱因,是卢格安的未婚妻。”“很荣幸,海因里希夫人。”冯·劳厄点点头。一旁的爱因斯坦眨眨眼睛,从身后拿出一根精致的胡桃木手杖。“所以说,我们幽默的海因里希先生,就是因为担忧自己的未婚妻,才丢下这根精致的手杖的吗?”说到这,爱因斯坦扫一眼夏洛特,饶有深意地调侃道:“真是个医学奇迹啊,不是吗?”落落大方的夏洛特被爱因斯坦一句话破防,脸颊闪过一抹秀红,低着头坐回沙发上。而卢格安似是没听出爱因斯坦话中深意,笑着接过胡桃木手杖。“感谢上帝与爱因斯坦,将健康与手杖带到我身旁。”此时,已经深知爱因斯坦秉性的卢格安,不再拘束,毫无顾忌地开口讽刺。爱因斯坦哈哈一笑。“如果可以,请把我和雅典娜放在一起,而不是耶和华。”几人闲聊几句,卢格安环顾四周,疑惑地问道:“泡利呢?为何我没看到他的身影?”“泡利去车站了。”索墨菲尔德掸掸烟灰:“去接来自丹麦的教授。”听到这,卢格安惊喜地问道:“玻尔教授已经到柏林了?”冯·劳厄抬手看看手表:“如果火车没有延误,玻尔先生已经在10分钟前到达柏林,20分钟后进到这个办公室。”细心的爱因斯坦注意到卢格安溢于言表的惊喜,好奇地问道:“海因里希,你认识玻尔?”“没有。”卢格安摇摇头,笑道:“但神交已久。”“玻尔确实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年轻人。”角落里一直沉默的普朗克突然出声,插了一句,表达了对玻尔的赞扬。“所以我们才邀请他的,不是吗?”索墨菲尔德反问道。“也不尽然。”冯·劳厄冷哼一声,轻啐一口道:“艾伯特政府希望我们这么做,为了向其他国家展示,战败后的德意志依旧拥有活力。”卢格安注意到场面突然沉默下来,赶紧出来打圆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邀请到玻尔先生这种大学者,不是吗?”半个小时,在闲聊中转眼而逝。在泡利的带领下,行色匆匆的玻尔终于来到柏林大学,也终于让卢格安看到这位量子力学教父的真容。倒是和照片上差距不大,这是卢格安的第一直感。意料之中的,这位丹麦学者德语并不太流利,但也能勉强交流,这是卢格安的第二直感。出于德意志人通用的第二直感,在众人的一致要求下,大家统一改用英语交流,即使玻尔的英语比他的德语还烂……在一轮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在场一众物理学家很快便熟络起来,一场对现代物理影响深远的讨论会即将开始。在这个时代,各种物理理论已经趋向成熟,光学,电学,热力学,磁学,力学等等,似乎时间的一切都可以用现有的物理理论解决,物理学已经结束了。但是,仍有四个问题,是经典物理学解释不了的。即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及原子的稳定性问题。正是这个四个问题,物理学家们不断研究,才造就了后来的量子力学。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是1919年,一个量子力学只有雏形的年代。柏林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办公室内,由5个诺奖得主组成的超豪华队伍,就原子的稳定性问题,讨论得如火如荼。而卢格安和泡利这两个年轻人,显然还不“够格”,无法加入这个热烈的讨论圈。泡利一脸火热,如饥似渴地听着场中的讨论,手中下笔飞快,将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相比于泡利的狂热,卢格安就冷静的多。无他,他们讨论的东西对卢格安来说,太简单了……这不是卢格安狂傲,只是单纯的时代鸿沟,巨大的知识落差让卢格安的眼界更广。场中,五人的讨论愈加激烈。普朗克沉吟许久,突然开口,一针见血地点出现有的问题。“玻尔和索墨菲尔德的理论模型,虽然可以解释磁场下的塞曼效应和电场下的斯塔克效应,但是引进值为1/2的量子数时要怎么办?”这个问题显然也困扰了玻尔很久,这位丹麦学者脸色难看地摇摇头。“该死,我仍无法理解反常塞曼效应!”众人尽皆沉默,就在这时,一个不合群的声音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大家一起转头,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和夏洛特调笑的卢格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