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五百三十四章:女子学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四章:女子学校(2 / 2)

心里的那一丝愧疚,也随之烟消云散。

看到了吧,这家伙,整一个白眼狼,不救就对了。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对李愔说道:“愔儿,那你多留下一些止痛药吧,让皇后也少受一点罪。”

李愔点头称是。

忽然间,李愔想起了什么,不由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想为皇后祈福。这样,儿臣回到益州之后,决定开设女子学堂,让整个剑南道的小娘子,都可以到学校学习。这样一来,想必这些小娘子,一定会对皇后感恩戴德。”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赞许地说道:“愔儿,你有心了。”

嗯?

父皇竟然答应了?

李愔当即大喜过望地说道:“太好了,那父皇就为剑南道的那些小娘子,谢过父皇了。儿臣相信,有了这么多人的祈福,皇后一定会逐渐好起来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就命李愔他们下去休息去了。

李愔又来到含象殿,见了母妃杨妃。

在长安城待了几天时间之后,李愔再次回到长安城。

然后,李愔就命人将乔琦琦叫了过来。

“琦琦,本王准备在益州新城成立一座女子学院,准备让你当女子学院的院长,不知你意下如何?”

听到李愔的话,乔琦琦不由又惊又喜地问道:“殿下,真的可以吗?”

说道这里,忽然又想起上次殿下所说过的话,乔琦琦忍不住说道:“殿下,如果开设女子学院的话,那些百官,不是要弹劾你吗?要不然的话,还是别开了吧!”

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琦琦,你放心好了,这一次呢,皇后病重,本王已经向父皇奏明,要开设女子学院为皇后祈福。父皇已经同意了,所以,现在根本就不怕有人弹劾。而本王准备让你当女子学院的校长,你意下如何?”

听到李愔的话,乔琦琦不由又是高兴,又是紧张。

半晌才说道:“殿下,琦琦怕是做不好呢,要不,你让别人当?琦琦就当一个老师就好,殿下看好不好?”

李愔哈哈笑道:“不要怕做不好,没有谁是生下来就会做事情的,你只管去做,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本王。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学校呢,早就已经建好了,现在本王就招收生源。”

当初建设大学的时候,就预留下了女子学院的地方,当然了,两座学院并不在一处。

现在益州大学的学生,一再增加,目前人数已经达到数万人了。

当然了,李愔又在整个剑南道,增设了几家大学,这才让益州大学的压力,得到缓解。

不过至于女子学院,还真是早就已经建设好了。

现在只需要开始招生,和预备一些工作人员就可以了。

接下来,李愔找到益州月报的主编夏云天,命夏云天在益州月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

……

新一期的益州月报发布了,再一次引发了大家的哄抢。

现在益州月报,已经成为大唐时尚、新闻、娱乐还有农业等等的综合报刊。

它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所以销量是期期攀高。

那些富豪就不用说了,益州的一些新动向,都是他们想要了解的。

他们直接订了全年的报纸,只要报纸一到,会直接送到他们家里去。

还有那些官员和缙绅,他们也需要从益州月报上,了解到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因为益州月报的举办者,可是一位皇子。

尽管这位皇子,远在益州,但是谁能说,他就没有一些最新动向,或者是皇上的一些最新想法?

只要有一点,那就是赚的。

还有那些学生兼职文人,他们喜欢的,是上面的小说板块。

现在益州月报上的小说,已经不再限于李愔和徐惠在写了。

已经多了不少特约作者,根据受欢迎的程度,他们可以拿到不菲的稿酬。

现在投稿之人越来越多,他们已经不在为稿件发愁了,而是为稿件太多审稿而发愁……

当然了,宣扬正能量自然是少不了的。

什么孝子的故事,忠义的故事,仁义礼智信的故事等等。

另外,现在益州日报还多了天下奇闻这一板块。

他们招募了不少的驻外记者,记录下来不同地方的奇闻异事,然后将这些故事传回来发表。

当然了,这些故事,要求的是真实性。

而这个时代的记者,还是非常敬业和非常有职业操守的。

并没有学会后世炮制新闻的那一套。

而这个天下奇闻板块,也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最后还有诗词歌赋文学板块,这一个也是在整个大唐收稿,也受到哪些文人的追捧。

然后还有农业板块,这个板块,让那些百姓们都纷纷购买益州月报。

综合起来,益州月报的销量要是没有节节攀升,那才是咄咄怪事。

而这一切,益州月报的主编夏云天,居功至伟。

现在益州月报的销量,比之从前,起码增长了五倍!

益州月报每年的盈利,现在也变的非常可观。

……

而最新一期的益州月报,仍然遭到哄抢。

不过里面的一则消息,在剑南道之外,并没有引发多大的轰动。

这则消息是,因为皇后病重,为了给皇后祈福,蜀王决定在益州新城举办一个女子学校。

所有剑南道的小娘子,都可以免费入学。

这些小娘子,只需要对皇后心存感激就足够了。

这一则消息,好多人都不以为然。

女孩子家家的,上什么学嘛!

不过人家蜀王是在为皇后祈福,这是人家的孝心,他们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而那些世家还有那些老顽固,对这个消息则是非常不满的。

这个蜀王,又搞什么?

女子怎么能上学呢?

你这不是对伦理的挑衅吗?

他们都有心再弹劾蜀王了。

不过现在,人家蜀王可是为了给皇后祈福,这是孝的体现啊。

就算是他们,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弹劾蜀王。

这时候弹劾蜀王,简直就是找死的行为啊。

而这则消息对整个剑南道的百姓来说,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没想到,蜀王竟然会成立一个女子学院,这简直太棒了!

现在,在整个大唐,或许对女孩子上学,都并不热衷。

因为他们会觉得,女孩子嘛,早晚是外姓人,供她们上学有什么用呢?

上学需要花钱不说,还不能帮助家里哪怕一点。

在家里,至少也能烧火做饭,能够帮家里干一些农活。

但是在益州,情况却是不一样的。

剑南道这边,知识相当值钱的。

能过读书写字,会记账,工钱直接翻一倍啊。

而根据目前的形式,已经不止是一倍了。

因为整个剑南道的发展,非常迅速。

所以,剑南道的商业发展,也跟着异常的繁荣昌盛。

因为商铺或者工厂,越来越多,这也导致,用工量大大增加。

甚至就连吐蕃还有吐谷浑的百姓,都偷渡过来打工。

面对这一状况,李愔并没有严格审查,禁止偷渡。

这对整个剑南道来说,其实是好事儿。

能够解决剑南道用工荒的问题嘛!

而现在奇缺的,还是那些会记账的读书人。

别看乔琦琦等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几千个字,能够记账。

一般的普通人,至少要用几年的时间,才能够学习到这种程度。

而整个剑南道,从李愔普及拼音本三字经百家姓以来,才过了不足三年的时间。

这直接导致,能够记账本的读书人奇缺,所以,这些读书人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

现在工钱已经翻到了普通工人的四倍,现在还处于上涨期。

计算是女孩子,只要会记账,不犯错,一样能够找到活计。

而现在整个剑南道,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工机会的不断增加。

他们打工赚的钱,已经远远超出了地里的产出。

种地不如打工,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然了,民以食为天的小农思想,依然在影响着他们。

完全不种地的百姓,倒是并不多。

但是将女孩子留在家里洗衣做饭的思想,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让女孩子去读几年书,然后回来做工,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将耽误的这几年,全部都补回来。

这笔账,他们也是会算的。

并且,女孩子到时候就算嫁出去,在娘家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不送女孩子去读书呢?

因此,女子学校要成立的消息一经传播,马上就有好多家长前来询问招生的具体情况。

而这时候,学校里面的招工,也已经完成。

女子学校嘛,里面无论是厨师还是那些保卫人员,用的自然全部都是女子。

反正蜀王给的待遇很高,足足是外面那些店铺的两倍,根本就不愁招收到员工。

现在,校长有了,就是乔琦琦。

员工到位了,大学也早就建设完成,现在缺的就是老师了。

就乔琦琦一个人,根本就教授不过来这么多学生啊。

而令李愔惊喜的是,当十五国的公主,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她们主动求情前来教学。

不过,她们也有个条件,那就是她们国家的子弟,能够到益州大学和益州女子大学来读书。

对于这个请求,李愔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

……

此时,唐皇李世民,要求李愔再建造一辆火车,开通益州到杭州之间的铁路。

当然了,杭州到长安之间,自然也要开通铁路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