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小菱奇遇记> 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人错认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人错认了(1 / 2)

冬日阳光从小镇茶楼临街的窗口透进来。

身后那张桌子旁的两个人压低了声音悄悄地继续着他们之间的话题。

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皱了皱眉集中精神听着。

幸好我跟他们坐的那张桌子的距离隔得还算近。

哪怕说话的声音被刻意压低了一些,我还是能听清楚他们接下来的对话的!

我听着听着,一时间有些愣怔,随后心中转过几个念头。

他们说的事情,有些是出乎我意料的。

第一是想不到,武玉的父亲,他们口中的武大夫——在小镇南华果真是挺有知名度的。

在我看来,山神庙遇见的武玉,她对着旁人说起自个儿的父亲,女儿眼中的父亲——肯定是往好的地方说。

女儿提及眼中的父亲,绝大多数都带着一种孺慕之情。

若是慈父,这种感觉会更加深。

刚才我听到的镇上那两位居民的述说,从侧面证实了武大夫人品医术都不错。

连来镇上治伤的山民都晓得他,要不是武大夫南下了,人家指名道姓就会找他的。

我放下茶杯,吃了小口的点心,回过头眼神专注的看了看接着转回来,觉得他们的话都在情理中。

光是武玉行囊中那本手札上画的药材,就足以证明她父亲在镇上的时候时常去附近的山里行走。

要不是那样,他画不出栩栩如生的图形来。

哪怕我这个没见过当地特产药材的人,都觉得能凭借他绘制的这本手札在附近山上找到他说的药材。

经验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我知道,他们口中的那位武大夫,搁在穿越前,就跟医疗支援到山区差不多的道理啊!

他在山中行走,碰见生病或者受伤的山民,肯定不止一次出手救治过。

口碑都是武大夫自己积累起来的。

山民既然信任他,一到镇上就急着找寻他,代表武大夫的技术一定不差。

南华镇人口中的那位年事已高的住在镇东的刘大夫。单论技术,听着反而没武玉的父亲厉害。

因为后面桌的两位客人议论的声音犹在耳边。

他们说到刘大夫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山民找不到另一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后面那桌的话题慢慢开始转到南华镇最近的形势上。呼应了前面提到的内容。

”你说得对,谁高兴去,“同伴放下茶盏,语气中带了几分愤慨地道,”要不是上头硬逼着。谁高兴去!“

他忍不住强调了第二遍,可见心中对这件事的反感程度:”碰上个昏庸的一线指挥的,先锋营简直是跟送死差不多!“

”到了那边大半年最后能平安回来的有几个?”

我叹了一口气,想起在路上遇见镖局那帮人停留在荒村时候听到的一席话。

由于不是第一回听到了,感触更深。

哪怕只是镇上的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跟那几个人的看法也是大同小异的。

除此之外,似乎从他们的话中能品出几分别样的味道。

那就是前一任在北地负责指挥的军官大约口碑不太好。

我一贯相信这种事要是传播的范围很广的话,至少也会有些不可告人的内情在里头。

总之,没那么简单。

在西兰国都城的时候,不如在南华镇的人接近北地。他们听到的肯定更还原当初的真相。

战事不久遇上地震灾害,关注点再次转移,战事搁置......一定还有些我不清楚的内情!

“......其实,战死沙场也就罢了,“说话的人顿了顿,语气中带着无奈道,”去了那边还担心受了伤整个伤残回来,下半辈子那才叫生不如死。“

我喝了口茶,还是一样的感受,就跟我在集市上听到对话时候的感受一样。

那句俗语说的——话糙理不糙啊!

后面那一桌的两个人暂停了对话。气氛有短暂的沉闷。

倒是茶楼的小伙计过去送上了一碟子茶饼,对话的气氛才重新热起来了。

”王师不是还没到镇上,估计绕开咱们镇子也不一定。“

说话的人听着是在安慰同桌的伙伴。

关于这一点,我其实不确定。

我觉得王师会在小镇南华扩充一部分人进入先锋营是八。九不离十了,但是王师本身会不会到镇上来,还真说不好!

我倾向于军中会派人来镇上,跟官府的人接触。

交接一些有关征兵的事,并且地方上的人会将征兵的事尽快处理好,但是大规模的队伍到镇上的可能性很小。

南华镇这点地方。尚且容不下那么庞大的队伍。

女帝自然是清楚这一点的,他们选在附近山中扎营就很明显了!

到时候派几个人来镇上走一趟是正理。

没容我多想,吐槽的声音即刻就响起!

”绕过去?你想得美,肯定要来的。“

”咱们哥俩弄不好都得被抓过去。“那人说话的语气带了些担忧。

”家里那么多人,世代都住在南华的,还能去哪里,避都避不开的。”

“不像人家武大夫,本身就不是咱们这地方的人,说走也能走的。“

后面那一桌一连说了好几句话,我听完之后垂眸想了想,不禁抬起头,转过去又看了他们一眼。

武玉一家的来历,我倒是没听武玉跟我说起过。

原来她家以前也不是南华镇的人啊?!我听他们提到才知道。

想想我跟她在山神庙相遇的时间,两个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很短,很快就分道扬镳了。

这么仓促,她自然也没有机会跟我透露更多的讯息。

有些事情,得一直住在镇上的人才晓得其中的内情,知根知底。

“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真要轮到了,咱们跑都跑不成,所以趁着还没轮上,好吃的吃。好喝的喝,抓紧时候。”

两个人碰了碰杯,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隔壁桌看着的我舒展了眉头,忍不住嘴角扬起。不成想清茶被他们喝出了老酒的感觉。

我嘴角动了动自个儿又续了点茶水,刚才听他们谈话中流露出来的沉重气氛被冲淡了不少。

俩人中的一个还跟另一人开玩笑道:“楼下排队的你看到了?”

他尝试着问了同桌的伙伴,那人立刻回答:“可不是,真不晓得他家茶楼的点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