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第十二章 蜕壳之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蜕壳之痛(1 / 2)

第十二章蜕壳之痛

几天后,支队将此的任务消耗,做了一个统计,并下发到各大队,大队又下发到了中队,特勤中队又将文件,传到了东沙的特战预备队。

文件上的内容是:我支队(一师第五支队)在9。11-9。19期间,共出动兵次1。2万余次,出动车次,400多次,消耗金额,35万元左右,受伤人数,16人,立功人数,8人,入党人数,4人,授奖人数,3人,破例提干,1人。

支队曾组建过一小队统计人员,试图统计出北京游行群众造成的经济损失,但统计小组的组长统计了几天后,跟领导说人员不够,要求再加些人员,但领导没同意,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份由支队下发的文件被每个班传阅了之后,有一半人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关于那受伤的16人立功受奖、入党提干的事情,他们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被石头砸到,恨自己没有被摄像机拍到,还有人恨游行的群众扔东西的力度小,没把自己砸出血,蒋涛就是其中之一。

也有一部分人,在思考,在担忧,如果仅仅一个支队的损失,就是35万,那么一个师有五个支队,北京总队有三个师,两个旅,还有特警、公安、雪豹突击队,以及临时接到命令,换装出发的消防部队,那这个数字,是怎样的?北京游行的群众每天都有新的面孔,十几天的时间,能换多少人?他们耽误了多少天工作?扔了多少瓶矿泉水?损失了多少钱?全国又有多少个市?发生着多少次游行事件???后来梁林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支队的统计小组没有完成命令了,因为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

梁林以病号队的身份,经历了这次的钓鱼岛的游行事件,这让他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也让他变得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他想,如果全国各地的游行民众能够抵制日货,拒绝日产的话,那么不用游行,不用打仗,不用牺牲,就能轻松的取得胜利了;但人们往往会戴着面具,真坏人装假好人;他们用着索尼电器,开着日产汽车,但却高举着横幅,喊着振奋人心的口号,这是多么的自欺欺人啊?

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着甲午战争,侵华战争,七七事变,皇姑屯事件,731部队,南京大屠杀,神风敢死队,樱花炸弹之类的血的教训,以此来警示学生们,日本人曾用法西斯的铁蹄践踏过祖国的国土;但一部部抗战神剧,与历史旋转的齿轮往往背道而驰,剧中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个人主义的英雄壮举,更多的是将英雄情怀通过用过高科技的摄影设备拍的淋漓尽致;

梁林同许多战友,乃至许多人民一样,如此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梁林热爱祖国的方法,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不认为喊出来、或者演出来就能体现,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给自己;

一个国家想要进步,需要有超前意识,但没有历史沉痛的教训,如何进步呢?梁林认为在中国,有很多人都抱着热爱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却没有时刻牢记历史沉痛的教训,他们认为日本鬼子真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可他们没想过如此不堪一击的敌人,会在祖国的每一处角落,挥舞着他们的武士刀,长达八年之久。

梁林在新训大队的时候,曾后悔过选择了武警,因为如果中日开战,武警部队是无法出击,与日军展开生死较量的;但现在,梁林庆幸自己没有去解放军,因为害怕中日战争真的爆发后,解放军会因为轻敌,而输掉了战争;钓鱼岛全国游行这一事件,如同新开辟中日战场,敌方未动一兵一卒,己方已损失过半。

钓鱼岛事件,慢慢被平息,游行的人回去上班了,武警官兵也不用守卫了,驻中国大使馆的日本人,也敢坐着车出去乱转了。

东沙基地的这帮预备队员们,在向着最后的胜利,冲刺着。

A队的队员们仍在回味着上个月比武的场面,他们见到B队和C队的人就说:“你知道我们怎么训练的么?你知道我们训练的科目有哪些么?”A队的人嘴上说着,同时也用手比划着,但B队的人根本听不懂;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因为A队与老连队提前接轨,而与B队C队的人,拉开了很长的一段距离。

如果要分辨一名队员是哪个队伍的,非常简单,只需要同他讨论一下训练的科目,或者看肤色,以及手上的茧子,就能知道他是A队的人,还是B队C队的人了。

大队长后悔自己同A队一起去了大兴基地,而忽略了东沙这帮混子们,因为A队只有20多个人,但上级给他的任务是,百分之八十的人,要通过特战预备队的考核,成为合格的特战队员,为首都的反恐力量,注入新鲜的血液;于是,病号队和C队合体了,A队的训练减少了,B队C队的训练,加大了;炊事班因为没有病号队的帮厨,变的忙碌了;农场的老班长因为没有病号队的帮忙,水果蔬菜反而变多了。

十月的天空上,太阳公公累了。

魔鬼训练制度的取消,让预备队的队员们松了口气,他们不用再担心正在睡梦中的自己会被催泪弹熏醒,也不用担心饿着肚子,从早到晚的极限天训练;因为教导员和大队长持不同意见,大队长害怕考核不过关,教导员更害怕保不了安全,因为出了安全问题,谁都跑不掉,所以,东沙基地的训练,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变得人道化了。

梁林和汪东辉出现在了C队的队伍里,C队的人用好奇的眼光看他俩,小声嘀咕着:“这俩人谁啊?我咋没见过,不会是A队被刷下来的吧?”

“应该不会吧,你看那个胖子,哪像在A队待过的,而且另一个人皮肤白白的,肯定不会是A队的,要说他们是炊事班的,我还相信。”

梁林心中“是否训练”的这一道坎,不是自己迈过去的,但他也做好了训练的准备,找出了搁置半年的跑鞋,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对汪东辉说:“这次,我的目标是A队!”

但仅仅训练了两天,梁林就败下阵来,在一次五公里的考核中,梁林跑吐了;考核前,阿星抓着梁林的手说:“放心吧,有我呢,你跑不动了,我拉你!”

“好,没问题!”

跑了一千米后,梁林不行了,他觉得两条大腿不是他自己的,因为他的大脑根本指挥不动;梁林开始减速,阿星抓着他的胳膊,拉着他继续跑,但阿星拉了一会儿后,也不行了,对跑在前面的人大喊:“任阳!回来,帮我一起拉一下梁林!”任阳放慢了脚步,等阿星跟梁林跑到自己身边时,拉住了梁林的另一只手,大步向前的冲刺着;但两人拉了梁林两百米后,都觉得再这样拉下去,自己的考核都通不过了,到时候会有损A队的形象,于是任阳说:“梁林,这次看来没希望了,**的肥成猪了,再陪你这样下去,我跟阿星都会不及格的。”

梁林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别…。。别管我了,你俩赶紧走吧,我……我自己跑!”阿星跟任阳松开了梁林后,梁林像个熄火的坦克,渐渐的放慢了速度,最后,索性在操场上走开了。

东沙基地有两个操场,一个小操场,400米一圈,新训大队的时候,梁林就在这个操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跑吐血;另一个操场,是围绕着军营的1200米的正方形大操场,每一边,刚好300米,每一条300米的跑道上,都有花草树木以及高低不齐的土堆,军营就在这个正方形当中,挡住了四条边的视线,那时梁林就走在军营后面的那条跑道上,而大部队已经跑过了农场,跑到了营门前,再有两分钟左右,就该跑到梁林所在的位置上了,梁林感觉大部队快超自己一圈了,于是往一个土堆后面一猫,躲了起来,等到大部队跑第四圈的时候,梁林又蹦了出来,继续跑,到了终点后,也没被班长发现,梁林暗自高兴,从此,他爱上了这种感觉。

但梁林很郁闷,为什么每次都碰不到汪东辉呢?于是在下次五公里考核前,梁林问汪东辉:“你这个牲口!每次考核**去哪了?前几次我躲在树林里和土堆后面,找你找了半天,也没见你,你不会真的跟着大部队跑下来了吧?”

汪东辉用充满诱惑力的眼神看着梁林说:“既然是兄弟,我就不满你了,等一会开始了之后,你跟着我跑就行了。”

部队集合完毕后,站成了方队,做好了准备姿势;老马调好了卡表,吹响了口哨,随后方队迈开了步子,调整着呼吸和节奏,喊着121的口号,如同一根离铉的箭,在30多秒种的时间内,拐过了第一个弯;梁林紧紧跟着汪东辉身后,见汪东辉拐弯之后,慢慢的放慢了脚步,于是梁林也跟着放慢了脚步,两人很快成了最后两名,大队部也很快拐过了第二个弯道;汪东辉见大部队没了影,整个跑道上就他跟梁林了,然后汪东辉就不跑了,改成了走,还从兜里掏出了一根烟点上,并滑稽搞笑的唱着歌:“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吃庄家的大害虫!”

“汪东辉,你疯了你?即便再不想训练,再消极,也不能说咱们是害虫啊!”梁林说。

“哎呀,别生气啦,一会带你去天上人间,好好享受一下。”说着,两人走到了农场门口,农场的大门紧锁着,却有道缝隙,汪东辉侧身一闪,就进了农场,梁林也学着汪东辉侧身一闪,却被大门卡住了,汪东辉见状,告诉他:“收腹,吐气,赶紧的,一会大部队跑过来了!”梁林一吐气,肚子小了一半,然后汪东辉拉着他的手用力一拽,两人都倒在了地上。

汪东辉站起来拍拍屁股:“带着你真倒霉。”

两人悄悄的路过农场老班长的宿舍,来到了服务社,汪东辉掏出钱,对老板说:“老样子,两份!”

老板拿出了两桶辣皇上泡面,梁林跟汪东辉两人泡好后吃了起来,吃完后,大部队也刚好开始跑第四圈,梁林跟汪东辉,也刚好吃出了一头汗;汪东辉跟梁林说:“趁着汗还没落下,赶紧出去。”

两人又从农场钻了出来,跟在大部队的后面开始跑了起来;在队伍后面单阳看到他们后,问两人:“哎,你俩啥时候钻出来的?我咋没看见,你们不是掉队了么?该不会在哪堆草丛里猫着呢吧?”

“你看我头上的汗,像是偷懒的么?”汪东辉说。

到了终点,大队长,排长和老马卡着表,看着队员们一个个冲过了终点线,发现竟然全部及格,这让大队长有点想不明白,难道是B队C队的人神光附体了?

回到了班里之后,窝瓜班长特意表扬了一下梁林跟汪东辉,他对班里其他成员说:“你们看看梁林跟汪东辉,他俩从病号队,冲进了C队,到现在,五公里竟然合格了,这说明他们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咱们三班,看来要开始辉煌了!”梁林和汪东辉站在旁边,脸唰的一下红了。

梁林也曾有过满腔热血,赤子之情,也曾有理想有抱负的对着未来宣战,那时候的梁林,初生牛犊不怕虎,认为所有困难在他的面前都不是困难,所有挫折在他面前也都不是挫折,他认为苦,才是人间正品。

而现在,梁林只想尽快的逃离,如果说时间是水,梁林真希望时间如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赶紧度过这两年;梁林当初在新兵连结束的时候,以垫底的成绩,下到了特勤老连队,来到了东沙参加预备队,但现在,梁林不再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特战队员了,他觉得,部队,真的没有意义。

“特战”两个字让很多人背上了包袱,它就像“国企”两个字一样,门坎是那么的高,那么的拥挤,但当人们真正迈进去后,才发现,不是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大学生们脑子里的国企,是网页上一栋栋高楼大厦,但深入基层、走到基层岗位后,才发现自己落魄的样子与网页上的高楼大厦,西装革履有着天壤之别;

“特战”两个字同样,让很多有理想、勇于挑战的人,挤得头破血流,但自己好不容易成为特战预备队员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像电影中全副武装,手持先进武器,击毙恐怖分子那般帅气,神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