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第十章 残酷的军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残酷的军队(1 / 2)

第十章残酷的军队

报纸上,新闻上那一条条关于“魔鬼训练”的消息,以及总队下发的荣誉证书和在二楼俱乐部的欢呼声,掩住了一楼正在收拾行李的步亚飞。

梁林和汪东辉想帮着一起收拾东西,但步亚飞一瘸一拐走到自己的衣柜旁,护住了自己的柜子:“梁林,汪东辉,我自己来,好么?”

汪东辉说:“没事,三哥,我们帮你。”说着过去想推开挡在柜子前的步亚飞。

“你们别闹了好么!求你们了,我自己来,好么?”步亚飞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的几个字,几乎是带着哭腔说出来的,在梁林和汪东辉点了点头之后,终于,步亚飞大哭了一场。

当初步亚飞受伤后,被六中队的军医,送到了支队的卫生队,养了三天,这三天,步亚飞每天早晨都能听到其它部队的起床号,以及列队时喊的口号:“1!2!3!4!”

腿部的伤还没有完全结疤,步亚飞就要求自己要回到东沙,想继续训练,但六中队的军医告诉他:“你有病吧?你后半辈子没拄拐就不错了,还训练?赶紧躺下!”

当步亚飞知道自己再也无法训练的时候,他眼里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灰色的;支队的军医让他回东沙收拾行李,剩下的军旅生涯,将会在总队医院度过。

现在,步亚飞一人,艰难的收拾完了自己的所有行李,接他的司机,帮他拿上了被褥,塞进了车里,楼上的俱乐部,仍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在寂静的东沙基地,显得格外刺耳。

梁林和汪东辉陪着步亚飞走到了军营门口,汽车也放慢了速度,跟在三人的后面。

“三哥,不管怎样,你真的…。是好样的!”汪东辉向步亚飞伸出了手,两人紧紧的握着。

梁林变得沉默不语,眼睛因为打转的泪水而变得明亮,梁林想学农场的老班长,闭上眼再睁开,泪水就没了,但梁林一闭,泪水却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营门前站岗的一位战友,对着步亚飞,敬了重重的一礼,手,一直没有放下,步亚飞回敬之后,提着包,走向开往总队医院、终结他军旅生涯的汽车。

梁林模糊着双眼,笔直的站在营门前,望着步亚飞的背影;

树上的知了在唱着歌,像是在演奏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顶着炎炎烈日,步亚飞一瘸一拐,步履蹒跚向汽车走去,盛夏的梧桐花瓣散落他的肩上,微风拂过,他的身影,随着车门一关,消失在了这粘稠的花香里。

梁林闭上双眼:六月,真美!

“魔鬼训练”仍不间断的展开着,队员们似乎习惯了半夜突然被烟雾弹、或者催泪弹熏醒,然后快速穿装备,奔向训练场的生活。沈冬的班长“鬼子”,因虐待新兵,被撤了职,4班的全体同胞们,已经受够了挨一棒子再吃颗糖的感觉,他们觉得“鬼子”在挥舞棒子的时候,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给自己糖吃。

老连队派来了一名新班长,接替了“鬼子”的职务,4班迎来新班长的当天晚上,聚了餐,如果部队允许,沈冬甚至会买些鞭炮,庆祝“鬼子”的离开。

沈冬对“鬼子”的不满是极度强烈的,沈冬、阿星和梁林聚在一起抽烟时,沈冬常说:“当初抗日的时候,八路军怎么没把鬼子扫荡干净呢?还留了一个,妈的,留的这个竟然还当了我们的班长!”

………。

魔鬼训练之后,队员们再次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天都会变黑,因为每个人都把自己吹的无限牛逼,还告诉家人和朋友,可以在网上和报纸上看到自己训练的照片。

大队长认为老马的魔鬼训练效果虽然很强,但预备队的队员们终究在东沙基地自己的圈子里来回转,也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了对比的对象,大队长还真的无法拿捏准自己的部队能否胜任各种任务,而且A队的人每天都得瑟的不行,认为自己是尖子兵中的尖子,B队和C队还有病号队也都没有了荣誉感,没有了上进心,自然也无法认识到自己是吊车尾。

大队长通过老马的关系,决定带着东沙基地的这帮新兵们去见见世面,去雪豹突击队,观摩一下雪豹新兵的训练情况。

雪豹突击队也有预备队,时间也是为八个月,一师的师长,就是希望五支队的特勤新兵,能够用雪豹的方法来训练,以成为四支特战分队中最强的一支部队,所以组建了训练期为八个月的一师特战预备队,大队长在早饭前对部队说:“同样都是预备队,也同样都是特战队员,但咱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当天,除了炊事班的在营区做饭外,所有人都坐上了去雪豹的汽车;雪豹突击队坐落在大兴区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大门用迷彩布挡住,搞的非常的神秘;雪豹突击队的服装,是武警部队里最特别的,其它部队都是07式的迷彩服,唯独雪豹穿着特战服,后背和臂章上都写着“特战”两个字。

雪豹突击队有自己的靶场,障碍场,室内的射击场,还有演练直升机、火车车厢和攀登楼等训练设施,而且还有一支专门的保障中队,负责提供后勤保障服务;雪豹的营区旁边是总队的训练基地,中间只有一墙之隔,雪豹的部队如果在自己的靶场射击打腻了,还可以到总队基地切换着进行射击训练。

梁林下车之后,环顾了一下四周,不免对雪豹突击队的训练场地感到尤为震惊,阿星也有同感,认为自己要是能在雪豹的训练场训练,心情都会变好,汪东辉则发誓有机会一定要进雪豹,并成为雪豹保障中队的一员,因为这样每月就能有200元的保障津贴了。

老马带着部队来到了攀登楼,雪豹的新兵们正在教员的指导下,学习着如何用最快的方法迅速爬到十楼,以及高层下滑破窗时,如何避免自己撞到墙上。

攀登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训练科目,需要队员们在训练的时候系上安全绳,并且在楼下放置一块超大的海绵垫子,防止绳子断开队员从高空坠下身亡;安全绳的接口处在十楼楼顶的卡锁上,绳子的另一端由几名保障人员拽着,防止进行攀登训练的队员们失足而坠落。

梁林看到一名雪豹的新兵在测试爬雨漏管,他从一楼到十楼,只用了12秒多,而且还背着枪,带着钢盔,这个成绩在雪豹以及一师的预备队员中,是最好的,也是雪豹为了展示自己新兵的训练成果,故意在特勤预备队到来后,才让此人出马;这名新兵下来后,气喘吁吁的说:“没发挥好,要不还能再快一点。”

梁林听到后,觉得这人真能装,但想想,又觉得自己没什么资格说人家,毕竟梁林在东沙基地就是一个病号,连训练都练不了,怎么能与他相比呢,梁林不去看他,转头看向另一边的保障队,他们三人一组,拉着绳子,生怕一个疏忽,造成了作战队员的生命危险,他们认真的样子让梁林想到了他在新兵连时,窝瓜班长让他站在门口放哨,而窝瓜班长自己躲在班里玩手机,那时候梁林很害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窝瓜班长玩手机被抓,所以很认真的站在班门口,左看看右看看,跟个小偷一样。

梁林看着这些保障队的人,觉得他们很不容易,他们当中很多人为了穿上雪豹的特战服,大练特练后,被选了进来,但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成了保障队,每天拿着铁锹扫把没日没夜的干活;梁林从他们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不也是成为了病号队的一员后,每天帮A队的队员们切西瓜,送酸梅汤么?

保障队里的其中一个人,汗流浃背,他时不时的用袖子擦额头上的汗,防止汗水流到眼睛里,梁林觉得这个人很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便问阿星:“你觉得这个人眼熟么?是不是咱们以前的战友啊?”

“是有点眼熟,但想不起来是谁了,问问沈冬,看他能认出来么。”

沈冬此时正在海绵垫子上,把垫子当做弹簧床在上面跳着玩,但很快被雪豹的老兵给轰了下去,老兵给沈冬说:“赶紧滚,一会上面掉下个人来,砸死你狗日的!”

沈冬赶紧下来了,嘴上说好,心里却骂道:“你妈的,牛逼什么,要不是旁边有人,非干你丫的。”阿星赶紧把沈冬拉倒了一边,告诉冲冲说有个熟悉的面孔,让他认一下;梁林指着那个擦汗水的人,问沈冬:“那个人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就那个黑黑的,擦汗水那个。”

沈冬定睛一看,也感觉在哪见过,仔细一想,确实见过,就是入伍时,在火车站,有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人的儿子--“小臭儿”,梁林跟阿星立马想了起来,问了一下其他的保障人员才得知,原来小臭儿当时进了六支队,在新兵连时训练突出,被雪豹突击队挑走了,但进了雪豹后,由于他是乡下来的,对各种新型武器以及高科技产品不熟悉,连见都没见过,所以最后成为了保障队的一员。

梁林想到了当时小臭儿他爹在车站门口喊着他的小名,并告诉他要保重身体,记得给家里写信,但梁林现在都为小臭儿感到担忧,小臭儿该如何给家里写信?写自己来到了神圣的雪豹突击队,但是每天都拿着铁锹干活?但梁林顾不上为别人考虑,因为他自己给家里写信时,都是瞎编乱造,报喜不报忧。

参观完雪豹新兵的训练,老马带着部队去了礼堂,观看雪豹突击队的宣传片;宣传片中,雪豹突击队的队员们手持微冲,全副武装,如鱼得水般出现在各个训练场中,期间还有中央领导在09年,带着其他常委,来雪豹突击队视察的片段,那个时候,雪豹突击队的荣誉,达到了巅峰;画面一一划过,全都是雪豹突击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和荣誉证书,但镜头里始终没有出现,在后方保障的队员们的身影。

这次参观雪豹突击队的预备队员们,都认识到了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大队长借题发挥,又开始了大练特练魔鬼练。

七月的尾巴,葡萄熟了。

梁林和汪东辉跟班长打了申请后,再次回到了农场;炊事班的老兵装了一盆萝卜,放在地上等着梁林和汪东辉来洗,结果等了一上午,人没来,导致中午的饭菜,少了个萝卜丝炒肉。

梁林和汪东辉一上午在农场帮老班长摘西红柿,老班长问他俩:“怎么这么久没见你俩,是不是归队训练了?”

汪东辉吃着西红柿说:“没有,怎么会,我们哪像训练的人啊?呵呵。”

梁林摘了满满的一筐西红柿,放到老班长面前,问:“班长,应该够吃了,歇会呗?香烟点起噻。”

“好,累了就歇会,没事儿,汪东辉,去拿三个马扎去,有钱的话再买三瓶水,冰镇的哦。”

汪东辉说了声好的,然后跑着去了农场的服务社;老班长拿出了一盒玉溪(烟),给梁林发了一根,自己也点了一根。

梁林问:“哟!班长,一阵子没见,抽上玉溪了,是不是涨工资了?”

老班长说:“哪有,是上次你们魔鬼训练,有个领导给了我几包,我一直留着没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