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604章 互联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4章 互联网(2 / 2)

冷战时期,米国人总是担心现有的通讯体系会被苏连摧毁,天上的卫星也会被打下来,就秘密的研究另外一套完全不依靠卫星的有线传输通讯体系。

这个体系极其特殊,是建立在电脑的传输上面,开发了第一套TCPIP网络协议,这样既可以保存大量内容,又可以做到绝对保密,资料可以实现复制粘贴,即使被摧毁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复原,方便战后重建。

这个重建的意义有点吓人,是基于核战争的互相毁灭原则,保存最重要的科学资料,在战后,进行末日重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米国防部门和高级计划研究署,共同启动了最高等级的研究计划,投入了两亿美元才给研发出来,一直作为米国的高度机密。

在几十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技术上趋向成熟的同时,又显示出了极其巨大的商业价值,91年冷战结束,米国决定开放阿帕网,成立NSFT的主干网络,投入商用。

到现在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而已,就连米国的商人都没搞懂是个什么玩意儿。

何况他们?

范阳笑眯眯的看着高路:“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准确来说应该叫Internet网。”

轮到高路犯迷糊了:“什么硬的内的,听不清楚。”

范阳把钢趣÷阁拿回来,在稿子背面写下Internet,说道:“这应该就是你说的互联网,可以建立网站,互相发送邮件。”

高路惊喜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是发邮件,我是说看这英文有点眼熟呢,就是这,我跟你说太神奇了,这个绝对是前沿趋势,我打算把它引进到中国来。”

李麒麟只觉有点头大,高路这人的思维跳脱也是出了名的,什么都敢想,也什么都敢做,但是这个跨度也太大了吧:“高总想进军通信行业?是不是玩得太大了?”

而高路这人呢,刚刚还跟范阳冠冕堂皇,说了一堆什么责任感,担当之类的屁话,可多说两句搞熟悉了,却还挺有意思的一个人,手一拍:“你不懂,你以为这是跨行业?错,这就是我们行内的事,吓人啊,我总感觉把握不好,我们这个行业,会被这个硬特网给淘汰掉,必须要引起重视。”

这话说完,给范阳的震动更加深切,对高路彻底的刮目相看。

能够洞悉低端制造业的成本危机,知道互联网,就很了不起了,居然还看到了互联网的盈利方式?

在这个年代,真的是太难得了。

在眼光上,甚至说跟马云也有得一拼了。

互联网变现,直到很多年以后,也依然是大部份公司面临的难题,普通人接触早期的互联网,也只是觉得这个玩意儿比较新奇,可以在网上联络,发邮件,聊天。

却没意识到他的展示价值和沟通成本。

当年的马云就注意到了。

马云出生在杭州,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英语老师,他这人有个特点,英语特别好,被很多人称为,可能是杭州英语最好的人。

从八十年代开始,为了适应出口型导向的政策需要,国家在大力的提倡学英语,广播里天天都放,到处都鼓吹学英语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导致了八十年代的英语热,英语的培训机构更是多不胜数,从三岁小孩到五六十岁,到处都看得到手捧英语教材读书的人,很多人都靠自学成才。

马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初中辍学,当过服务生,洗过碗,蹬过三轮车,在职场吃尽苦头,很快就意识到干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因为他这幅尊荣没人肯要啊。

这幅心酸谁人知?

1977年恢复高考,各大院校开始招生,他是被彻底搞怕了,就决定去考大学。

初中辍学,打了几年工,却突然想去考大学?

这在现在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那个年代是很正常的,由于高考中断了几年嘛,那几年的高考条件宽松,只要有一门专精,就可以考上大学。

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82年参加高考,那年他18岁,没考上,数学只得了1分。

83年继续,又没考上,数学实在太太太,太差劲了,只考了19分。

是,你需要一门专精,但其他的科目也不能太过离谱啊。

这都不叫偏科那叫智障。

84年又考,这回就考上了,把数学干到了89分,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专业英语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