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31章 贸易重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贸易重镇(2 / 2)

要知道这年头的土豆,不过几分钱一斤而已。

缺一门伸个脑袋过来,看下了,也不免咋舌:“要不算了吧,这么贵,这些车站附近,都宰人得凶,要不咱们另外找个地方?”

“嗨,这算啥贵,全城都这个价。”赵光明却不以为意的说道:“我说打平伙吧,两位兄弟也别逞能,大家都是在外面跑的,挣点钱都不容易,老板来盘回锅肉,一个土豆丝,再来个水煮肉片,一个煎蛋汤,你们要喝酒不?”又对范阳和缺一门问道。

赵光明穿得不咋样,但点菜还挺大方的。

“不喝。”

“那行,老板给我打二两梅子酒。”

吃过饭,身上暖和得多了,赵光明脸上喝得红彤彤的,打了个饱嗝,就要摸出钱来付账。

“老板,收我的。”范阳打住,抢着把单买了。

赵光明算了下帐,拿出10块钱递给范阳,要把自己的那份给了。

“不用,一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不是还要麻烦你帮忙么。”

“行,那今天这顿先给老哥记着,我住在箭炉新区,咋的?咱们先找个三轮车给拉过去吗?”

“行,那就拜托老哥安排一下。”范阳点点头,人生地不熟的,有个熟悉的人帮忙,无疑要好得多。

“那你们先在这里守一会儿,我进去喊两个三轮过来。”

不一会儿,赵光明便叫了三辆三轮车过来。

蹬三轮的,也显然是汉族人的样子,都四五十岁,康定城区的海拔并不高,只有2500米左右,属于高山型气候,昼夜温差大,一晃太阳就下山了,裹着军大衣的两人也感觉到有点冷了。

谈好了价钱,一辆三轮车4块钱的运费,城区的路面还是很不错,走进康定的县城,和印象中的差别很大,虽然在地理意义上,这里是川藏咽喉,曾经的贸易重镇,但却没有太多古色古香的感觉,反而是现代化的楼房居多。

而当年的茶马古道重镇,到了90年代,也早已褪去了往日的面貌,也正是处在川藏咽喉的缘故,连接着里面2000多公里的垂直路径,这座城市的开发较早,以前的民居好多都拆了,大多数是六七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外墙贴着瓷砖。

看外墙的新旧程度,应该是六七十年代就修起来了。

所以一眼看上去,除了气温略低,天空比较高一些,冷清一些,和四川的那些小县城,还真没什么两样。

转过几条街,二十分钟的样子,货就拉到了赵光明住的地方。

一栋居民小区背后,上下两层,临街的商住两用房。

下面是商铺,楼上可以住人。

只不过这条街太偏了,而且是建设初期,铺面大多数都空着,街尾的空地上还堆着烂砖头,建渣,街头上只有两间五金店开着门,卖点水暖,钢筋,工具等等,还有一家副食店。

可能是天色较晚的原因,一路上没看到什么藏民,到是汉族人居多。

语言和生活习俗,都偏向四川这边一些。

更往里面走,过了丹巴,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藏羌风情。

下了货,赵光明却没急着开门:“你们等一下啊,我去叫房东,就住在前面,我看看他在不在。”

“嗯好的,麻烦了老哥。”

这个地方范阳还挺满意,一排的商铺都是铝合金制的卷帘门,拿来作库房很不错,毕竟,20件沙琪玛还是很占地方了。

不一会儿,赵光明带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大爷走了过来,也是汉族人。

“就这两个,兄弟,这是刘叔,房东,人挺好的,你们先谈。”

赵光明便摸出钥匙开门。

卷帘门是双门结构,左边还有道小门。

赵光明租的楼上,租下来,大家就成邻居了。

“来兄弟帮我搭把手。”

赵光明一点都不客气,把灯按亮,招呼两人先把他那三箱货物给抬了进去,放在角落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