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我在秦国做武王> 第104章开两府拜两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开两府拜两令(2 / 2)

收归郡县之权,这是个大事情,必须要等到司马恒回来,一切就绪之后,再以雷霆之势展开,让那些想要反对的人,根本就来不及应对,嬴荡现在所为,就只是为了做个铺垫。

见众臣无话,他又继续说了起来。

“我秦攻楚之战,纵然是将军之威,锐士之利,但也离不开纵横之策也,若无纵横,则无攻楚之策,若无纵横,则无攻楚之机,我秦能有这一战,皆因苏子献策也。

先王之时,苏子就曾入我秦国,献上平定天下之策,可惜世事多变,令我秦与苏子失之交臂,其后苏子合纵连横,挂六国相印,风云天下。

若说天下纵横才气十分,寡人以为,唯苏子独占一半也,今寡人设外交台一府,列国务府之下,专行我秦国外事,代典客之职,拜苏子为我秦外交令,入国务府!”

秦王现在宣布的这消息,诸位国务大臣早就知道了,此时的正式任命,不过就是一个仪式,一个通知而已。

其后,会有尚书令拟好王令,盖上玉玺,由国务府传至秦国各郡县。

听闻,苏秦起身,大谢秦王。

紧接着,丞相樗里疾第一个赞同,并向苏秦道贺,剩余三位国务大臣依次跟上。

等这一番事情了了,那下来就该是孟轲了。

秦王又走到孟轲身侧。

“礼乐之行,乃大夏所创,自我华夏有国之时,便有礼乐,其后商周,皆不缺礼乐也,此为教化万民之道,礼乐不兴,王道不兴,那国如何兴也!

我秦自变法而强大,唯有变法,才可令我秦强上加强,商君变法,行郡县,分田地,立军功,乃至先王,重外事,用连横,拜山东士子为相,令我秦继续强大,如今国力,皆在于变法也。

自寡人即位以来,就一直行变法之道,其变法有三也。一、置左右丞相,二、行战卒之变,立洛宜都督,三、立国务府,改九卿,设国务大臣,如今我秦国,已达到国力之盛也,若要再行一步,则还须变法,变治学之法,变礼乐之法。

只有我秦人,人人知法知礼乐,才能上下一心,知国也,这般天朝上国,在二十年间,焉有不平定天下之理?

今,寡人再立一治礼台,拜儒家巨子孟轲为治礼令,专行我秦国礼乐教化之道,而礼乐教化,当以治学为首也!”

秦王说罢,孟轲起身行礼。

这次,也是丞相樗里疾先起身,先向孟轲道贺。

“孟轲风骨,天下难觅,其治学之才,更在雄辩之上,今日能为我秦臣,当为我秦国之幸也!”

丞相表态,之后秦国众臣也是尽皆跟上。

等互相间的行礼都完毕了,樗里疾又转过头来,望着秦王。

“启禀大王,今治吏令不在咸阳,治吏之责,无人可行,臣为秦国丞相,可暂行治吏令之事,筹治礼台,外交台两府开府事宜,两位府令,刚来咸阳,对我秦国诸多事宜,也不太清楚,臣可辅佐两令!”

嬴荡点头。

这样也好,不管怎么说,樗里疾毕竟是丞相,有统筹全局、总领朝政之责,这些事情交给他来做,是最合适不过了。

“如此,有劳丞相了。”

众臣与王欢饮,一直到了深夜。

第二日,秦王下令,昭告天下。

自此,这秦国的国务府,就又多了两位国务大臣。

一时之间,整个咸阳秦人,俱是议论纷纷。

他们对于拜苏秦为外交令、行纵横之策之事,并无疑惑,这谁都能想得明白,可拜孟轲这个老夫子,这个儒家巨子为治礼令,行礼乐教化之事,就有些让人想不通了。

难道我秦人也要学着文雅起来吗?

第三日,秦王又下诏令。

以治礼令孟轲为宫主,建立咸阳太学宫,令至山东,招揽天下百家之人,共同修书。

修书?

书有什么可修的,不浪费钱财么?

还不如去打仗,打仗能升官哩!

说到钱财,秦王正秘密地出了王宫,去见专门铸币的任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