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重生异界做游戏> 第640章田雯雯的演唱会计划苏琼想开发超级大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0章田雯雯的演唱会计划苏琼想开发超级大作(1 / 2)

《我的女友在被人追赶》这款游戏,受欢迎程度明显要胜过《纸莲》。

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是因为免费的缘故。

对于免费的东西,大家都是很难拒绝的,本着不玩白不玩的原则,随便下载体验一下也是蛮好的。

“我认为不只是免费的缘故。”

某位游戏圈大V发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女友》才刚上线不久,就能超过《纸莲》的前期数据,这不只是免费不免费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剧情向。”

“相信大家也都看的出来,《纸莲》作为一款消除类休闲游戏,它的玩法还算不错,但并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田老板的名气效应,这款游戏恐怕根本无法取得现在的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女友》呢?”

“《女友》这款游戏没什么复杂的玩法,无非就是不停的点鼠标屏幕,然后做出选择而已,但恰恰是这么毫无难度的玩法,却可以让大家都沉侵在游戏剧情里,最终被7个结局所吸引……”

“《女友》带给大家的争议点很多,我从各个论坛都能看到关于这款游戏剧情的讨论,而这些都是《纸莲》很难具备的。”

“我不否认这款游戏的许多痛点,也不认为它比《纸莲》好玩,但至少,它给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也就是纯剧情向的聊天游戏,我简单将其称之为+对话流。”

“相比起《纸莲》这种一成不变的消除类玩法,《女友》这种纯剧情向的对话流游戏,无疑更能开拓创新力,也让制作游戏的门槛变得更低。”

“如果说《纸莲》这种偏传统向的游戏,我们很多新人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制作,因此只能过度模仿、借鉴,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那么相比之下,《女友》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玩法,无疑更适合大家快速入门,只需要一个颇有深度悬念的剧情,就能带给玩家们一种全新的感受。”

“我甚至认为,如果这种纯剧情向游戏可以做出深度的话,其带给玩家们的震撼,是可以跟超级大作媲美的。”

“我想,这就是田老板想通过《女友》来告诉我们的深意……希望大家都走在原创的道路上,而不是投机取巧。”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果有更多的想法,欢迎在我的评论区留言,谢谢。”

……

这位游戏圈大V的长篇文章,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

“我在体验过这款游戏后,就隐隐约约有这种感觉,总觉得田老板的用意没这么简单,看博主一说才恍然大悟。”

“确实是这样,《女友》这种游戏,相比起《纸莲》更加适合于新人创作,感觉就像是写悬疑恐怖一样。”

“仔细想想,《女友》的内容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简单,无非是对话+手绘图片+一段音频,仅此而已。”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内容,却带给我们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配合渐渐幽冷的音效,很难想象这种体验竟然来自这么简单的一款游戏。”

“《女友》这款游戏怎么说呢?瑕不掩瑜,它最大的作用不在于体验,而在于开拓思维,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

“作为一个想制作游戏,却又受困于复杂工具的新人,真的非常喜欢这种简单又有趣的新类型。”

“感觉就跟写短篇一样,但这种玩法,比起的沉浸感更强,仿佛真的身临其境一样。”

“哈哈哈,我有预感,《女友》恐怕又要掀起一波潮流了,就跟现在遍地消除类游戏一样,希望不全是抄袭党,希望可以带给玩家们一些惊喜。”

“对话流游戏……能做的内容非常非常丰富,不只是悬疑恐怖啊,甜甜的恋爱不行吗?”

“我们如果有那种很有趣的朋友,也可以将两人的聊天对话加工制作成游戏啊,感觉就像是记录生活点点滴滴一样,应该还蛮有趣的。”

网友们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思维。

他们想到了很多可以实现的可能性,进而兴冲冲的准备写设计稿,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原创游戏。

关于原创还是模仿借鉴这事儿……

除了极少数利益熏心之辈,大多数心思单纯的网友们,心里都很清楚答案:如果能做自己的话,谁愿意成为别人的影子呢?

很多时候,他们模仿借鉴并不是想这样,而是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创作,他们甚至无法理清自己的创作头绪,无法将灵感转化成现实。

这就像是写——

看上去非常简单,好像人人都能写一样,但当你正式动趣÷阁的时候才会发现,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构造一个人物?

如何创作一段剧情?

如何将人物与剧情串联起来?

剧情进度应该如何来做?

通过对话还是叙述?

对话写多少合适呢?

这种话适合某角色吗?

叙述又该怎么写呢?

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节奏快慢呢?

这个剧情写完后,如何平稳过渡到下一个剧情呢?

伏趣÷阁应该怎么埋呢?到底要不要让读者看出来?

如果读者看出来伏趣÷阁,还会对后面的剧情有期待感吗?

如果读者看不出伏趣÷阁,看到后面的剧情会不会感觉一头雾水?

金手指该怎么设计呢?能否支撑整本书的主线剧情呢?

什么?你说系统?

那么系统又该怎么设计呢?

系统要有意识吗?系统有意识到底利大还是弊大?

系统要通过什么形式存在呢?搜集情绪升级解锁?还是给宿主发放任务?

如果发放任务的话,到底是强制性的还是佛系性质的呢?

读者喜欢无脑打脸一路推还是先抑后扬老套路?

……

看似简单,但当真正开始动趣÷阁的时候就会发现,以往所有不在意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整本书的生死。

做游戏这件事,不会比写更简单,甚至要考虑到更多的东西。

一名游戏行业新人,在初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表现的就像是从来没碰过电脑却要用office做表格的小白。

在业内人士眼里很简单的东西,他们就要摸索很久。

这也是田陌云公开《纸莲》制作过程之后,市面上涌现出大量同质化游戏的原因之一。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想借鉴模仿,他们也可能是没得选……

因为其他类型都不会,非常非常陌生,而《纸莲》则不痛,他们可以按照田陌云的制作教程一点点的学习。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

所以,田陌云才决定将《我的女友在被人追赶》这款游戏做出来,让大多数新人在刚开局的时候,可以从这种纯剧情向游戏进行原创。

这种游戏的制作教程极其简单,如果将【小游戏平台】的开发工具分成5个难度等级,《女友》最多也就用1级2级,属于是站在创作链的最底端。

……

田陌云不忙的时候,喜欢在微博、贴吧看新闻。

他看到很多大V都在分析《女友》这款游戏,也看到有爱好者在做视频教程,大佬们与萌新们的相处氛围其乐融融。

“这才是互联网论坛社区最纯粹的模样。”

田陌云轻叹。

在前世地球的时候,互联网最开始的几年,不管是互联网创业者还是用户,亦或者那些技术大V,都是非常单纯的。

互联网创业者,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做一个供很多人使用的虚拟交流论坛,分享学习、爱好上的点点滴滴。

技术大V们,毫不吝啬的将很多技术心得写成帖子,与更多大佬探讨,并耐心指导新人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更快提升自己。

用户们,他们尊重论坛开发者、尊重技术大V们,本着虚心好学的心态与大家交流,享受着前辈们的无私帮助和暖心关怀。

这才是大家最初始的模样——

直到后来资本入局,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

创业者们整天忙着争夺流量和流量变现、招募更多技术人才、开发996甚至007的新玩法、然后画上市发财的美梦大饼。

技术大V不再真实,一群所谓公知闯了进来,开始进入自媒体时代,真假难辨的大佬们,权威性遭到了重创和质疑。

用户们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开始敌视创业者们、质疑技术大V,再加上一帮未成年强行加入群聊,于是开启了大阴阳师(阴阳怪气)新纪元。

平行世界的大夏国互联网行业。

在田陌云的刻意引导下,价值观还算比较正常,微博、贴吧等主流论坛遭受资本攻陷,但也不敢过分挑拨他的底线。

而一些比较小众的兴趣频道和论坛,目前还算是气氛融洽,没那么多现实不幸只能在网上找存在感的白痴。

……

田陌云没再继续关注。

他只是给迷茫的新人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新思路而已,至于他们该如何创作游戏,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小游戏平台】主要是给移动端准备的,相比起主机大作,这些小游戏更加注重创意,而创意这种东西又是非常私人的。

田陌云可没兴趣真的手把手教学,他将平台搭建好,这些选手们能不能做出好游戏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哪怕99%的游戏都很一般,但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环境下,总能诞生出一款款好玩的经典作品,也注定会有一批人站在顶端,通吃全场。

……

【天宇娱乐】那边传来消息。

田雯雯的首张专辑《梦想的声音》的运营时间已经结束。

在过去的30天里,这张数字专辑的总销量是107万份,在营收这边,专辑销量+单曲收入,总共达到了2380万!

百万出头的销量,看上去似乎有点少,但在眼下这个节骨眼,百万销量已经足以列入一线歌手的专辑水准了。

眼下这个时期比较特殊。

诚然,因为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太快,导致实体专辑行业受到了重创。

但是,听众们的传统习惯和收藏习惯,却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有太多改变。

老一批的听众们,他们依旧有购买实体专辑的习惯……尽管拿着手机听音乐已经是非常方便的事情。

传统听众喜欢实体专辑,他们认为实体专辑的音质更好,而且具有收藏价值。

而新一代听众们,他们对实体专辑倒是爱不起来,大多数的选择都是数字专辑,便携好用还时尚。

至于音质好坏?

这个问题在听众圈子里的争议蛮大的,数字专辑的音质确实是不如实体专辑(高配硬件),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么好的音质。

99%的听众,他们压根就听不出那一点点的区别,但数字专辑的便携性和即时性,却是感知非常强烈的。

到底选实体专辑还是数字专辑?

这是听众圈子里老生常谈的话题。

而这也就导致,现阶段两种专辑模式并存,老牌歌手要考虑到传统受众群体,所以会同时发售实体专辑和数字专辑,方便消费者选择。

而主打年轻人群的流行歌手,他们直接就放弃了传统专辑那点儿可怜的受众,全面拥抱数字大时代。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分裂——

传统专辑用户和数字专辑用户,将整个消费级音乐市场彻底划分开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实体专辑还是数字专辑,单体的最高销量极限差不多是300万份,两种模式加起来的极限是600万,这是行业天花板。

而田雯雯的这张专辑《梦想的声音》,首月卖出107万份的数字专辑销量,已经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因为就连那些天王天后级别的歌手,都不敢保证自己的数字专辑能卖的多厉害,真实销量也就200万份左右,甚至如果滑铁卢的话,兴许连田雯雯都不如。

……

田雯雯的【欢乐少女组合】,发专辑之前的知名度不显。

虽然有《暖暖》、《达拉崩吧》等几首歌的历史,但那点儿底蕴显然还无法让音乐行业的业内人士认可。

说的直白点——

发专辑之前的【欢乐少女组合】,也就是十八线小组合,连三线歌手都不如,充其量是有几首好歌而已,无法带来多少变现价值。

但《梦想的声音》这张专辑突破百万销量之后,【欢乐少女组合】就能直接晋级为二线级别,以及短时间内的当红歌手,热度直追老牌一线。

说是“一步登天”都不为过。

……

“很不错的成绩。”

田陌云对此挺满意的:“【天宇】那边应该已经开始新一轮的运营了,如果能让【欢乐少女】稳住二线地位的话,【天宇娱乐】也将因此获得极大好处,在招收新鲜血液的时候,也能比同行有更多的优势,他们不会错过这次机会的。”

“这么说来,接下来雯雯就要很忙很忙了。”

苏琼轻声说道。

如果还只是没什么名气的十八线歌手的话,田雯雯当然没什么好忙的,因为十八线压根都不算进入娱乐圈,没啥变现价值。

但现在不同了——

《梦想的声音》销量爆红,【欢乐少女】的知名度也跟着水涨船高,一旦彻底稳住了二线地位,那就成了无数圈内人的“前辈”,也就成了真正能给公司赚大钱的摇钱树。

娱乐圈这个地方很有意思。

很多人混了一辈子,可能也就是个老龙套,但也有幸运儿还没正式出道,就已经有了数百万粉丝的雄厚基础,一旦王者出道,分分钟挤进头部艺人序列。

在田陌云和【天宇娱乐】的双重扶持下,田雯雯的星路一片坦荡,她的基础就超越了无数人。

就像是某句话说的:大多数人努力一辈子的重点,兴许连别人的起点都算不上。

没什么不公平的,这世界上本就不存在任何公平。

普通人喜欢用“公平论”来诉说自己的不满,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但富人们也有话要说了:“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跟普通人站在一个起点?这对我们而言公平吗?”

只能说——

各有各的立场,仅此而已,罢了。

……

田雯雯现在确实是有的忙了。

这姑娘多半自己都没想到,当明星居然还要考虑这么多复杂的东西。

【天宇娱乐公司】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旗下新人组合【欢乐少女】正式出道,专辑《梦想的声音》首月总营收高达2380万,并准备举行首次演唱会。

这个消息一出,直接登上了微博热搜。

“我去!刚出道就这么猛?隔壁某一线歌手的新专辑,好像也才堪堪达到百万级销量啊,还是在有雄厚粉丝基础的前提下。”

“只能说【欢乐少女】是真的猛,几乎零底蕴,直接一张专辑打进了准一线……难怪【天宇】这种巨头都要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呢。”

“营收2380万,对于【天宇娱乐】这种巨头来说,可能只是锦上添花,但要知道,这特么只是一个新人组合啊。”

“根据爆料,【欢乐少女组合】的税后利润所得,至少有700万以上……还没出道就赚了700万,就问你猛不猛吧?”

“有一说一,【欢乐少女组合】确实是挺厉害的,那张专辑很好听啊,大街小巷全是她们的歌儿。”

“这特么绝对算是王者出道啊,第一次公开亮相就上了微博热搜,成为【天宇】的宝贝疙瘩……啧啧啧,那些混了一辈子都没出道的老人该如何自处?”

“看新闻发布会的消息称,【欢乐少女组合】将在4月份举办第一次演唱会,如果价格不贵的话,或许可以去看看。”

“我有预感,其他的娱乐公司很可能会跟进,也推出类似【欢乐少女】的新人组合,更多年轻人的机会要来临了,大新闻啊。”

“发布会现场的两位小姐姐都好漂亮,她们坐在那儿一脸呆萌的样子,真的好可爱啊。”

“呆萌个屁……分明是被一群狼性记者的闪光灯给吓到了,柔柔弱弱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唱沙雕歌时的嚣张了。”

“沙雕歌……哈哈哈,她们宣布推出专辑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张沙雕歌合集呢,没想到居然不是,还遗憾了好一阵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