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幻影长空> 口蜜腹剑--李林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口蜜腹剑--李林甫(2 / 2)

同年,玄宗想起了被贬的原中书侍郎严挺之,便向李林甫查询:‘严挺之现在何处﹖此人应该重用。‘李林甫即召严挺之的胞弟严损之到府‘叙故‘,李林甫貌作亲密状对严损之以高官许愿,又进一步表示‘皇上很惦念尊兄的近况,现在应作一计策,以求晋京觐见,必有重任。‘当即授计严损之替兄写一状纸‘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严损之很感激地应允照办。李林甫拿着状纸面奏玄宗‘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来又患风疾,须授其闲职以便就医。‘玄宗闻奏,嗟叹良久,只好授严挺之以员外詹事,到东都洛阳养病去了。

李林甫对付竞争对手,不仅惯设圈套加以陷害,而且还利用他人之间的矛盾以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户部尚书裴宽,素为皇上所重,李林甫恐怕他入相,内心忌之。刑部尚书裴敦复立有军功受到皇上的表彰,李林甫亦有忌惮。而二裴之间却有矛盾,李林甫便趁势挑拨,使二裴愈加不能并存。李林甫怂恿裴敦复买通杨玉环的姐姐在皇上面前说裴宽坏话,致使裴宽被贬为睢阳大守。李林甫另以明迁暗降的手法,任命裴敦复为岭南五府经略等使。裴敦复稍有迟疑,便被李林甫反奏一本,以逗留不到任为由,贬为淄州太守。李林甫用计谋使二裴相继被贬,阻止了他们入相的机会。

*.*.*.*2004-8-2611:09:31

悄悄话好友信息搜索回复3楼

文章提交者:卡拉奇加贴在心灵驿站凯迪网络www.cat898.com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下诏让天下‘通一艺‘以上的士子都到长安来,他要亲自面试然后授以官职。李林甫害怕这些人在面试时会揭发自己贪权不法之事,便对玄宗说:‘这些人都是贫贱寒士,不知道忌讳,只能以狂妄的语言污浊圣上,还是让尚书省长官考他们吧。‘便让御史中丞担任总考试官,结果没有一人合格。李林甫又到玄宗面前祝贺,说是政治清明,‘野无遗贤‘,阻塞了天下言路。

李林甫为了独掌相权,不仅注视京城朝廷百官迁徙的动向,不断加以控制,而且对于边帅的防范也是不遗余力的。自唐兴以来,都用名臣作节度使出镇边关,控制大将。这些名臣往往从节度使的位子上直接入为宰相,所谓‘出将入相‘。李林甫想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来巩固自己的相权。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他向玄宗进奏‘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族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这又是李林甫的一条奸计,少数民族将领不识汉字,因此功勋再大也难以入朝拜相,这样李林甫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边帅入相的道路。可惜玄宗看不透他的奸诈用心,竟照此办理,致使诸道节度使尽用番将安禄山之流,精兵强将集中在北方的边境,从而遗患于天宝末年。历史学家认为:‘禄山倾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

李林甫为了打击政敌,在家中特设了一个专用厅堂,形如弯月,号称‘月堂‘。每当想要排斥陷害某位大臣,就住进‘月堂‘,绞尽脑汁,想着害人的法子,如果他欣喜若狂地从堂中出来,则肯定是有个政敌将要‘家碎矣‘。李林甫出于陷害打击异己的需要,还蓄意豢养了一批酷吏,充当帮凶。他引用了曾被玄宗批评为‘是一不良人,朕不用也‘的吉温和‘为吏深刻‘的罗希奭作为心腹打手。由吉、罗两人审理的狱案,完全按照李林甫的意旨进行,从而制造许多冤案。凡是落入吉、罗两人之手的李林甫政敌,没有一个能逃脱厄运,所以时人称之为‘罗钳吉网‘。

李林甫长期的为所欲为,倒行逆施并没有招致政敌们有力的反击,相反他却能把持权柄直至终老相位,这与他‘柔佞多狡数‘、善‘迎合上意‘的政治权术有关。李林甫为了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特意以厚赂收买了一批宦官和后宫嫔妃,甚至皇宫的伙夫、使婢等包在收买利用之列。李林甫为了自己能够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需要使皇上耳目不聪,下情的通达自然是不允许的。为此李林甫采取指施,竭力做到‘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林甫召集朝廷所有的谏官,暗示威胁道:‘贤明的君主在上,群臣都将顺从圣意,还需要什么谏论?你们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用于仪仗队列的马匹?它们终日不作声就有上等的粮草饲养,只要有一声嘶鸣,就会立即被剔除出去。以后虽然还是不作声,还能重新入选吗?‘李林甫明目张胆地讽喻谏臣缄口,企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杜琎偏不理睬,坚持上书言政。李林甫为了杀一儆百,当即将其贬为下令。因此‘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再也没有人去向皇帝谏争了。李林甫还‘善养君欲‘。玄宗皇帝年事已高,怠于国事;将政务全部交托给李林甫。玄宗自武惠妃死后,霸占了儿媳寿王妃杨玉环。李林甫身为首辅,却缄口无言,任其所为。当玄宗信奉道教以求长生之术时,李林甫又‘舍宅为观以祝圣寿‘,讨取皇上的欢心。李林甫为了保证玄宗的奢靡消耗,甚至不惜改变经济法令,以增加赋税的措施来聚财。玄宗高兴地对人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

李林甫作恶多端,虽然权高势崇,却也如同火堆上的木材,他的儿子将军监李岫看出了这一点,忧虑恐惧,一天陪李林甫游后花园,看到一个拉着重东西的下人。李岫指着下人对李林甫说:‘人久处钧轴,怨仇满天下,一朝祸至,欲比此人得乎!‘李林甫很不高兴,说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还能怎么办呢?‘李林甫也未必没有感觉到危险,他却想把恶做到极处,然后把危险转化为安全,却忘了恶贯满盈这句话。

李林甫心里非常清楚,他结怨甚众,每每担心遭刺客暗算。所以,他一改先前宰相‘驺从不过数人‘的旧制,而是‘出则百余人为左右翼,金吾静街,前驱在数百步外,公卿走避‘。晚上在自己家里睡觉,他的心里也不踏实,弄得神出鬼没,‘居则重关复壁,以石瓮地,墙中置板,如防大敌。一夕屡徙床,虽家人莫知其处。‘李林甫甚至连家人都防范,其内心虚弱到了极点。

确实,李林甫已危机四伏。首先是他的亲信党羽已在暗中活动,准备倒戈。户部郎中吉温是李林甫最得力的打手,吉温见安禄山深受宠幸,便依服之,并与其约为兄弟。古温直言不讳地对安禄山说:‘李右丞相虽以时事亲三兄,必不肯以兄为相;温虽蒙驱使,终不得超擢。兄若荐温于上,温即奏兄堪大任,共排林甫出之,为相必矣。‘当初,李林甫以为容易制服而引以为相的陈希烈,也开始与李林甫为敌。杨国忠与李林甫更是针尖对麦芒。不久,杨国忠状告李林甫与番将阿布思有异谋。陈希烈等从旁作证,玄宗‘由是疏林甫‘。李林甫‘时已有疾,忧懑不知所为‘。天宝十-载752年十-月,李林甫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翌年正月,李林甫尚未下葬,杨国忠和安禄山合谋,告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安禄山还让阿布思部的降将来朝作证说李林甫与阿布思约为父子。玄宗信而不疑,‘下吏按问‘,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怕受牵连,便按照杨国忠的意图出了证言。二月。玄宗决定:‘制削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并且还劈开李林甫的棺材,挖取含在口内的珠玉,剥下金紫朝服,另外用小棺按庶人的仪式埋葬。恶贯满盈的李林甫,终于落了个众叛亲离,死后亦难逃惩罚的下场。

遭逢安史之乱的唐玄宗逃到四川避难时,给事中裴士淹随行,很得玄宗宠爱。当时肃宗已经称帝,奉玄宗为太上皇。肃宗每任命宰相等重要大臣,总要派人向玄宗汇报。玄宗无事便和裴士淹品谈这些人物,逐渐谈及以前的人。当谈到李林甫时,玄宗说:‘是子妒贤嫉能,举无比者。‘裴士淹问:‘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邪?‘玄宗沉默没有回答。李林甫不学无术,只会固宠市权,何以为相19年,并且深受恩宠,倍受重用呢﹖固然,李林甫善于权术,尤善口蜜腹剑,求官保位有方。但是,玄宗皇帝在天宝年间,‘君王从此不早朝‘,恐怕是姑息养奸的直接原因吧!

文节选自《活出历史》一书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